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想說,那個時候皇帝根基未穩,想出去也出不去。
皇帝麵帶微笑,繼續說道:“母後,自沈毅興兵北伐之日起,朕便有去曲阜的念頭了。”
“曲阜有天下第一文廟,有所謂的聖人之宗。”
“朕親自去那裡祭孔,便是要告訴世人與天下人,正統到底在南,還是在北。”
孫太後搖頭道:“有朝一日,王師恢複河山,天下人自然知道正統在哪裡。”
“談何容易?”
洪德皇帝看著自己的母親,微微搖頭,歎了口氣:“母後不知兵事,恐怕也沒有怎麼看過沈毅送回來的軍報。”
“沈毅先取徐州,再取兗州,看起來勢如破竹一般。”
“但是,取徐州是出齊不意。”
“取兗州,是趁齊之危。”
皇帝靜靜的說道:“拿下兗州之後,即便是沈毅,想要再往北推,已經不太容易了。”
洪德皇帝雖然身在建康,但是他每天一睡醒,幾乎會立刻看沈毅送回來的情報,以及內衛送回來的情報。
對於北伐的局勢,皇帝陛下這個局外人,看的比沈毅這些局內人,可能還要更清楚一些。
沈毅奪取徐州,的確是打了個出其不意,當時的齊人,並沒有怎麼把陳國軍隊看在眼裡,甚至不覺得陳國軍隊有能力越過淮河。
在這種情況下,沈毅借用邸報司的林生,出奇兵,這才驟然之下,占了徐州城。
至於兗州。
老實說,的確是有借著齊人皇位順遞,朝局不穩的時機,才得以一舉拿下兗州,頗有趁人之危之嫌。
“兒臣是大陳的天子,北伐這件事情,跟兒子的關係,比與朝廷裡任何人的關係都大。”
“北伐這件事,中書那些宰相們未必上心,朝廷裡的大臣們也大多是勝固欣然敗亦無憂的態度。”
“但是兒臣不能不上心。”
皇帝陛下輕聲道:“在朝廷裡,兒臣能給沈毅的支持,已經都給了,現在,則需要在大義名分上,再給他一些助力。”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在李家手裡丟掉的江山,兒臣總不能坐在朝廷裡,眼巴巴的指望著彆人替咱們家收回來。”
<script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