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4872 字 2個月前

“這倒也是,確實有些操之過急了。”荀諶想了想,默默地點頭,認同審配的話,“不過我們現在形勢確實不穩,而且時間不多,這些布置能早點,還是早點比較好,哪怕不做,也要心裡有數。”

“嗯,回頭,我來練兵,重弩兵你這邊靠著那些種子已經成型了吧。”審配很是自然的岔開話題詢問道,“我覺得這個兵種還是很有潛力的,具裝重弩兵如何。”

“也行,就是裝備開銷大一些,不過礦場和鋼廠還有鑄造間都是我們自己開的,也就是花費一些成本,至於重弩兵確實成型了,但哪怕有當年的種子,現在新生的這些也和當初的種子差距很大。”荀諶沒在乎審配的要求,反倒還特意叮囑了兩句。

“回頭我將他們帶到戰場上磨練一二。”審配不置可否的說道。

靠練兵,訓練出真正的雙天賦,你怕是想多了,審配心下吐槽道。

就算是劉備那邊,找到的練兵大佬皇甫嵩,人員還都是從百戰老兵之中選拔出來的素質極其可怕,意誌統統達標的虎衛軍。

皇甫嵩也隻是告知陳曦能顯化出兩個天賦,但真正要發揮出精銳該有的素質和戰鬥力,免不了需要一整個軍團上戰場打幾戰。

最後那一條對於任何精銳都是無法繞過的,沒有戰爭,靠訓練,訓練出來的士卒,哪怕是身體素質再好,沒見過血,終歸是沒辦法上台麵,這就是現實。

老袁家的具裝重弩兵也是如此,訓練是到位了,選拔的士卒也是老袁家的百戰精銳,並不遜色劉備那邊,但要說直接成型雙天賦,想多了,真的,作為本身就具有一個精銳天賦的他們,要集體成型新的天賦首先就需要將其他所有的天賦鎮壓。

這一點對於所有的軍團也是共通的,甚至將帥互換之後士卒戰鬥力下降都與這種事情有著相當的關係,精銳天賦這玩意本身就是有上下起伏的,畢竟是活人,還有個狀態好,狀態不好的時候。

同樣這也是新的士卒補充到一個有了精銳天賦的軍團之後,需要磨合訓練的重要原因。

哪怕新來的士卒本身就是百戰老兵,來到新的軍團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百戰老兵的身上本身就有曾經精銳天賦的痕跡,這些痕跡會在磨合過程中逐漸被新的精銳天賦覆蓋。

一般來講,這種覆蓋會是完全覆蓋,也就是曾經的精銳天賦連痕跡都留不下來,新來的百戰老兵徹底變成這個軍團的士卒,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成軍快,戰鬥力成型快,軍團補充也比較快。

代表人物的話,就是於禁了,於禁訓練的大軍其實基本上都是一天賦,但是他的一天賦性質比較特殊。

因為於禁勉強能分出來士卒即將的天賦,他訓練一波之後,就會將其中的士卒分門彆類的送到各個軍團那裡,補充到各個軍團,靠著近似的天賦,快速被大軍本部融合吸收變成一份子。

可以說於禁這種算是先訓練成半成品,然後分派到各個軍團,之後由各個軍團針對性轉化為適合自身的兵種,算是一種很厲害的手段了,說來正因為有這個前提,於禁才會被稱為練兵大家。

同樣,也正因為有這個前提,劉備這邊才會有郭嘉,法正等人提議後備兵力專業化,也就是關羽的後備兵和關羽的正卒連屬性都一樣,隻要有需要,一聲令下,今天補充進去,明天就能形成戰鬥力。

說個實話,這種事情就連皇甫嵩都嘖嘖稱奇,因為一般來講,一大群人訓練形成天賦的過程中,會相互磨合,最後集體變成一個顯化出來的天賦,而於禁能在尚且未成型的時候將之挑出來,然後分門彆類,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天賦異稟。

至於另一種情況,那就屬於某些大佬才能玩的東西,比方說一個精銳軍團本身就具有極其強悍的防禦天賦,但是打殘了,另一個軍團擁有爆發性攻擊天賦,也被打殘了,這兩個軍團合並到一起……

這麼玩的話,一般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廢了,也就是相互乾擾,然後將兩個精銳都玩的不太習慣,最後拜拜了;另一種則是所謂的完美情況,也就是強行將之組合成了一個精銳天賦,再或者偏重一方麵,但是卻吸收了部分另一個天賦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士卒的素質和意誌相差無幾,狀態也差不多,後者比前者任何一種都要會強上不少。

甚至在戰場上這麼強行整合,士卒的素質和意誌隻要達標,都有可能一口氣殺到頂級精銳的程度,當然失敗了肯定連主將一起團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