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元宵節, 學生們都開學了,大學生研究生假期稍微長一點,但也沒過多久就紛紛開學。
群裡的三人便各奔東西, 天南地北散在了各處。
張博翰假期和國內不一樣, 不過他大四, 似乎時間很空?倒是不緊不慢的樣子。孔斯玉開學上了一周的課, 他終於出國回校。
頓時, 群裡就安靜下來了,很少在出現在微信對話框的頂端。
開學沒多久,孔斯玉將改了一個寒假的論文正式投稿,一邊等待消息,一邊為考研做準備。
正琢磨著要不要去實習漲漲經驗,寒假見過麵的鐘文彬聯係了她。
當時兩人在袁茵的建議下是加了微信的,不過一直沒怎麼聊天, 隻有元宵節的時候,鐘文彬問候了一聲, 孔斯玉也禮貌回複, 和他聊了幾句。
這次鐘文彬找她, 卻是為了一個項目。
“我們學院有個和中文係合作的項目,上次你不是說想要參加這類科研項目拓寬視野嗎?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
孔斯玉既有興趣又有些猶疑。
“你們醫學院和中文係還有合作項目?”
鐘文彬就笑:“當然有了,整個生命科學與各個學院都能互相合作搞科研,這是個大課題, 這次和中文係的合作有好幾個項目,不過我覺得我們的項目和你的專業最合適,你有沒有興趣參加?”
孔斯玉連忙說:“當然有了,不過我沒看到通知,有沒有什麼相關介紹?還有你們研究生應該找的也是研究生吧, 我一個本科大三的學生,是不是不合要求?”
鐘文彬:“我參加的項目是關於醫學與語言的交叉研究,之前聽你說過未來的攻讀方向和興趣,我覺得你可以試著參與一下,這次也有本科生參加的,每個項目都有名額,就是人數很少。”
人數少就意味著競爭很大,不過孔斯玉不怕,能知道這個消息就是個機會,不管最後能不能爭取到,先去試試總不會錯。要是運氣好真的進了,肯定能漲不少見識。
她真心實意地向鐘文彬道謝:“學長,太謝謝你了,我對這個項目真的很感興趣。”
掛了電話,孔斯玉就去校園網上找了相關的公告通知,果然找到了學院公布的跨學科研究項目,正文結尾提到了報名參與的方式以及招募學生的條件要求。
孔斯玉看了一下,本科生這塊,她的條件都符合要求,可以報名。
但人數是真的少,有種給本科生一個見習機會的意思,所以隻給了幾個名額,主要招募的是研究生。
孔斯玉不管那麼多,精心填寫了報名表,發了郵件。
報名之後會有一個麵試,孔斯玉雖然不太好意思,但為了這個機會,還是厚著臉皮去請教了鐘文彬。
對於這個交叉學科研究,孔斯玉一知半解,若是自己找資料不知道何時才能入門,但有個專業人士講解,那就不一樣了。
鐘文彬人很好,聽完她小聲的拜托,輕笑起來,很爽快地說:“行,你請我吃怡美食堂的荷葉飯,我給你講這個項目的情況。”
孔斯玉一下子就放鬆下來,笑著應:“好!麻煩你啦!”請人幫忙,出一頓飯錢一點都不多,反而讓她心裡少了很多不好意思。
掛了電話,孔斯玉回想了一下,發現鐘文彬也是個很體貼的人。
忍不住就想要感歎一句,那麼多近在咫尺的、比吳浩洋強的男人,原主偏偏就被吳浩洋糊住了眼睛。
兩人約在周六中午在食堂見麵,鐘文彬很認真,給孔斯玉帶了不少資料,還和他講了講自己的項目負責人也就是他的導師之前的研究方向與成果。
這些都算是新項目的背景,孔斯玉看完就會知道這個新設項目是什麼情況,而她們這些文科生需要在項目中做些什麼。
越看,孔斯玉興趣越高。
隨著科技發展,學科交叉研究越發成為普遍的事情,語言學看上去好像很基礎很簡單,但實際在各個學科上都有廣泛的應用,當今最熱門的人工智能研究,也少不了語言學的身影。
鐘文彬講得深入淺出,孔斯玉卻聽得越來越入迷,因為這是她從未進入的世界,她充滿了好奇與探索欲。
吃完飯,鐘文彬背起書包問孔斯玉下午的計劃。
孔斯玉指了指他拿來的資料和書單:“去圖書館繼續看,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更多。”
鐘文彬好笑地搖頭:“原來又是一個書蟲,走吧。”
孔斯玉:“嗯?”
鐘文彬幫她拿了資料:“我也是去圖書館自習的,一起過去。”
孔斯玉恍然,“哦哦”了一聲,背起包笑著跟上。
金額了圖書館,鐘文彬幫孔斯玉找了兩本適合她現在看的書:“剩下的以後可以慢慢看。”
孔斯玉輕聲道謝。
借了書,兩人下到三樓自習室,選了座位刷了學生卡,各自在座位坐下。
鐘文彬不像張博翰那麼話嘮,但是永遠不會讓話掉到地上,不疾不徐地和你聊著天,好像能聊到永久。但是一進了自習室,除了坐下時和孔斯玉對視一眼笑了一下,再沒抬起頭。
孔斯玉靜下心,首先翻開鐘文彬帶來的資料開始看,邊上備了一本筆記本,遇到不明白的就用手機查,查不到的就記下,準備回頭問鐘文彬。
兩個人就這麼相對而坐看了兩個小時書,孔斯玉從書中回過神,不是因為累了,而是被人打擾了。
右前方總是傳來窸窸窣窣的說話聲,笑聲,孔斯玉幾次被打斷思路,終於好奇地抬頭看了過去。
好奇誰這麼沒素質,在圖書館自習室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