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人走後, 泛起漣漪的山村再次平靜下來。過了周末,林笑便繼續背著書包上學去了。
他們附近幾個村子的孩子都上一個小學, 因為在彎山村,就叫彎山小學。
一個班級大概二十來個人,幾乎是這幾個村子所有的同齡人了,剩下個彆家庭條件好的,去了鎮上的小學就讀。
這學期是林笑的三年級第一學期,小學課表還算簡單,語文數學是主科, 另外一周會有幾節外語、科學、思想品德、美術、體育的副科課程。
林笑不知道原主學習情況是什麼樣, 重新把她之前上課的記憶仔細複看了一遍,發現她成績不上不下,上課注意力隻能集中一半的時間,對學習不怎麼在意,是屬於小孩子的那種懵懂、沒心沒肺。
婆婆對她說過, 好好讀書,你沒爹沒媽, 要靠自己才能過上好日子。但是她不明白好日子是多好, 在她看來, 初中畢業, 去城裡打工,賺了大錢回家給奶奶建新房子,這就是大本事了。
對小林笑來說,她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有多大,隻知道自己現在的世界已經很大了;她不知道讀書能帶來什麼改變,她隻看到村裡出去打工的,都能回村蓋新房;她記憶裡爸媽每次過年回來都會帶城裡的衣服和零食, 她也要像父母一樣去大城市。
林笑這樣想得遠又想得現實的已經很難得,因為她是孤兒,所以三年級就考慮了很多未來,還有很多同學,他們根本就沒想那麼多,他們的夢想是畫家、科學家、老師……但要走向這些職業,需要走什麼樣的路?
無人知道。
此時已經是學期末,一學期的課程上了大半,翻開小林笑的作業本,對鉤和叉叉各占一半,同桌李卓卓和她也沒什麼差彆,他喪氣地怪叫一聲,湊過來看林笑的習題本,看到和自己一樣的“戰況”,頓時心情平複,哈哈笑起來。
隨手將習題冊一合,他戳戳前麵的林曉琴和學習委員:“放學去摘柿子,去不去!”
林曉琴扭頭過來:“去啊!去哪片山?”
學習委員成績不錯,不過小學沒啥壓力,做完作業就是到處撒歡,他也一臉興致勃勃:“你們能等我做完作業,我就去。”
李卓卓手一揮:“那你快點,寫完正好給我抄,完美!”
林笑一聽可以先寫作業,便跟著同意了。她想著,摘來柿子,可以帶回去給婆婆和小孩吃。
正式上課後,林笑試著降低自己的意誌,融入原主的性格習慣,讓10歲的原主占據主導,但一發現身體下意識想開小差或者聽不進去要神遊的時候,就把思緒拉回來,繼續聽課。這是個矯正原主壞習慣的過程,也是她在外人眼裡緩慢改變的過程。
同桌李卓卓就先發現了她的變化,因為他上課好幾次想要和她說話,才聊了一句,這人就沒回音了,問她怎麼不理人,林笑說:“我要好好學習。”
第一節課他沒當真,第二節課、第三節課……他發現林笑這次還挺認真的?
放了學,值日同學在教室做值日,林笑幾個跑去李卓卓家做作業,他家就是彎山村的,離學校很近。
做完作業,四人跑上了山。
這時候,山上的柿子都熟了,紅紅的掛在枝頭,跟一個個小燈籠似的,特彆喜氣。山上的果樹有專門種的也有沒主的,那些沒主的樹,周圍村裡的小孩子最了解,天天盼著這些樹結果子,趕第一撥來摘,來晚了就沒了。
這次就是李卓卓瞧準了,第一時間發現這棵柿子樹成熟了,叫了人過來搶先。
村裡的孩子沒有不會爬樹的,李卓卓會,學習委員會,林曉琴林笑也會。
四人爬上爬下分工合作,把可以吃了的果子都摘了,小心翼翼塞進書包。放完,站在柿子樹下,仰頭看著枝頭的半熟柿子,低頭看著腳下的村落,快活不已。
“今天大豐收!”
“李卓卓你厲害了,第一個發現的!”
“小意思小意思,下次我們去回龍溝那邊,那裡柿子樹更多!”
“回龍溝太遠了,我回家來不及,我耶耶會罵的。”
“禮拜天去嘛!”
林曉琴拉林笑:“到時候我們一起啊。”
林笑猶豫:“禮拜天澄澄也要跟來的,他爬山爬不動。”
林曉琴垮臉:“小屁孩真煩人,你把他甩了,偷偷出來。”
林笑沒應,隻說:“我看情況吧。”林澄才五歲,在村裡就是到處跟著大孩子跑,如果她周末不帶著他,他會跟著其他的大孩子下河上山,上一次,就是原主甩開他出去玩,結果林澄跟著彆人去了山上,從山上摔下來了。
對十歲的孩子來說,的確不願意也不想承擔另一個五歲孩子的責任。但林澄是自己的弟弟,這是客觀事實,他受傷她也要和婆婆一起照顧,一家三口人,命運是相連的。
再者說,她還想挽救一下自己的期末成績,不然期末考結束,回家怎麼和婆婆說自己考了多少分呢?
到了周末,林曉琴果然來找林笑去回龍溝,林笑還是拒絕了,她指著黑漆漆的廚房,說今天要幫婆婆打掃廚房。
林曉琴有些怕林笑的婆婆,小孩子都怕大人,何況婆婆七十多歲了,她更不敢多說話,見狀隻好鬱悶地一個人出去玩了。
林笑在家,林澄也不出去撒歡。小孩子有時候就是這樣奇怪,喜歡黏著自己認定的大孩子,就算你嫌棄他,他還是要黏著你,你做什麼,他就跟著你做什麼。
林笑就是林澄認定的大孩子,隻不過以前她不樂意帶他,現在,她並不排斥他跟屁蟲行為。
她在廚房擦洗油汙,給他一塊小抹布,搬一個小板凳,麵前放一個塑料盆,倒點水和洗潔精,教他擦洗滿是油膩的瓶瓶罐罐。
時不時的,她就回頭看他一眼,然後誇一句:“洗得好亮啊,澄澄越來越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