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想沾手這麻煩事,回家抱著美姬喝喝小酒不香嗎?
眼見劉大人麵帶遲疑,皇帝看向整個朝堂,所有的大臣紛紛垂下了腦袋,就在眾人以為皇帝要動怒之時,忽然龍椅之上的青年轉而說起了另一個話題。
“如今國庫吃緊,朕欲意削減宮中開支,以支持前方。”
此言一出,眾位大臣驚的維持不住規矩,齊刷刷抬起頭看向了皇帝。
削減宮中開支,支持軍隊?
這每一個字他們都認識,可是組合在一起,他們怎麼就聽不明白了呢?
眾位大臣麵色古怪極了,這樣深明大義的明君之舉,能是眼前的暴君做得出來的事情?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而,就在眾位大臣驚疑不定之時。
又一個重磅炸彈被扔了出來,驚的眾位大臣臉色突變,原來是皇帝命太監送來了幾份奏折,傳閱給了朝堂大臣這奏折裡清楚地彙報了前線戰事的慘烈。
因為北國的布防圖,不知為何泄露了出去,再加上國庫空虛,前方戰士們軍費吃緊,麵對南國軍隊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連連丟掉城池,如今竟然已經直逼清河關,過了清河關,那便是一馬平川可直取京都,北國滅亡遙遙在即了啊!
此奏折一出,在場眾位大臣驚懼不已,若是清河關這最後一道防線破了,北國就完了,他們早知前線吃緊,可朝中大臣仍然將手伸到了軍中,總覺得北國的軍隊強大,兵器舊一點也無妨,如今又是春日,士兵少一些棉衣也無妨,可他們萬萬沒想到如今局勢竟然到了這樣緊迫的關頭。
當然,這些大臣們並不覺得前線到此地步是他們貪汙軍資的原因,反而開始推鍋,認為是武官不作為。
這自然是氣得以劉大人為首的一眾武官當堂跳腳,差點破口大罵。
而眼看著朝堂又要亂起來時,皇帝再次開口了。
“如今國家已經到了危急時刻,朕希望諸位大臣能夠略儘綿薄之力,捐出一些錢財來,充入軍中,諸位大臣欲意如何?”
瞬間門,剛剛還亂的跟菜市場一樣的朝堂鴉雀無聲了,所有的大臣麵麵相覷,眸光閃爍,不敢言語。
而坐在高台之上的皇帝,則冷冷地注視著下麵心懷鬼胎的諸位大臣,就在氣氛降至冰點之時,忽然王太夫開口了。
“陛下,老臣認為此事不必過分擔憂,那把守清和關的陳將軍乃是三朝老將,從未出過半點差錯,治軍極嚴,有他在,清河關又是易守難攻之處,想必不有問題。隻要堅持一段時日,待援軍來了,清河關危急便可解除了。”
此言一出,諸位大臣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罕見地,武官文官擰成了一股繩,對那陳老將軍讚不絕口,恨不得把他誇成天上神將人間門名帥,仿佛隻要有他在,萬事皆不用愁了,是半點不提捐贈家資的事情。
一時之間門,朝堂之中,氣氛再次緩和了下來,而他們沒有注意到,那身著龍椅的青年冷冷看著台下眾大臣的醜惡嘴臉,慢慢勾起了唇角。
於是,一場捐贈風波就這般過去了。
待眾位大臣回到府中,還對此事心有餘悸,他們奢靡腐敗慣了,若是叫他們往外吐出一星半點,那絕對是比割了他們的肉還要難。
而王太傅府中,王太傅臨窗而立,望著窗外的竹影叢叢,心情十分舒暢。
他冷笑一聲,經此一事,那小皇帝想必被嚇破了膽,早晚還是得依靠他這輔政大臣!
至於他為什麼斷定清和關破不了,那是因為王太傅給出的布防圖中隻到了清河關,清河關往後的內容全是假的,所以他當然有信心,那陳將軍能守得住清河關。
待到清河關戰役進入膠著之勢,等那小皇帝忙得焦頭爛額時,他再趁機回家養病,讓門下的官員也跟著休息,到那時,邊關戰事吃緊,朝堂之上又是一副爛攤子,不愁這小皇帝不低頭!
此事,心情舒暢至極的王太傅不會知道,事情的發展遠遠不似他所預料,一切,都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