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這時已經完全等同於聽天書的張飛在聽到陳曦這四個字趕緊冒出來刷存在感。
“就是上麵有腦子的人提前規劃好一切,然後下麵的人跟著乾就是了,好處就是在有限的資源下,上層的聰明人能乾出來當前資源所能實現的最大結果,壞處就是完全依靠著政府,且下麵人就算有所發現也沒辦法施展。”陳曦隨意的說道。
“這東西很厲害,短時間用一下,能解決很多大問題,但是長時間使用,呃,說實話就現在這種程度,如果能用這種方式,且不言國家掌控力,就直接說能實行的話,大概之前所有經濟體係都和這一招有極大的差距。”陳曦撇了撇嘴說道。
十七世紀以前,全球任何一個體量較大的國家隻要能玩出計劃經濟,那麼隻要眼光正常,達成快速騰飛,為成為全球霸主打下深厚的根基沒有任何問題,當然你要能玩。
不過總體而言這個玩意也是有利有弊,好處在於上層水準夠高的話,那麼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專攻大事,很有可能快速拿出驚人成果,然後靠先完成的那部分保證後麵的推進,在避免損耗的情況下,逐步完成一整個的體係的推進。
之後依靠這一點快速的滾雪球,避開重複**費,惡性競爭,以及地區的不平衡,在初期恢複國力的時候,這種方式所具有的優勢非常大,根本不是其他任何體製所能媲美的。
至於漢朝當前的經濟體製,得了吧,就算計劃經濟有著各種的弊端,也不言是否合適,但比起漢朝現在經濟體製依舊先進了無數倍。
李優聽著陳曦詳細的解釋,而且相對於其他經濟體製,計劃經濟的核心就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其優勢之明顯不言而喻,加之其本身也是集千年智慧為一體的經典經濟體製。
尤其是在國家處於困難時期,以及戰後複原階段,其效果之強,遠遠超過了正常的經濟體製,而且這種體製本身就經曆過半農奴半封建的考驗,相比於其他經濟體製,這玩意在抵抗力方麵極強。
畢竟這種體製完全依賴於政府和政治環境,隻要政府執行力夠強,其他模式在上層不解除其體係之前,基本不可能動搖這一體係,甚至還可以有國家律法保障其實行,完全無解的方式。
這種近乎封閉的體係下,其他體製根本沒得對抗。
李優和劉曄等人聽的麵帶驚容,因為陳曦講解的非常詳細,所以他們很容易就能聽出來這一體係比之漢朝那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強悍了多少倍。
“嘶,這種方式配合我們現在現在的情況能解決很多的問題。”劉曄思慮了良久之後開口說道,他們現在真的不缺乏執行力。
“你行了,這種事情想想就是了。”陳曦撇了撇嘴說道,“這確實是很好的東西,但其如何使用,什麼時候使用,還需要掂量掂量,集村並寨之後,對於農業基於這個體係進行半計劃性管理還行,其他你最好還是思考一下的好,而且這玩意不是那麼簡單的。”
很多東西規模化,集約化之後確實很大程度的節省人力物力,管理成本也會降低很多,但要是盲目的亂玩,玩死人都不是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按照李優的辦法,先統一修住宅,然後再強遷,之後再分配各種生產物資,再算上國家已經從大地主,世家手上回購回來的土地永久租借給百姓的話。
這不就是蘇聯的農業集體化嗎,陳曦不由的抹了一把汗水,這可不是什麼吉兆,果然應該修改一番,什麼農業集體化吧啦吧啦的,這招隻適合農副產品,不過基於當前這種情況,將農民轉化為專職的農業工人,陳曦倒覺得是一個好機會。
“我到覺得不錯,這種情況,除了少量的土地,其實都是國家從大地主,世家手上贖買來的,這麼一來普通老百姓補齊的五十畝大多數其實是國家租借給他的,這麼一來種什麼不就是我們說了算。”李優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話是如此,但是這完全是在打擊積極性好吧。”陳曦無奈的說道,李優果然是人才,三兩下就主抓了核心。
“計劃經濟的弊端和集體化的弊端就是這個了,所以條件這麼好,能玩集體化我也堅決不玩的原因就在這裡,我寧願讓他們各家種各家的,然後引導他們種植經濟作物,也不願意在這一方麵使用這種方式。”陳曦雙手一攤表示自己這裡不通過。
“你的意思是說這東西玩不了?”李優皺了皺眉頭說道,李優不蠢,隨著這東西陳曦已經點出來很多的弊端,但是比起現在漢朝粗狂的經濟體製,這真的超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