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四百畝大小的營地,算上鋪地加高的木料,差不多需要十五萬棵樹,估摸著五六平方公裡的森林說砍完就砍完。
好在這個時代樹遠遠比人多,到處都是荒山野林,缺什麼都不會缺樹,所以彆說砍個十五萬成材的鬆木杉木,你就是砍個幾百萬根都沒人管,回頭隔十幾年又是一片森林。
不過就算有內氣支持,這個時代沒有足夠優質的工具,一個人一天也砍不了一百棵,一個人隻砍不往回運的話五十棵問題不大。
可是加上要運回去,就比較糾結了,估摸著一天也就隻能搞定十到二十棵了,所以伐樹的帶了兩千多人去伐樹,估摸著七八天就能伐夠需要的樹木了。
話說原本不需要這麼久的,隻不過砍得樹多了,搬運的距離也就遠了,原本北匈奴駐紮在這個距離森林不遠的地方就是為了便於過冬。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冬天水源不成問題,雪什麼的下下來收集起來,火裡麵一化就是天然無公害的飲用水了,唯獨取火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北匈奴的營寨距離寒帶針葉林不太遠的原因,不過這也剛好便宜荀諶等人就地取材用來建設他們的營地。
許攸那邊將木材運送回來,荀諶則是帶著三千人將樹鋸成他所需要的板材,當然一開始除了真正木匠出身的士卒乾的活算是正常,其他的純粹是在亂來。
好在荀諶也不講究,不管鋸出來的木樁有多糟糕,也不管弄出來的木板有多大問題,就那麼開始在之前規劃好的地方進行修建。
什麼榫卯結構,扯淡吧,不行就上釘子,沒有鐵釘難道木釘都沒有,溫養強化木釘的內部結構,萬把人不間斷的強化溫養不就是為了製造出他想要的材料。
至於為什麼要溫養出易燃性,當然是為了在下雪天便於取暖啊,大冬天生個火都不容易,容易燒點,也能過的輕鬆一點。
漢軍占地約兩千四百畝的營地建造範圍,確實將北匈奴殘存的族人嚇了一大跳,不過當前這種情況下,北匈奴確實已經無力再往北行進了,而且北匈奴也不是笨蛋,他們的婦幼老弱,在當前情況下一旦北進很有可能,不,應該是絕對會在行軍的途中形成破綻!
在當前的漢軍已經和北匈奴麵對麵的情況下,一旦出現那種程度的破綻,對於現在的北匈奴近乎致命。
因而對於現在的北匈奴來說按兵不動,加強戒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而自認為很聰明的北匈奴也是這麼做的。
雙方相聚不過五裡,可由於風雪,北匈奴也無法看清漢軍到底在做什麼,又不能派遣太多的偵騎偵查,隻能遠遠的觀察,靠著模糊的影響估計出,漢軍在進行營地建設。
荀諶這邊則淡定了很多,在北匈奴第一天沒有直接發動反撲的時候,荀諶就明白了,這一群北匈奴人的是怎麼想的,當即將原本用於防衛營地的士卒弄過來製作營地需要的木料。
製作木板的士卒製作木板,溫養的木板和各項材料的士卒繼續溫養,整個營地就在當前這種情況下快速的興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