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一百二十一章 主要是人文關懷(1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8081 字 1個月前

“根本不用解決,這種事情讓城裡買糧的去地方買就行了,再說我就不信青徐的商人沒有發現這個商機,供銷社我的定價就是150,死都不會改,但是其他商人八十文賣,我不攔著啊。”陳曦無所謂的說道,他隻是掐死了蔡瑁那群東南亞流氓糧商,沒掐死正常的糧商。

七八十文一石的價格在陳曦看來是可以接受的,屬於比較合理的價格,再配合上陳曦自己府庫收糧的150文一石,百姓售價的平均值差不多在115到120文,這個價格是合適的。

這也是陳曦一定要掐死蔡瑁那群東南亞流氓糧商的原因,要是這群混蛋也進入糧食市場,那真實糧價很可能會被衝垮到30文一石。

真要降低到這個程度,那就要命了,這意味著陳曦生產出來的很多農村以及農業需求的東西,無法由農業人口購入了,這種事情一旦發生,那就意味著當前還算健康的流轉體係被爆破了。

反倒是現在市場和國家綜合糧價115文到120文之間的價格在陳曦看來是非常合適的,因為糧價跌是肯定,自己的精神天賦,曲奇的良種,農學院那邊的科學種植,會稽王氏的雷擊肥這些都是保證高產的基礎,糧價必然會下跌。

隻不過掐死了蔡瑁那群流氓之後市麵上的糧價跌到七十文應該也就跌不下去了這個價格算是既考慮了農村人口從土地獲取生存物資又考慮了城鎮人口,以及其他非農業人口吃飯的問題。

實際上這個程度真要說已經是政府補貼之後的情況了,哪怕純糧食產出達不到打工的水平,但也足夠吃飯還能留下少量的花銷。

要是光靠土地產出比打工還高,陳曦還怎麼剪刀差,搞產業化,總得有些差距才能吸收農業人口進入產業體係。

當然如果取消一百五十文一石的官方補貼,全麵開放市場,任由市場競爭,將糧價直接拉到三四十文的水平,致使農業百姓迅速的認識到靠種田是無法邁向美好生活再加上產業化,帶來的琳琅滿目的新物資出現在百姓麵前土地產出完全無法供給這種消費

沒辦法,美好的生活就在麵前,但是你種田完全沒可能達到,那必然會逼迫農業人口轉向打工產業會進一步擴張然後產出物資的價格也會進一步降低最後達到動態的平衡

理論上,這也是一種方案,隻不過陳曦實在是做不到這種程度作為一個先發國家而且作為一個本身就講人情關懷的國家,真的沒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

要知道在曆史上第一次真正出現穀賤傷農事件的時候,作為封建王朝的大唐,選擇的也不是繼續開放市場任由糧價下跌而是選擇了國家托盤,政府收錢,強行拉高糧價30。

沒錯在封建王朝這種理論上是不可能發生真正穀賤傷農事件的地方,實際上是真正發生過得。

唐開元二十五年,齊魯地區糧價下跌到一鬥三文錢,唐玄宗正式將糧價跌到一鬥三文錢這個水平,種田的百姓,光吃飯,沒錢買彆的東西這一事實搬到了朝堂上進行討論。

實際上也不是真的光吃飯,沒錢買彆的東西,準確地講按照史書記載“海內富實,米鬥之價錢十三。青、齊間鬥才三錢。絹一匹,錢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驛驢,行千裡不持尺兵”,種田的人其實也沒慘到離譜的程度

雖說絹一匹的價格200錢確實是低到了曆史底線,可米一鬥三文,十三錢一鬥最貴的價格說的是東都洛陽的價格,可對比一下糧食價格和其他物資的價格,種田人什麼想法。

至於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米一鬥3文錢,而唐朝一鬥米約折合現在125斤,光管飯的話,反正吃不完也是浪費,賣又不值錢,囤起來,不僅占地方,還會壞,就當交朋友算了。

正是因為發現了這一情況,唐玄宗將糧價跌成這樣,百姓吃飯問題解決了,得追求點彆的這一想法搬到了朝堂上,而解決方案非常簡單粗暴,就是陳曦當前使用的方式,官方直接收糧。

也彆問我收來的糧食能不能吃完這種問題,反正糧價跌成這樣,不能讓百姓隻吃糧食,得上點彆的東西,收,官方漲價收糧,先按照千萬級彆給爺收,收了再說。

什麼叫做豪橫,這就是豪橫了。

陳曦的思維邏輯也是這樣我以後混的還不如正史大唐了?

沒腦殘的玄宗都能做到的強行抬升糧食價格,讓百姓手頭有閒錢,我還做不到了?未避免以後出現這種情況,我直接從一開始就核查糧價大概什麼水平,才能讓農業百姓一家努力乾活,在不出現疾病什麼的情況下,留下差不多萬錢的程度。

“也就是說其實沒有問題。”劉備看著陳曦詢問道。

“不,這意味著可以在青徐推進兗州的農副產品加工了,因為百姓手頭有餘糧和餘錢,可以去為糧食創造附加價值了。”陳曦認真的說道,他等的就是這個。

這年頭,不不不,不僅是這年頭,哪怕是後世,食品產業的規模都是極少數能達到十萬億以上的超大盤。

主要是這個玩意兒進入門檻也相對較低,需求量大,普適性高,至於利潤不利潤什麼的不重要,養人是最重要的。

“沒弄明白,甚至不知道當前這個價格到底是好還是壞,完全超出理解範圍,既想讓糧價降低到讓住在城鎮的百姓購買更便宜便利的水平,又想讓糧價上漲,讓農村百姓賺更多的錢。”劉備這個時候已經屬於懵了的狀態,因為這個實在是弄不懂。

更重要的是這個玩意兒還沒辦法一刀切,你糧價高了,城區那些搞產業的人口吃飯就是問題,而你糧價低了,地方農業百姓的消費又成了新的問題,總之全都是問題。

“哈?這玩意兒很難說清的。”陳曦沉默了一會兒。

這世間最不好動的幾個東西就有糧價,就算是漲跌一文錢,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關聯效果甚至會帶來整體經濟方麵的動蕩,所以對於糧價,陳曦是從動亂時代,一刀切之後,就當自己是瞎子。

因為這東西是少數陳曦動起來需要經由大量測算和研究的東西,還不如放任自流,保持在一個還算健康的自我流動之中就可以了,至於說完全健康,說實話,陳曦連個曆史參照都沒有。

完全健康的曆史糧價是什麼,其所使用的詳細規定寄托於什麼樣的社會製度和人文關懷上,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所以從一開始陳曦的糧價就是動亂時代最末期一刀切的結果。

反正那個時候,時代已經很爛了,我陳子川拿手指頭掐出來一個結果,就算距離這個時代最佳糧價計算公式得出來的結果相距甚遠,也絕對好過之前那不知道怎麼出現的奇怪糧價。

這也是為什麼糧食是半官方半市場的模式,因為陳曦也不知道自己定個什麼樣的價格是合乎這個時代的,高了肯定不行,低了那就實錘是剝削,雖說剝削是時代的必然,但好歹也要保留一些人文關懷。

以至於陳曦使用的糧價政策接近於先漢桑弘羊的平準倉,這個政策的好處在於,隻要國家的錢能跟上,能豐年吸入糧食,荒年放出糧食,就能維持糧價在比較健康的水平。

當然陳曦和桑弘羊不同的地方在於隻要自身的信譽能跟得上,糧價總體就還算健康,但這指的是正常的狀況。

不正常的情況指的是現在,陳曦預設的官方糧價,已經算是死了,因為市場流通的糧食,百姓從其他渠道自購的糧食,從各地看來,基本已經都低於陳曦預設的糧價了。

就算是桑弘羊麵對這種我150文一石收糧,市場70文照買的情況,也沒什麼好辦法,除非是官方無上限吃進糧食,可這其實不現實,陳曦收糧不是為了囤起來,是為了抗風險,和創造更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