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日子, 的確如趙屠戶所說,阿蠻清清靜靜養胎。隻是不知道宮裡的消息是怎麼傳出去的,過了一段時間, 外頭都傳言,阿蠻舉刀拒絕皇後賜下的媵妾。
阿蠻刁蠻之名自然越發甚囂塵上,也曾有人到了趙屠戶麵前,讓趙屠戶好好教導自家女兒。
趙屠戶卻是個很擅長交際很會說話的人,這種人來一個,他懟一個, 還懟得人灰頭土臉說不出話來。
有禦史上奏指責阿蠻“不賢”。如果善妒是小小的“不賢”, 那麼舉刀對抗長輩所賜, 就是很嚴重的道德問題, 是不孝。
皇帝還沒說話,跟著上朝的蔣彥先站了出來,質問:“大人親眼所見內人舉刀了嗎?大家都知道內人出身屠戶,殺豬刀是一貫帶在身邊的, 閒來無事還會在屋子裡摸一摸, 練練手感, 憶苦思甜。但她從不曾將殺豬刀帶出東殿,也不曾以此為凶器, 縱然禦史風聞奏事,是否也該憑事實說話,而不是聽了謠言就中傷他人?”
禦史:“……”
皇帝:合著你把你媳婦在東殿裡的揮刀都當做“練手感”?
但是皇帝也是不喜歡禦史指責自己孫媳婦的, 他和皇後有賭約,阿蠻又是蔣彥的正妻,怎麼能名聲受損,影響未來的曾孫?
皇帝跟著說:“造謠生事!”
禦史:“……”
這是皇帝家的事, 皇帝全家都說沒這一回事,其他人好像的確沒法再說真有這回事。
阿蠻聽說後不過一笑,坊間名聲她是不在乎的,隻要沒人動她就行。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蔣彥顯然越來越有擔當,也越來越有目標,不再像剛進宮時那樣茫然被動,也不像之前那樣恭順聽從皇帝安排,他開始努力在這個皇城裡成長,開始試著給她和孩子建造一個遮風擋雨的港灣,也學會了如何平衡皇家家人和妻子嶽家的關係。
善良的人看上去總有些軟弱溫吞,因為他們總希望顧及所有人,希望不傷害每一個人,也總會忽略了自己。
蔣彥從前是這樣,後來漸漸明白了孰輕孰重。
阿蠻從前也是這樣,但現在的阿蠻明白有些老封建下的不公,委曲求全沒有用,必須舉刀爭取自己的權益。
千百年來,有很多男男女女奮起反抗封建,有的人反抗失敗鬱鬱而終,有的人反抗成功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在這個世界,有蔣彥這樣的身份,有蔣彥這樣一個良心未泯的丈夫,無論是做一個合格的正妻,還是回去當一個地主婆,阿蠻都能活得安逸。想要讓所有人稱讚,讓帝後滿意,成為天下婦人表率,也是可以一搏的。
順應時代是俊傑,抗爭時代是英雄。
阿蠻不想做那個識時務者,想用自己的努力,賭一賭這個建朝不久還沒徹底僵化的朝代容得下多元的人事物,想為自己的應得的生活,抗爭一把。
阿蠻屬於抗爭成功的人。
能夠抗爭成功,因素有很多:阿蠻的勇氣與智慧,蔣彥的堅定與感恩,皇家對蔣彥微妙的虧欠,皇後一生的意難平,皇帝年邁後開始重家庭,太子妃的慈母之心……
所以說,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呢?憋屈地活一生,不如這樣暢快地綻放一時,說不定就能綻放一生了呢。
阿蠻頭胎生下的是女兒,這是一個讓很多人失望的消息。
帝後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年,他們唯一的心願就是想看到太子的孫子出生,但顯然這次失望了。
阿蠻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卻也不管,把自己的女兒愛若珍寶。趙屠戶夫婦對外孫女疼愛極了,他們成為侯爺侯夫人,每月都有大把俸祿,但是他們自己花不了多少,全都花在了外孫女身上。
阿蠻自己是個可愛的性子,養的女兒也圓乎乎胖嘟嘟,可愛極了。大郡主也好,二皇妃也好,看了都覺得喜歡。
太子妃起初也覺得失望,甚至後悔當初答應兒子的話,但是看了一回大妞妞,又被兒子勸說了一回,心態到底是被扭轉過來了。
隔差五就要把孫女叫來,親手抱一抱,和阿蠻一起養養孫女聊聊天,日子快活得不行。
最固執的是皇帝,一心想要贏了賭約,趕緊給蔣彥納側室。
於是蔣彥被壓榨得異常忙碌,在朝上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同時飛速成長。
阿蠻很看不慣這個老皇帝,覺得他已經固執年邁到一切都想要以自我為中心,二皇子這樣的人,都被他壓得隻能再忍耐。
她從不主動抱女兒去未央殿,皇後提了才抱過去給她瞧一眼。當大妞妞長成大郡主、十一這些女眷人人都誇養得好、恨不得偷回家的可愛寶貝;阿蠻抱去二皇子府上,冷臉王爺二皇子都會裝作不經意路過伸手來抱一抱時,皇帝才知道大妞妞變得這麼稀罕了?
大妞妞繼承了阿蠻的能說會道外向開朗,繼承了父母優秀的容貌,也繼承了蔣彥聰明的腦袋瓜。
她無師自通,小小年紀就能看一麵認人,也知道誰善意誰惡意,似乎還知道哪個是大腿哪個能欺負,整個一個人精。再大一點,能說會道了,還會見人說人話,一張小嘴甜得二皇子嘴角都要往上提一提。
除夕家宴,二皇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氣越來越不和的皇帝,特意叫人把大妞妞從阿蠻那邊抱過來,就在自己懷裡抱著,小丫頭嘟著小嘴巴,說“吃這個”,他就夾這個,小丫頭胖乎乎的手指指向那個,他就喂那個。
皇帝一開始還以為這是老二新生的閨女。
二皇子一個冷笑:“這是大哥的親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