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還是走了這條路(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6557 字 2個月前

“政略方麵我不插手,子川想乾什麼就乾什麼吧。”劉備頭也不回的說道,這種事情彆找他,他隻管大軍,陳曦隻管政務,雙方之間交叉管理的次數越少越好。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荀彧笑著說道,能占點陳曦的便宜他還是樂的占的。

“子川,你搞什麼?”賈詡陰惻惻的聲音傳遞了過來。

“還不是你們太慢,後麵的五年計劃是全盤計劃,單靠玄德公的治下,我就算搞起來,回頭還需要拆,還不如一步到位,我先看看我能不能將荀文若拉到我們陣線。”陳曦抑鬱的傳音給賈詡說道。

“全盤計劃?”賈詡微微皺眉,傳音給陳曦。

“是啊,當前這種發展模式已經到了瓶頸了,雖說還沒有到極限,但就算是我,也沒可能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提升太多了。”陳曦傳音給賈詡的時候也是無奈。

魯肅學的太快,李優眼光太好,再加上一群輔助的智謀之士,當前劉備治下,能發展得都已經發展起來了,剩下來的要麼是調整太麻煩,要麼就是才正在為下一階段積累。

這種情況下,雖說每年還在不斷的提升,但是提升速度如何能和當初不行連壇子一起砸了的時期相比,那個時候完全是光腳不怕穿鞋的,砸了也損失不了太多。

現在的話,有些地方動刀實在是太疼了,就連陳曦都需要顧及一下,更何況以陳曦的性格,能以溫和手段解決的方式,他會儘可能的不動暴力,這也就導致很多問題一直延續了下來。

就像是袁劉之戰前,劉備和陳曦可以大肆的提升文官武將,隻要看的順眼都可以破格提拔,到了現在就連陳曦在提拔某人的時候都需要思考一下了,因為他們製造了規則,同樣也不希望打破規則。

同樣到現在文臣這邊也是如此,還有一些隱性的規則,陳曦確實可以踐踏,但是說實話,有些時候遵守遊戲規則對於大家都好。

所以在遭遇到當前的瓶頸之後,陳曦麵前隻有三個方法,一個是繼續延續之前的發展方式,靠著李優,魯肅小修小補,逐漸的完成整個體係,在這個過程中,發展速度可以保證,但是絕對不可能比的上之前幾年那種可怕的發展速度。

至於第二種,那就是陳曦狠下心來對於整個體係的症結開始動刀子,但是以當前這種規則已經製定,體係已經趨於穩固的情況,陳曦的做法不啻於直接和整個係統對著乾。

當年的太祖已經近乎於神,最後也依舊敗於整個官僚體係,雖說陳曦的對手遠不如太祖的對手那麼誇張,但是陳曦本人也遠不如太祖,雙方都是弱化了無數倍。

更何況以陳曦的為人,基本不會去做那種單人對抗群體的事情,他更擅長融入集體然後去操控集體的力量,一起去做某些事情,讓所有人獲益的同時,達成自己的目的。

也隻有這樣,集體才會更樂意配合自己,就算自己的能力真的能壓製整個時代,但將自己玩成****,到最後連個扯淡的對象都沒有的程度,陳曦還是做不出來的。

所以第二種方式,雖說能很明確的達成目的,但到時候陳曦隻會將之寫出來,告知後來繼承他位置的人,但不會去做,之後某一天,有人去做了,那和陳曦無關。

至於第三種方式,那就是陳曦所說的五年計劃了,既然這個體係已經不能讓劉備治下保持著高速發展,那麼再找一個能兼容當前體係的方式,然後就能繼續玩下去了。

至於原體係裡麵存在的問題,完全沒什麼了不起的,隻要治下高速發展,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反正就是那麼一回事了,隻要社會大環境向好,有點渣滓都能掩蓋過去的。

至於五年計劃玩上三四次又不行了,陳曦估計那個時候他應該已經不是丞相了,不知道在位的是諸葛亮還是其他人,反正不是他的鍋,實在不行,分封了那麼多世家,還能玩收割。

等收割上幾輪之後,陳曦覺得自己應該已經做了土,就算沒做了土,那個時候他也應該不管事,到時候社會發展停滯,自然會有人站出來製造外加處理內部矛盾。

至於到時候是怎麼處理,那關陳曦什麼事,時代在發展,代代處理的方式不同,陳曦也沒有辦法,反正到最後肯定有人要清理,陳曦最多提點一下後人,但要讓陳曦做這件事那就想多了。

雖說真到了那一天,陳曦如果還活著,他會承認,有一部分禍根確實是他種下的,但所謂道隨時移,過去是好的,不代表一直是好的,做好現在就行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當前陳曦隱約已經能看出來的禍患,能壓製的壓製,能輕鬆處理的就統統處理掉,要是不好解決的,陳曦最多扼製下去,留待後人解決,反正前輩不能將事情乾完,後人有活乾,才有政績對吧。

至於到時候屠刀會揮向誰,隻要不是自家,陳曦才不會在意,時代的發展總是需要一些人淘汰,不過這麼想的話,陳曦覺得貌似也到了建立一個特殊監獄的時候了。

嗯,這個也確實該提上議程了,五年計劃的時候提一筆,畢竟時代的車輪確實是在滾滾向前。

第三種方式好處很多,但是壞處也不少,但是第三種對於陳曦來說勝在安全,他用這個的話依舊可以團結所有的戰友。

至於最大的壞處,則是用第三種方式,之前就存在的問題會隱藏的更深,到後來可能更難處理。

不過不出意外的話,陳曦最後還是會選擇第三種方式,因為第三種方式在這個需要團結整個中原力量的時候有奇效,想要走出中原,那麼弄得中原各階層動蕩並不是什麼好事。

至於麻煩,留給後人去解決吧,反正過了幾代人,發展逐漸趨於緩慢的時候,估計高層也就都有了心理準備,群臣皇帝有遠見的話,下一代皇帝上位可能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像之前一樣艱難前行,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