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三十六章 內部調整(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4867 字 2個月前

“我有一個大計劃。”陳曦正在未央宮之中忽悠著劉曄,沒辦法,誰讓他劉曄看起來比較閒。

“你省省,你的計劃肯定是騙我的,我的精神天賦告訴我,你隻是想要逃班而已。”劉曄直言不諱的說道。

“我給你說啊,人類不能總是依靠自己的精神天賦的,要放下精神天賦,用自己智慧來思考。”陳曦使用著正確的理由誆騙著劉曄,“你看文和,他除了必要的情況下,都是靠自己,精神天賦這種東西會讓人形成依賴性的,天賦不是束縛自身裹足不前的東西。”

陳曦苦口婆心的勸誡著劉曄,然而劉曄無動於衷。

“子川,人力使用政策。”賈詡從一旁抽出一個東西丟到陳曦麵前,“國內人口現在將將四千萬,按照你當初的規劃隻有百分之七的脫產人口,也就是兩百八十萬人,現在不夠用了,趕緊想辦法。”

“還想什麼辦法,都是各大世家的鍋好吧,一個個演戲演的特彆好,將他們老家周邊的人都拉走了,我又什麼辦法,我當時以為他們之中撐死有十家會少了地契文書那些東西,結果全都燒了,我能說啥?我也很無奈啊。”陳曦沒好氣的說道。

“你彆說你不知道背後的原因。”賈詡從一旁又抽出來一份文件,仲氏的封國文書,已經加蓋了傳國玉璽,但一直留中不發。

去年冬天的時候沮鵠攜重禮前來求取分封袁家的冊封文書,劉桐當時因為還沒想到那麼遠,雖說知道要分封,但還沒討論清楚,便很理智的押後到了秋覲。

現在秋覲也過了,在朝會上,劉桐很爽快的給袁譚冊封,隻是國號問題差點打起來,因為袁家想用陳國,原因很簡單,老袁家祖地就是陳郡,而祖上也在陳國,加之,陳國是舜帝之後,還剛好是火德,袁家的想法是討個吉利算了。

於是袁家被劉桐冊封為仲國,對此袁譚很是滿意,袁家的那些八十歲的老頭們有些不爽,我們祖地陳國,封個陳國能死啊。

是能死的,陳曦將冊封的國書留中不發,將儀仗,服袍,符詔,鼎器,白茅胙肉等等一係列的都發了,就沒發國書。

現在老袁家頭大了三圈,明明他們之前不鬨事,現在應該成為漢室第一批諸侯王的,結果現在啥都發了,國書被留在政院作為下一批國書模板,等下一批人依照此原始模板冊封之後,袁家才能拿到。

對此,袁家都不知道自家該用什麼表情了,還好不是很嚴重,日子隻能先這麼過著了。

當然賈詡要說的其實不是這個,而是說陳曦應該清楚,中原世家為什麼基本上是個世家就站出來燒掉自家的地契,文書,雇傭合同,欠條這些東西,說白了,不就是袁家在背後搗亂嗎?

準確的說,袁家能將自家的人口調控到漢人和斯拉夫人,北方偏遠蠻人一比一的程度,也正是因為這種手段。

“可這是他們家極少數做的讓所有人皆大歡喜的方式,我又有什麼不滿意的,”陳曦搖了搖頭說道,他也知道各大世家能紛紛燒掉這些東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袁家在背後出錢出力。

這也是陳曦極少數非常滿意的一件事,袁家乾的太出色了,基本上將漢室百姓身上人均七八年的負債全部消除掉了,讓這些人可以一種正常的方式去生活,不再活的那麼困難。

更重要的是袁家這種方式,讓陳曦掌握了更大規模的資金,這對於整體的經濟穩定有著極大的意義,也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貨幣的信譽,雖說很多時候陳曦都是拿自己當信用貨幣的本體在用,但袁家大規模注入進來,但並沒有在市場直接流通的金銀,讓信用更為堅挺。

可以說荀諶當時做的那件事真的是對所有人都有好處,故而能一直延續到現在。

不過現在這件事的弊端終歸還是出現了,漢室的人口外流,到現在漢室人口已經下降到了不足四千萬的程度,乾死了瘟疫和饑荒,漢室的人口比巔峰期實際上隻下滑了幾百萬,剩下的全都是各大世家和外出遷移的鍋,然而為了未來這又是不得不忍痛進行的事情。

可人口的降低,在脫產人口比例達到上限的情況下,陳曦能動用的人口也出現了降低,再算上百萬的兵員,建設軍團,以及其他一些人力密集型產業,實際上漢室到現在能動用的人口已經不多了。

賈詡對於這些產業變更導致的問題,並沒有太過清晰的認知,但人口流失帶來的問題他還是能感受到的,而陳曦的可怕也就在這裡,人口外遷了好幾百萬,但國內經濟居然一直在上行,而且經濟繁榮的程度遠超曆史任何一個時期,將很多問題硬生生掩蓋了。

“啊,痛苦,我自己想想辦法,我看看能不能做一些調整,大規模人口外流應該可以停止了,各大世家該滾蛋的也都滾蛋了,頂風作案的某幾個家族最近也沒時間搞事了。”陳曦有些頭疼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