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羅馬對於目前漢室和貴霜開戰的態度保持著吃瓜看戲的態度,最好雙方打的時間更長一些,好讓他們倒賣更多的物資什麼的。
當然偶爾羅馬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希望兩家能坐下談一談的倡議什麼的,當然這種效果基本等於零,韋蘇提婆一世會給個麵子派個使臣表示聽到了,漢室一般就表示在打呢,在打呢,等我打累了再談。
對此羅馬也就意思意思,至於說真調停,算了吧,羅馬還在搞大航海呢,聽說最近大西洋局勢不太妙,羅馬搞了一支艦隊,去大西洋試試水,準備去隔壁大陸看看能不能種點甘蔗之類的東西。
結果出海還沒多久,就遇到了海底地震,海嘯差點沒將羅馬艦隊全部乾掉,所以羅馬人其實對於所謂的調停漢室和貴霜基本沒有什麼興趣,反正也就是嘴上說說,該賣物資賣物資,該出售雇傭兵,出售雇傭兵,盟約說白了不就是利益關係嗎?
頂級帝國之間還真能掏心窩子幫自家的盟友?這得是什麼程度的腦子才會乾這種事情。
所以羅馬就眼看著貴霜和漢室在動手,時不時人道主義援助一下貴霜,讓貴霜儘快的熬過所謂的蛻變期,是的漢室和貴霜的戰爭能更大幅度的延長,說實話,隔壁塞維魯巴不得漢室和貴霜打上一百年。
反正按照羅馬評估的貴霜潛力,人口規模龐大,有足夠的管理人員,兵員結構相對合理,海戰有完備傳承,後勤糧草完備,穩穩當當的地區霸主,和漢室起碼能剛兩三代人,所以羅馬一點都不擔心。
實際上自古以來依托印度地區起來的帝國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從紙麵上看這個國家的實力一貫的離譜,對標任何一個國家看起來都不怎麼虛,一副就算是打不過也能頂很久的樣子。
可事實上,但凡是以印度為核心建立的大型王朝,都存在一個基層組織混亂和國家組織力垃圾的問題,貴霜搞不好是這些國家之中組織力最為靠譜的王朝,好歹貴霜沒把寶全壓在印度地區。
北貴妥妥的征兵製,這種全民皆兵的製度,配合上印度河-恒河地區的自然氣候,以古典帝國的觀察而言,貴霜妥妥的強力政權。
故而羅馬這邊對於貴霜的看法就是,貴霜雖說被漢室暴揍一頓,但也算不上傷筋動骨,以貴霜帝國的造血能力,也就是短時間的狼狽,等熬過這段時間,貴霜能再戰幾十年到上百年。
這個評價不是羅馬看不起漢室,而是羅馬真的認為漢室能贏,畢竟在這之前僅有的帝國級彆的摩擦,基本都是按照百年來計算的,雙方都是幾代人持續不斷的對抗,獲得最後的勝利。
漢室和匈奴之間的戰爭在正史持續了三百年,羅馬和帕提亞的戰爭正史持續了超過兩百五十年,就算是薩珊波斯和貴霜的戰爭,實際上也持續了超過二十年,就這還是因為韋蘇提婆一世撲街,北貴和南貴發生衝突,然後北貴直接投了,才結束的。
在這種情況下,羅馬認為漢室能在百年之內扼殺貴霜,已經算是非常高的評價了,畢竟帝國之戰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雙方雄厚的底蘊導致普通的損傷根本不算什麼問題。
十幾萬大軍,幾十萬大軍的損失,國內人口上千萬的流逝等等這些,都是帝國在和另一個帝國持續作戰的時候所能忍受的。
所以羅馬看漢室和貴霜作戰純粹就是吃瓜群眾的態度,反正有的打,看局勢發展有點問題,就給貴霜輸點血,讓貴霜熬過最艱難的時期,然後又能看個好幾十年,所以完全不用擔心。
這也是為什麼羅馬這邊在收到安納烏斯發回羅馬的漢室五年財報之後,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忌憚,數據確實是非常可怕,但沒關係,我們靠著奶貴霜,也能吃到非常多的戰爭紅利。
更重要的是除了戰爭紅利,羅馬從貴霜得到了很多的造船業的技術和海戰的戰術,外加不少金屬冶煉的不傳之秘。
所以羅馬對於漢室的數據除了讚歎幾句之外,最多是讓塞維魯有由頭罵元老院的人不努力,看看人家漢室的貴族,賣血援助百姓,再看看你們天天搜刮民脂民膏,都給我少刮點。
再之後更多就是調侃蓬皮安努斯——你看看人家的財政官,再看看你,啊,今年又是紅字,你可是真的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