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住了一周院的楊教授出院回家休養。
由於刀傷的影響,她從急診一線退了下來。
聽說另有安排,但也要等她休養和鍛煉之後才能繼續上陣了。
張天陽送到了惠僑樓外,目送她被兒子攙扶著上了車。
“嗡——嗡——”
車身漸漸遠去。
回頭看看身後的惠僑樓,再看看更遠處的門診樓。
恍若隔世。
......
周日,劉教授帶領著一眾小白貓剛剛查完房,手機就響了起來。
接起來一聽,是一個在圖書館上班的老夥計。
老夥計不僅是館長,還是東方醫科大學學報的編輯。
“喂?怎麼想起來給我打電話了?缺稿件了?”
劉教授順口開了句玩笑。
主要是表達一下自己接到電話的驚訝,畢竟這個編輯老夥計平時忙的一批。
缺稿件什麼的,自然是不可能的。
東方醫科大學學報在中文期刊裡也是排在第一序列的,發不了外文的情況下,很多醫生的第一選擇就是這裡。
這樣的刊物,隻有稿子太多的份,哪有缺稿的時候?
可沒想到,對麵竟然比他還驚訝。
“還真是你學生投的稿啊!”
劉教授愣了一秒,然後迅速反應過來。
這是自己的學生投稿了,對方打電話詢問細節?
這種情況他以前也經曆過,一般來說,都代表著稿件得到了認可,隻是有些地方編輯不太明了需要詢問作者,或者乾脆就是已經決定刊登了,打電話知會一聲。
畢竟,都是同一個學校的老師,不比拘泥於單純的郵件來往。
可是,可是,最近自己哪個學生發文章了嗎?
迅速把自己的學生過了一遍,劉教授疑惑了。
不對啊!
那些個小兔崽子,要不然就是還在做實驗沒有結題,要不然就在臨床輪轉,最近兩個月都沒人投稿啊?
這邊,劉教授還在疑惑。
那邊,編輯老夥計比他還感歎。
“可以啊老劉,你什麼時候手都伸到消化科那塊了?這是準備跟消化科搶飯碗?”
消化科?
投稿的論文是消化科方向的?
腦海裡一個人影閃過,劉教授下意識的開口。
“一作是,張天陽?”
對麵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對,共同一作,一個張天陽,一個楊文,然後通訊作者是你。”
通訊作者,這裡掛的名字一般都是第一作者的導師的名字。
劉教授沉默半響,突然笑了起來。
“你突然笑啥呢?對了,我打電話就是想問問啊,這個我有個地方不太懂......”
“論文的事情你得直接問作者。”
劉教授打斷了對方的話,“我把他的聯係方式給你吧,你給他打電話。那個臭小子現在在放假,不接電話我幫你削他。”
......
劉教授沒有自己打電話去問張天陽論文的事情。
那個臭小子死都不鬆口當他學生,非要按部就班的輪轉。
鬆口選他當導師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這篇論文,十有**是他為了感謝自己的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