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六百零九章 會是問題,但又不是(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4733 字 2個月前

“沒人能控製住,他們肯定有一天會打回來,我估摸著最積極的應該是袁氏,而你們這邊的話,說不準。”陳曦搖了搖頭說道,“可到了你們能反攻,或者說是敢反攻的時候,中原還能弱於你們不成?”

實際上陳曦想說的是,如果在自己給中原留下這樣的基礎,在各個封國的貨幣是由中央管控的情況下,這些大型封國還能將中原擊潰,那說實話啊,中原也該換個人了。

萬世一係什麼的,陳曦並不喜歡,願意幫劉備,並不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隻是因為遇到了劉備,而且劉備的三觀更能得到陳曦的認同,所以陳曦去幫劉備了。

並不是什麼所謂的三興炎漢,劉姓皇室天命所歸。

陳曦並不喜歡這些,雖說從某種程度上講,陳曦也享受著這些千年世係帶來的福利,但這個體係終歸是需要流動起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旦不動起來,那真就該完蛋了。

“所以你隨便做你的,元鳳朝不會有事的,後麵的下一朝恐怕你們也沒有時間瞎搞,打完貴霜,估計我們得休整好久,各大世家恐怕也得消化吸收,鞏固一下自身的封國,而你們也得休息,我不可能無止境的給你們提供各種東西。”陳曦看著周瑜開口說道。

“目前各大家族,還有分封的諸侯國看起來很是穩定,實際上你們需要考慮到一個東西,我在給你們輸血,說實話,我如果斷掉這些,你們現在打下來的地方,能不能維持都是問題。”陳曦看著周瑜說道。

“我需要的不是什麼占領,我需要的是你們將那裡變成漢室的封國,什麼叫封國?本土就算是掐斷了你們的後勤線,你們也能靠自身的封國產出,繼續運轉。”陳曦這一刻說的非常的認真。

東南亞除了加裡曼丹島是真的貧瘠以外,其他的島嶼其實都是正兒八經能種田的沃土,這也是為什麼近現代,糧食和農副產品出口,東南亞總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孫策和周瑜目前的情況隻能說是打下了東南亞,但缺的東西非常多,這不是一個封國,而是一個占領區。

一個成熟的封國,會從文化,教育,思想各個方麵去影響當地,最後將當地轉化到近乎本土一般。

就跟西周年間一樣,那個時候楚國就是蠻夷之地,楚人也是蠻夷之人,可隨著曆代楚王數百年的耕耘,到秦朝統一的時候,楚地已經近乎是中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這就是封國的意義,不經曆這麼一個漫長的同化,秦朝就算是武力統一了,最後也會因為文化衝突,以及地緣問題,最後失去長江以南地區,而目前地球上大半的地方都是這種情況。

所以才需要規模足夠大的封國去同化這些地方,等痕跡遍布這些地方之後,基於文化的向心力,以及同文同種帶來的大一統思維,就算是最後無法統一,也會維持著一個龐大帝國統帥著無數中小封國,相互扶持,穩定傳承的文化圈。

這才是陳曦想要的,周瑜和孫策目前這種情況,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不深耕東南亞,不擴大人口規模,不建設各種產業,你這叫封國?你這叫向著本土發展?開什麼玩笑!

“從一開始要的就是封國。”陳曦看著周瑜冷靜的說道,“哪怕未來發生了戰爭,無法統一,也需要你們將那些地方建設成一個個的封國,隻有這樣,那些地方才會發自內心的認同自己的身份。”

“沒想到你考慮的是這個問題啊。”周瑜默默點頭,他已經明白了陳曦的思維,周瑜一直是以大一統和削藩來進行考慮的,故而根本沒考慮過陳曦壓根沒想過徹底統一這件事。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偏差,而這個偏差導致了周瑜很多判斷的出錯,進而在明白陳曦這一思維的時候,周瑜發現了很多的問題。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貽害無窮是嗎?”陳曦眼見周瑜想要開口,直接擺了擺手說道。

“雖說儒家有很多的問題,但尊王攘夷以及大一統這兩個思維是非常不錯的,哪怕我們現在消除了一波儒家,但實際上我們依舊在用儒家的某些思想在進行教育,六藝和這些思想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陳曦說了一些題外話,而周瑜若有所思。

“同理,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下一代,哪怕嘴上謙虛,可摸著良心說的話,他們本質上還是王道複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的那群人。”陳曦眯著眼睛看著周瑜,“他們會算了嗎?他們不會,我們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就算看著鹹魚,也隻是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