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跟諸葛亮估計的差不多,從阿爾達希爾率兵前往赫拉特開始,整個中亞的局勢就往失控了發展。
衛氏不管不顧,直接引二崔和楊氏進入了高加索地區,一場亂戰,在蘇倫家族集體當了二五仔的情況下,二崔和楊氏以阿爾達希爾都沒有估計到的速度拿下了整個高加索地區,斷掉了阿爾達希爾的後路。
近百萬的民眾直接被二崔和楊氏俘虜,不過這倆家族也沒太過分,畢竟是衛氏一怒之下掀了桌子,拚著自家的利益不要,直接引二崔和楊氏進入高加索。
因此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乾掉了阿爾達希爾的老巢,故而二崔和楊氏都表示他們最多帶走一些人口,剩下的都是衛氏的。
這一戰對於整個大局其實造成了相當的衝擊,最簡單的一點,阿爾達希爾的核心民眾並沒有來得及進行遷徙,導致部分精銳本部的家人直接被俘虜,之後一係列的失誤都是從那一刻產生的。
畢竟衛家又不是傻子,你帶兵出去試探,衛家還能理解,你帶著民眾出去,衛家要不直接斷了你的糧草才是見鬼了。
故而阿爾達希爾率兵出高加索的時候,並沒有帶走所有的民眾,至於聖殞騎,以及部分勢力核心將校的民眾,其實一開始就在土蘭沙那邊,原本阿爾達希爾的想法是自家的意圖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暴露,外加就算暴露了,漢世家也需要考慮一下實力對比。
這樣一來他就有足夠的時間,從高加索地區強遷核心民眾過來,順帶一提這也是阿爾達希爾安排巴克紮一整個滿編禁衛軍在裡海東部阻擊的原因,因為這就是一種態度,一種我沒有放棄百姓的態度。
高加索地區在裡海西邊,那邊是存在港口的,所以阿爾達希爾當時的想法就是自家就算暴露了,爭取到的時間也足夠讓核心人口從高加索港口,乘船走裡海前往裡海東岸。
在那邊有一整個滿編的禁衛軍保護,在有這些禁衛軍士卒親眷的情況下,這些士卒所能發揮出來的戰鬥力絕對足夠保護這些核心人口來到北貴,然而阿爾達希爾的操作,從第二步開始就出事了。
衛氏直接掀了桌子,給崔氏和楊氏放開了高加索,封鎖了港口,將船全部燒了,走裡海過去彙合?你們好優秀啊,來,你給我彙合一個試試,我看你們沒船怎麼彙合!
於是本來應該在暴露之後,迅速離開高加索的核心民眾,根本沒來得及跑路,直接被崔氏和楊氏扣押,之後衛氏和吳氏以蘇倫家族的名義給阿爾達希爾破臟水。
畢竟尼哈溫的時候,其實已經說明了阿爾達希爾走的依舊是安息的貴族製度,而蘇倫也是正統貴族,用貴族來打敗貴族那不是非常正確的操作,至於已經覺醒了自己認知,認識到貴族不能拯救百姓的普通百姓,那不是更不會追隨阿爾達希爾嗎?
衛氏要的就是這群人不會跑,隻要沒去投阿爾達希爾那就是成功,所以一頓操作,直接從二階段就崩了阿爾達希爾的計劃。
這也是為什麼巴克紮率領的那群禁衛軍有接近兩千之前投了漢室的原因,他們根本不想戰鬥,外加親友還在衛氏那些人的手,不少士卒直接沒有戰鬥的想法。
這才是巴克紮率領的禁衛軍崩塌的重要原因,否則就這群能從泰西封戰場殺出來的士卒,就算當初逃出來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中亞丘陵區一戰的時候,有巴克紮的心象帶的的不死性撐著,拚命往出殺,至少也能殺出去四千人的。
結果這四千人之中有一部分已經對阿爾達希爾失望了,故而在巴克紮下令突圍的時候,這部分人根本沒想突圍,連帶著導致更多的士卒都陷入了戰線之中,最後直接導致接近兩千禁衛軍投降。
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阿爾達希爾接受尼哈溫的時候,崔林和楊琦就挑明了,阿爾達希爾走的其實是封建貴族製度,對百姓的態度還不如他們各大世家,至少漢世家還是乾點人事的。
這也是崔氏和楊氏死死的盯著阿爾達希爾,在阿爾達希爾剛跑路,就衝去抄阿爾達希爾老家的原因,雖說確實是有衛氏當內奸的原因,可這倆家族從將尼哈溫送給阿爾達希爾的時候就一直盯著阿爾達希爾,封建貴族的弊端,他們可都心裡有數的。
也許在有足夠戰爭紅利的情況下,封建貴族下轄的領民也是能吃飽的,可當前這個情況,阿爾達希爾可是沒有所謂的戰爭紅利,那麼所謂的百姓絕對不可能好過各大世家治下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