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沃德現在憋屈的很,他倒不是打不過,麾下的士卒從素質講還是超過羌人的,可問題在於拂沃德不敢像以前那樣玩命死磕。
以前在本土作戰,打完了就地征兵就是了,反正他們貴霜有的是人,北貴的山區訓練完畢的骨乾也不少,補進來稍加訓練就又是一個軍團,所以根本不需要擔心後備兵力的問題。
這就跟涼州各郡在本土作戰完全不擔心兵員一樣,誰家出兵能出幾十萬的騎兵,可涼州各郡湊一湊能湊出來三十萬著甲的騎兵,還都用的是西涼鐵騎的版,戰鬥力穩穩的。
可換成出征的話,看看漢室打貴霜捉襟見肘的情況就知道,出征和本土作戰是兩碼事,糧草後勤,兵力配置,轉運征召什麼的都需要計算著使用,基本是出十萬大軍,就得幾十萬民夫運送糧草,幾萬人維持糧道,最後能參戰的也就是一半。
這也是為什麼開疆擴土艱難的原因,往出打的時候,很難出現己方的兵力比對方多,再加對方有民心,有本土後勤支持,地形優勢等等,想要打贏真的是異常艱難。
說一個最簡單的,假設一個郡級單位有三十萬人,理論能養一萬五千士卒,如果去出征攻打其他地方,其所能動用的兵力,考慮到後勤,已經守護糧道等方麵,最後能動用的兵力在一萬左右。
可防守呢按照男女比例一比一,發動地方百姓固守城池,可以動用青壯十多萬,再算青壯作戰,健婦城內轉運糧草,能動用的兵力甚至可以達到誇張的二十萬,這就是本土作戰的意義。
然而漢朝基本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經常是殺出去近萬裡和彆人對砍,這種情況下,本土人員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
順帶這也是為什麼,漢朝一旦打贏那斬獲都基本是數萬,俘牛羊數十萬,因為漢朝打贏相當於將對方的城錘爆了,可以進行刮地三尺。
同樣漢室如果損失了一路大軍,一般都是一兩萬,撐死不過五萬,其原因就在於,你都跑到幾千裡外麵去乾架了,怎麼可能帶十幾萬人。
反過來,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唐初期至唐朝巔峰期打贏之後,一般斬獲就是數萬,俘虜牛羊更是數目極其誇張,打輸之後折損也沒有超過五萬的時候,甚至就連恒羅斯之戰,世界史和唐史給出的最大喪亡統計,算背刺唐軍的友軍也才一點五萬。
說白了就是因為太遠了,遠到兵力投放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主力部隊極限投放能力也就萬把人,最多不超過五萬人的程度。
等到唐朝過了玄宗巔峰期之後,動輒損失十幾萬,到宋朝動輒完蛋幾十萬,打對手的斬獲通常不超過幾千,其實已經說明攻守易位了。
要斬獲破十萬,靠正麵大戰是不可能的,按照對手不同可分為殺到對方的城池,直接將對方一鍋端了,以及殺到對方王庭,將對方一鍋端了兩種,可這兩種都屬於兵法裡麵孤軍深入,與己方脫節的反麵教材,不過大佬一般不看這種教材。
拂沃德真要說戰鬥力,哪怕是受限於己方士卒剛剛切換精銳天賦,又未徹底適應高原氣候,地形也不甚熟悉等等,可真要打,區區六七萬羌人青壯拂沃德還是能打過的。
可打過了能解決問題嗎?就跟當年拉胡爾要沒有後麵的鎖鏈,直接幾十萬人和關羽決戰,不提關羽能不能能贏,就算是贏了,漢室現在也絕對不可能站穩恒河中下遊。
五十萬大軍的損失對於貴霜根本不算什麼,連百分之二都不到,依靠著帝國的體量,用不了兩年造血就恢複過來了,可漢室要是被重創了,光是下一波兵力投放就需要兩年的時間。
等於說貴霜白得了兩年的緩衝時間,真這麼打,漢室到現在恐怕還在打第二次婆羅痆斯圍剿戰。
可以說這就是本土作戰和對外作戰最大的不同,拂沃德現在屬於贏不起的情況,他隻能大勝,不能小勝,更不能平,不能敗。
如果說在北貴那邊,拂沃德損失兩萬人殲滅羌人這六萬人,那絕對屬於大勝,需要報功,可換成在青藏高原,拂沃德損失兩萬人乾死了羌人六萬人,羌人部落家家縞素,可拂沃德的戰略也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