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白月光37(2 / 2)

前世,袁世卉這些大將軍下屬輸在了皇帝的偏心中,在戰場上丟失了性命,葉杏陽以男子之身悲壯守城,奪回妻子慘死而丟失的國土,消息傳到京城,文臣武將人人悲憤,皇帝也仿佛清醒了一瞬,不再一意孤行,轉而聽取朝臣諫言。

這一世,卻是不會讓承恩侯做這麼多荒唐事了。

方禦史回京,直接與承恩侯一係乾上架,盯死了這群人的一舉一動,但凡有不法行為,他就當朝參奏,言辭犀利,證據充分,常常讓承恩侯一派的人下不來台。

承恩侯恨之入骨。

賀家,作為儷夫郎的姻親,不僅不偏幫皇三女,甚至屢屢壞了承恩侯的好事,賀家三母女也成了承恩侯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個“仇”比前世還多一些。

前世賀涵元沒實權,賀必蓉幾乎不搭理這個叛逆的女兒,很多事並不參與。這一世,賀家、賀涵元選擇站在正義一方,插手更多。

於是決裂更快,你死我活也更猛烈。

賀必蓉作為中書侍郎,幾乎做官做到了頂級,早就是官場上的老狐狸,她一下場,很多事情瞬間變得容易。

袁世卉戰死的那場守城之戰,原本被督軍一派切斷了信息傳遞的邊城在最後時刻發出求救信號,西北大將軍及時出兵增援,同時出其不意控製住督軍等人,成功退敵之後,仔細清算,發現了督軍為扳倒西北大將軍而通敵賣國的罪證。

督軍一派的人被狼狽押送回京,同來的是鐵證如山的賣國信件,還有承恩侯和督軍通信、指揮督軍陷害、奪權種種謀劃,光這些信件就看得人義憤填膺。

承恩侯頓時如同鬥敗的山雞,再也撲騰不起來。

皇帝看著這些證據,親眼看到承恩侯如此拙劣的“奪權”,無言以對,不知道是對這個親手扶持的人失望,還是對她犯下的罪憤怒。

衛尉寺大整頓,連帶著兵部也進行了清查換血,京城進入了持續一個月的抄家活動中,三不五時就有官員全家下獄,府邸被抄。

揭發的人是方禦史和皇太女一係,賀家母女皆暗中輔助,這清算的日子,她們乾脆利落地閉門謝客,哪怕長安侯府與賀府之間都不串門了。

皇帝大概是最失落的人,她努力用三年的時間扶持了一派與皇夫勢力相鬥的人,結果一夕之間潰散,還留下一堆爛攤子。

這時候,她又想起了早就被她冷落的三兒媳賀涵元。

賀涵元收到皇帝召見。

“聽儷夫郎說,老三和他鬨矛盾了?你們做小輩的,怎麼不親近親近長輩?朕和儷夫郎都沒怎麼就見過孫女。”

賀涵元斂眉認真回答:“這幾年家中孩子小,進宮的規矩卻不能不遵守,孩子吃不消,三皇子又身子弱,所以儷夫郎不召見,三皇子就不帶著孩子進宮了。”

皇帝本是另有所指,聽到這卻當真好奇了:“孩子吃不消?你家孩子身子這麼弱?禦醫瞧了嗎?”其他幾個兒女可是經常帶著孩子進宮見她和皇夫的。

賀涵元說:“孩子倒是十分健壯,隻是畢竟才三四歲,成年人在庭外站一個時辰都要暈過去,何況小孩子,所以想著等孩子大一些,能離了爹爹,或者能一起帶進宮裡來,再說。”

“站一個時辰??”皇帝大為震驚。

賀涵元毫不客氣地把儷夫郎沒回召見梁修言必然折騰他,不是罰站就是把人忘在一邊的事情用正經平淡的語氣訴說了。

皇帝瞪著眼,第一次聽說這個事情。

她印象裡,儷夫郎一直是個溫柔體貼的男人,從來不會做苛待下人的事情,更何況是親生兒子?

她看著看似不怨不怪的賀涵元,卻根本不信她會心裡沒有半點意見,再想到這幾年賀家從來不站出來幫她鞏固承恩侯一係的勢力,甚至三不五時拆台……

頓時過去所有的不滿和疑惑都有了出處……

你這麼苛待人家的女婿、孫女,人家能真心來幫你嗎?

皇帝臉都綠了,從來沒想過,儷夫郎竟然是這樣一個短視的人!

賀涵元回家時腳步輕快,見到了夫郎,輕佻地勾勾他的下巴:“今天你家妻主幫你報仇了。”

梁修言隻當他胡說,關切:“母皇沒有為難你吧?”

賀涵元讓他安心:“無事,以後你進宮不會再被你爹爹刁難了。你若是擔心他,可以偶爾回去看看。”

梁修言聽她說完前因後果,這才信了,心裡感動:“我不會常回去的,隻是到底是我生父,不能完全不管他。”

賀涵元表示理解:“生育之恩不能不報,沒事,以後儷夫郎可能的確需要你這個兒子照顧一二。”

承恩侯一倒下,皇太女和皇夫就不會放過機會,不把儷夫郎打得起不來身絕不會收手。

皇帝想搞權衡,想壓製皇太女的勢力,到最後,反而傷了臣子的心,什麼都沒得到。

儷夫郎有沒有被皇帝教訓,宮外的人是無法知道了,不過也沒人在意了,梁修言都不在意。他聽說邊關因為那場戰事死傷甚多,正好自己的陪嫁莊子今年收益很好,就把這一年的收益換成了草藥用品送往邊關。

葉杏陽寫信過來說,邊關如今人人知道朝中三皇子是個大善人,就連城中的三歲小兒,也會唱頌揚三皇子的童謠。

梁修言聽了沒放在心上,做完力所能及的事後,又把心思花在了教養女兒上。

賀涵元從旁看著,發現隻要自己不在,梁修言已經非常獨立能乾,劉叔以前是指導的角色,如今完成成為聽從的屬下。他和葉杏陽書信往來頻繁,和郡子相交甚密,他們幾個有孩子的夫郎一起出門賞花踏青、看景玩樂,日子過得十分充實自在。

而當她出現在梁修言身邊,他頓時像回到了剛成親那會兒,什麼都要問一問她的意見,好像還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夫郎。

然而,後來她才知道,小夫郎也是表麵,這人,其實關鍵時刻很有自己的主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