第七十七章
【關於這段曆史,網上有很多解讀。】
【有人說武皇不甘寂寞勾搭了高宗李治,有人說倆人情不自禁看對眼了,說來說去無非權力與真愛。】
【up主覺得兩者都有吧,為權力,也為感情。】
【拜托,那可是年輕帥氣的下一任新皇帝啊,無論是從權力來講還是從感情來講都無可挑剔好嗎!】
天幕之上,年輕的李治一邊聽太宗皇帝說話,一邊拿眼睛偷偷瞄伺候筆墨的武才人,但又怕太宗皇帝發現,他瞄了一眼後,又飛快收回視線。
此時的太宗皇帝垂眸看著朝臣們送來的奏折,並未發覺自己的好兒子心不在焉,等他抬起頭,李治已是一副乖巧聽話的孝順模樣,模樣又與故去的長孫皇後有著幾分相似,單是看著這張臉,便能讓太宗皇帝父愛爆棚。
於是太宗皇帝笑了笑,沒再繼續考問李治政事,而是擱下奏折,從禦案後走了下來,抬手拍了拍年輕兒子的肩膀,笑眯眯問他,“稚奴今日怎麼了?為何心不在焉?”
武才人眼皮狠狠一跳,迅速收回視線。
李治有一瞬的慌亂,“阿耶,我沒有。”
“沒有?”
太宗皇帝哈哈一笑,“你這點小心思瞞不住我。”
李治心頭陡然一緊。
但下一刻,太宗皇帝的話卻讓他懸著的心緩緩落回肚子裡,“說吧,是不是你舅舅又訓斥你了?”
“舅舅是為我好。”
李治垂著眼,聲音有一瞬的不自然。
·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看得津津有味。
——還彆說,雖然沒什麼露骨描述與暗送秋波,但這種克製又隱忍的天家太子偷庶母真的很刺激好嗎!
這種畫麵天幕應該多來點!
上位者的你爭我奪他們看不懂,但這種男女□□他們看得懂啊!
不僅看得懂,還看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
·
而此時的朝臣宗室已被驅趕出宮苑。
新君李顯已於先帝靈柩前就位登基,再停靈個幾日,便是將先帝靈柩送入皇陵的日子,按理說這幾日他們應當陪新君一同為先帝守靈,但天後嫌他們礙眼,將他們趕了出來,不許他們在內苑。
可雖被趕出來,但禮節不可廢,他們在裴炎的帶領下在偏殿找了地方,隔著重重宮牆繼續替先帝守靈。
然後剛在偏殿安置好,便聽到天幕上的對話,雖無風月之情,但那種若有若無的禁忌感頃刻間便讓所有人變了臉色。
——此事若被天下臣民知曉,李唐皇室的臉麵往哪擱!
朝臣宗室們的臉色一個比一個更難看。
當然,也有那等心思活絡的,看到蒼穹之上的這一幕,眼珠子一轉,偷偷去找裴炎獻計,“天後先侍奉太宗皇帝,又嫁給先帝,於國於禮皆是不妥。”
“此前知曉的人隻有咱們這些朝臣,先帝能強行把這件事壓下來,但現在不同,天幕這麼一鬨,天下九州皆知曉這樁醜事,裴相何不——”
“下作。”
裴炎涼涼抬眉,冷冷瞧著獻計的宗室,“以此事來攻擊天後,受損的不止是天後的顏麵,太宗皇帝與先帝更是顏麵無存。”
——天後不要臉,太宗皇帝與先帝又能好到哪去?
太宗皇帝與弟媳不得不說的二三事,先帝在太宗眼皮底下看庶母,怎麼看怎麼都是太宗皇帝與先帝的問題更大一點。
【咱們就是說,李唐皇室主打的就是一個亂字。】
【太宗皇帝偷弟媳,高宗皇帝偷小媽,玄宗皇帝就更厲害,人家偷兒媳,偷完兒媳還把兒媳推出去頂鍋,美女姐姐實慘好嘛!】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一拍大腿,對,他們就愛聽這些事!天幕多多益善好嘛!
·
朝臣宗室:“......”
彆說了彆說了!
皇帝們不要臉他們還要臉呢!
·
天後眼皮微抬。
——玄宗?頂鍋?
所以她的武周江山並未傳下去,而是一代而亡,被李唐子孫複辟。
而李唐江山也不曾盛世太平,在這位玄宗皇帝的治理下由盛轉衰,甚至在危難關頭不得不推出自己寵愛的兒媳來謝罪?
天後涼涼一笑。
·
李顯雙手捂臉。
李旦老僧入定。
太平麵有薄怒。
韋香兒聚精會神,隻嫌天幕講的慢。
——看來天後與先帝的結合也不全是天後的手段,是李唐皇室的根就不正,清風磊落如太宗皇帝都有與弟媳的醜事,子孫後代們當然有樣學樣,上梁不正下梁歪了。
隻是那個玄宗皇帝是誰?
這個廟號可不是什麼好廟號,至於那個推出來頂鍋的兒媳,更是隱隱昭示著大唐在這位皇帝手上遭了劫難,讓這位皇帝不得不放棄自己寵愛的女人來。
韋香兒心裡打了個突兒。
天後若篡位登基,三郎多半會被天後廢為皇嗣,但天後今年已近六十,又能有幾年壽命?
她與三郎熬個三五年,這九州天下便會回到她與三郎的手中,三郎做了皇帝,那位玄宗皇帝便是三郎的後人。
韋香兒眼皮狠狠一跳,立刻轉身看向被乳母抱在懷裡的小小的兒子。
——不是吧不是吧,那位玄宗皇帝是她的重潤?!
不僅搶了兒媳,還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把兒媳推出去,把自己摘得一乾二淨?!
臉呢?!
一瞬間,韋香兒不快樂了。
不僅不快樂,還體會到李顯兄妹三人的一言難儘。
——做出這種事情的人居然是她兒子!
要不然周圍人太多,還有天後與先帝的靈柩在,否則她現在便能把她的好大兒打得滿地找牙。
作為一個皇帝,懦弱無為點也就懦弱無為點,沒什麼大不了的。
君不見多少年才能出一位聖明天子?可見平庸是常態,而聖明才是少有。
她能心平氣和接受自己兒子的平庸,但接受不了自己兒子搶完她孫媳婦還把一切責任推到她孫媳婦身上。
——忒不要臉!
韋香兒目露凶光,李重潤乳母默默把睡得正香的小太子抱得緊了些。
——皇後娘娘倒也不必這般看太子,咱們大唐立朝不過三十四年,便已經出了三位皇帝三位廢太子,太子的夭折率比西漢一朝加起來的太子夭折率都要高。
按照這種幾率,現在的太子未必是以後的皇帝,那位荒唐懦弱又好色的玄宗皇帝怎就一定是他們的小太子呢!
【言歸正傳,咱們繼續說武皇與李治,庶母和太子不得不說的故事。】
【很多人黑武皇黑魔怔了,覺得就是武皇處心積慮機關算計才把李治勾搭到手,李治是色迷心竅才會被她坑了一輩子,最後連江山都木得。】
【對於這種說法,up主有不同的意見。】
天幕之上,太宗皇帝逐漸衰老,武才人將朝臣們遞上來的折子分類整理好,一疊一疊放在禦案上,做完這一切,她起身出殿,去偏殿裡看小宮人的湯藥熬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