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爺幾乎是震怒, 隻是礙於公爹身份,沒有直接指責周逸芳。
朱其成也一樣無法理解,不可置信地看著妻子, 完全無法理解她提出來的和離。
“就因為我們對大郎的教養不一致,你就要和我和離?”
和離, 不是夫妻交惡, 姻親仇敵,徹徹底底過不下去, 沒人做這個選擇。尤其是女子主動選擇和離,更是少之又少。
女子和離, 縱然娘家願意接回去,也會被安排再次婚嫁, 二婚很少比頭婚更好, 要不是實實在在過不下去,女子能繼續過日子絕不會自請歸家。
而能讓一個女子主動提和離, 這夫家是有多麼讓人難以忍受?
朱其成不可置信的點就在這裡,他自認為儘可能地照顧了妻子的感受,處處尊重她,考慮她的心情, 而這般努力之下, 她竟然仍覺得無法忍受?想要和離?
“何至於此?”
周逸芳的神色比在場所有人都要冷靜:“你此刻的不可置信,便是我要和離的最大原因。”
朱其成深深皺眉,無法理解地看著她。
周逸芳也回視著他:“你曾因看到大郎玩弄毛毛蟲而想把他送去寺廟,這是棄養;寧兒與大郎打架,萬家鬨上家門,你一沒有及時維護三歲親兒,二得知他的委屈依舊選擇息事寧人, 這是軟弱;你屢次與我提起再生個孩子,心中是何打算大家心知肚明,輕信佞言,長幼不分,這是昏聵。”
朱其成被她說得步步敗退。
周逸芳繼續字字如刀:“更讓人失望的是,你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仍覺得這些隻是小事。隻要你今日向我妥協一分,明日向爹娘妥協一分,兩邊和稀泥,就能一日拖著一日。”
她的視線轉到朱家二老身上,又轉回來看向朱其成:“若我不再生,朱家可以像隻有你一個獨子一樣,隻有大郎一個嗎?”
朱老爺想也沒想立刻說:“絕無可能!”
周逸芳嘴角露出譏諷的笑,不再說話,隻看著朱其成。
朱其成還是很了解妻子為人的,這一年多,他也知道妻子在意的是什麼。她在意家裡人因為一個道士的話,對大郎種種不公與偏見。而父親此時的態度,更顯而易見地表達了這一點。
朱老爺從沒考慮過把朱家交給大郎。
朱其成的雙肩一下子塌了下來。
但是他依舊無法接受,舉案齊眉了多年的妻子,從此真的要分道揚鑣,再無關係。
朱老夫人是個慈和人,然而聽到了這卻為自己兒子抱不屈。
尤其是寧兒那事,一邊是女兒外孫女,一邊是孫子,親戚之間,有什麼不能各退一步的?
周逸芳控訴的這些事,在她看來,有什麼好小題大做?
她這麼認為,也這麼說了。
周逸芳含笑聽著,嘴角的弧度都沒有改變一絲一毫。
朱其成知道娘說得偏頗,幾次看向妻子,卻在看到她這樣的笑容後,心越來越涼。
等到朱老夫人的話說完,周逸芳嗯了一聲算是回應,順著她說:“娘有些話說得也有道理。我這人大概就是太愛較真,所以才和朱家這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慈和人家多有矛盾。的確,朱家需要多子多孫,而我這般固執,留下隻會擋了後頭孩子的路,到將來,我和大郎成了未來家主的擋路石,一切就會難看了。”
她語氣輕柔,處處為朱家考慮:“我說的都是真心話,否則我大可以自私一些,帶著大郎占著朱家少夫人的位子,未來也是朱家的主母,我不生,自有人生,生下來我也是他的母親,我是嫡母,他不過一個庶子……”
剩下的內容,儘在不言中。
朱家人稍微一腦補,就紛紛皺起眉頭,不悅地看著周逸芳。
周逸芳一笑,攤攤手:“所以,我才說和離是最好的辦法。你們不想要大郎這個孩子,我舍不得身上掉下的肉,隻想好好教養他長大。我帶著他離開,朱家再娶少夫人,生個十全十美的好孩子,繼承這偌大家業,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這描繪的前景的確很是讓人心動。如果沒有生下大郎,朱家本就該有這樣的日子。
在座之中,對大郎最為芥蒂的人,其實是朱老夫人。
大郎出生那天,她摔了腿,淋雨傷寒,此後便覺得身體大不如前。朱老夫人聽了道士的話,心裡就留下了影子,從此對大郎難有慈愛之心。
朱老爺在乎家業無人承繼,去了九泉之下對不起列祖列宗,朱老夫人覺得大郎克自己,唯獨朱其成偏見雖有卻不大,但他一邊是父母,一邊是妻子,自然父母從重量和數量上都超過了妻子。
朱老爺說:“和離不是你說一句就能離的,你父母知道嗎?女子歸家,可不會像待嫁閨中那樣輕鬆容易,你難道帶著大郎再嫁?”
周逸芳了然地說:“若是您依舊認大郎這個大孫子,我便把他當朱家子孫養;若是朱家的確不要他了,我便隻把他當我的兒子養,至於改嫁與否,和離之後嫁娶互不相乾。”
其實朱老爺開口這句話已經表達了他的態度,他心動了,開始考慮和離的可行性。
而朱老爺一動搖,朱老夫人緊接著跟上,唯獨朱其成依舊堅持,不願意和離。
周逸芳沒有在意,因為她知道,朱其成最終還是會同意的。他做不出忤逆父母的事。
離開正院,朱其成和周逸芳一起朝著小院走去,走了無數遍的路,這一次卻走得生疏又漫長。
快到院子的時候,朱其成問她:“你何時起了和離的心?”
周逸芳:“你說把大郎送去寺廟時。”
朱其成詫異,不可置信竟是那麼早。
周逸芳說:“一般的父親,見到兒子犯錯隻會教訓糾正,而不是直接不要這個親生孩子。”
朱其成心一空,濃濃的自慚從心底升起,頭一次發現自己內心竟然是如此愚昧卑劣嗎?
周逸芳繼續說:“後來我試著糾正你的偏見,改變你的想法,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