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四百五十一章 猶在(1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6157 字 1個月前

陳曦搖了搖頭,事情還沒到那一步,雖說苗頭已經出現了,可距離真需要陳曦這麼強硬下場的程度還有一些距離,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局勢還沒有糟糕到陳曦完全接受不了的程度。

“你就這麼看著的話,他們可能會更猖狂。”李優眼見陳曦不願意接受建議,也是無奈,陳曦在某些事情上頗有些外柔內剛的意思,不下定決心也就罷了,下定了決心,其他人根本沒辦法改變。

對於李優而言,陳曦的行為可能存在軟弱,但陳曦的信念,怎麼說呢,就算是軟弱的行為,想要持續下去,想要在其他所有人的非議之中持續下去,那也是需要足夠堅定的信念。

“你可以問一下武安君和淮陰侯,聽聽他們什麼想法。”陳曦擺了擺手,最後還是拒絕了李優,他不想在這件事上糾纏,因為沒有什麼意義,張飛、於禁、張遼那群人被送往北歐之後,已經一定程度上壓製了恒河中上層將校的行為。

現在趙雲也回長安了,頂層隻剩下關羽,而關羽的態度很明顯是對於國家負責,再加上關羽一貫的神色傲然,哪怕是麾下將校也很難在關羽麵前表現出自己的意圖,彆的不說,看看魏延和關平就知道了。

這本身就是一種壓製,對於陳曦而言,既然某些行為已經注定,而且也確實是不好阻攔,那麼在事情發展到某個節點之前,他最好就不要考慮著下場製止,就這麼看著事態發展也是一種解決思路。

“站在我們的立場,看看我們兩個家夥的死法就知道了。”武安君很是平淡的說道,而韓信的爪子這個時候也顧不上蘋果了,開始激動的比劃,就差表示憑什麼不讓他們放縱一把。

“所以你這次不想管啊。”李優看著激動到連蘋果都扔了的兵仙之手,完全理解了陳曦的意圖。

“我現在對於恒河那邊的底線很低,隻要不出現自家人之間的傾軋我就當沒看到。”陳曦無比坦然的看著李優,“雖說一些事情隻要無意識的被推動,就會造成很多的亂子,但這些亂子我能收拾。”

李優歎氣,這些亂子陳曦確實是又能收拾,但另一條路的亂子,陳曦也能收拾,可陳曦卻選擇了這條路。

並州,李二目家裡,相比於前年劉備第一次來的時候,這次過來二目家裡明顯又置辦了一些新的家當,前年那個包的嚴嚴實實,但依舊凍得流鼻涕的小男孩已經開始由李二目帶著習武。

不過很明顯的在於,李二目的武藝就是純粹的戰場殺人技,來來回回就是那幾招,很精煉,也很有效,剩下的就是打磨身體,強壯自身,其他的基本就沒有什麼了。

戰場上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要麼殺人,要麼被人殺,所以隻需要足夠的力量和速度,剩下的就是靠與隊友的配合,至於什麼騰挪閃避之類的,一般的軍團也用不上,等能用上的時候,本身的基礎也已經練上來了,倒也不用太過關注了。

“二目,這兩年感覺如何?”劉備盤坐在土炕上,準備再住一天就去其他地方,這一路他看了不少的地方,秉承著陳曦的觀點,可以看,但儘量不要在事情上直接發表看法,回去之後認真考慮,綜合當地情況再進行回答這一思路,其實已經積攢了不少的問題。

“還好啊。”李二目不明所以的詢問道。

“沒覺得村寨裡麵的青壯比以前少了嗎?”劉備端著酒碗詢問道。

“年輕人除了留下一部分種田,剩下的不是去當兵,就是去上工了,和我這種不一樣,他們有更遠大的未來。”二目笑著說道,他不覺得去本地作坊上工有什麼問題,也不覺得當兵有什麼問題,尤其是給劉備當兵,在李二目看來,那是理所當然。

“你這家夥啊,村裡剩下的村民,好像都是四五十歲的老人了。”劉備笑了笑,但多少還是有些感慨,他也沒想過陳曦當年說過的事情,這麼快就實現了,至於這些人依舊種田,做一些簡單的手工,去集市售賣什麼的,劉備倒沒有什麼特彆的感覺。

甚至真要說的話,劉備還覺得這是一種好事,畢竟在這個三十歲就能稱之為老夫的時代,一個普通的村寨,都能保證百姓活到四五十歲,那已經是時代的進步了。

“是的,基本不是老農,就是和我一樣退伍回來的士卒,這年景已經很好了,至少飯能吃飽,偶爾還有肉和雞蛋。”李二目頗為感慨的說道,在他看來他兒子那就是沒吃過苦的典型,他當年吃的那都是什麼,真的會辣嗓子,真的會便秘至死的玩意兒。

現在雖說不能保證頓頓有肉有蛋,但是兒子想吃的話,隔三差五精糧蓋肉還是能做到的。

李二目雖說不講究要富養,但經曆過苦難的他,也不至於特意在這一方麵讓自己的兒子感受到什麼叫做殘忍——一般吃的可比他這個家長好多了,他時常還會吃一些粗糧省的自己忘了自己的生活咋來的。

“還會更好的。”劉備很是認真的說道,他在天子之位上已經沒有什麼野心了,他真的能成為周公。

“我聽路過這邊搞曆法天象的弟兄說是明年年景不太好?”李二目試探著詢問道,這種消息本不應該他知道,但是各地留有士卒專門聚會的場所,有平價的飲食,所以很多內部消息會在其中流傳,李二目也是在那裡收到的消息,隻是前幾日不好詢問劉備。

劉備略有吃驚,消息傳遞的速度已經這麼快了嗎?

“是的,明年年景不太好,溫度會有一些下降,可能糧食的收成也會受到一些影響。”劉備想了想還是將消息告知給李二目了,畢竟在封建社會,農業大規模減產那是會要命的。

故而在甘石兩家準確的報告出來之後,就會下放到各地,讓各地做好防災準備,避免出現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