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的日子又變得如流水一樣平緩。
呦呦開始“開班收徒”。
有人想學治病救人, 她教;有人想做手工器具,她教;有人想學製作獸皮衣服,她教;有人想學粗鹽提純, 她教;有人想掌握預測天氣的本領,她也教……
隻要她會的,族人想學的,她都教。
她教導的方法也很自由,誰有問題了就來問她, 隔一段時間給學生布置一樣作業,不是輸出式教學,而是像扶孩子走路一樣, 教一遍,然後護他一路往前。
如此一來, 如水的部落生活又泛起了一些小水花, 族人中冒出不少向學的人, 不管一時興起還是心誌堅定,全都來找呦呦求教。
呦呦就這麼耐心地教啊教啊, 一路教到了春暖花開。
春天來了, 這片湖泊濕地越發的繁盛熱鬨了。
漫山遍野開滿了品種繁多的鮮花,林中的鳥兒更多了, 每日天沒亮就有鳥叫聲咕咕響起。空氣變得濕潤溫暖, 地上的青草鋪成連綿不斷的綠色地毯,部落的幼崽們在上麵追逐翻滾, 笑聲傳出好遠, 一路傳到了湖麵上。
湖麵有魚兒躍出,在陽光下鱗片銀光閃閃。
嘎嘎看得眼饞極了,想去湖中央捕魚。
但是嘎嘎不會水。
“巫!巫——”找不到辦法的嘎嘎很快就不再煩惱, 奔跑著來找無所不能的巫,“你有辦法讓我去湖中央嗎?那兒有好多魚,自己會從水裡蹦出來!我想去湖中央捕魚!”
呦呦遠遠望向湖泊,笑了一下,並不直說,而是反問嘎嘎:“你覺得,什麼東西可以浮在水上不沉下去呢?”
嘎嘎毫不猶豫說:“除了樹葉青草這種小東西,還有什麼不會沉下去?”
呦呦搖頭:“隻要找到不會沉入水底的東西,我想,我們就能找到在水上來去自如的辦法了。”
嘎嘎覺得自己找不到,想讓呦呦直接說出來,但是一眨眼,好幾個學生來找呦呦請教,呆愣著的嘎嘎轉眼就被擠了出去。
嘎嘎垂頭喪氣地走了。
木丹看到伴侶如此模樣,便猜到呦呦也沒給出好辦法,轉而安慰嘎嘎:“我們就去學遊泳吧,學會了遊泳,就能去湖中心捕魚了。”
嘎嘎垂著頭搖了搖:“不可能的,湖中心水太深了,而且很冷,你看我們部落最會遊水的人,他去的最遠的地方離湖心都還有好遠好遠距離。”
木丹詫異,目瞪口呆地看著伴侶:“嘎嘎,你……你要去那麼遠的湖心?”
嘎嘎理所當然:“當然啊,我就是要去湖泊最遠的地方,我想去看看那兒的魚是不是和這裡一樣,是不是一撒網就能捕到很多很多魚,會不會在那裡就能看到太陽從眼前升起——哎,現在說了也沒用了,巫都沒辦法,我肯定去不了了。”
木丹望著滿臉沮喪的嘎嘎,心口卻砰砰跳起來,如果隻是想要捕魚,木丹覺得現在的日子就足夠了,他們現在每天都有新鮮的肉、新鮮的魚,想吃什麼都能吃到,但是嘎嘎所說的——那是一片完全不一樣的風景。
木丹的心為這份對未知的探險而狂跳。
“你真的想去看嗎?”
嘎嘎:“想啊,我想帶你一起去。”
木丹握住嘎嘎的手:“那我們一起想辦法嘛。巫不是說了嗎?找到能在水上漂浮的東西,我們去找找看啊。”
嘎嘎慢慢抬頭,不太確定:“真的去找?可是除了葉子、草杆,還有什麼東西能漂在水上呢?樹葉那麼輕那麼軟,我總不能抓著樹葉漂去湖中心?剛抓住我就沉下去了。”
木丹也不知道有什麼東西這麼結實又不會沉下去,但她還是鼓勵伴侶:“不著急,我們多去湖邊逛逛,說不定就看到了。”
自此之後,嘎嘎和木丹每日有事沒事就去湖邊走,看到湖上漂著什麼就興奮地跑過去查看,有人好奇詢問,嘎嘎說自己想去湖中心,很多人都笑嘎嘎異想天開,嘎嘎也不氣餒,和木丹堅持不懈地想著辦法。
有一天,呦呦帶著幾個學醫的學生在野外辨認百草,一邊探索一邊教習,嘎嘎渾身濕漉漉地拖著一根竹子跑來。
“巫——巫——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那是一根濕透了的竹子,上麵還有滴著水沾滿了一路泥巴的枝葉,臟極了。
嘎嘎卻興奮異常:“巫,我找到了!就是這個!它一路從湖的那頭漂過來,而且我試了,我抓著它在水裡呆了很久,沉不下去!”
呦呦接過竹竿看了看,笑著說:“嘎嘎你真的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嘎嘎一聽,立刻覺得自己的夢想近在眼前,語氣都激動了:“巫,你是不是想到辦法了?!”
呦呦:“沒有。”
“哈——嘎?”嘎嘎的笑容硬生生拐了一個彎,臉都石化了。
呦呦忍笑,將竹竿送還他手中:“但是我覺得這個辦法近在眼前了。既然你可以抱著竹竿漂在水裡,那你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辦法,直接站在竹竿上不下水?”
她的提示明顯又不明顯,因為竹排對嘎嘎來說是完全未知的物品,所以他連想象都很難,在他的認知世界裡從未有過這樣的東西,所以也不會去幻想,但人類的想象力,是可以不斷開發培養的。
嘎嘎邁著沉重的腳步,拖著竹竿回去了。
圍觀的大小學生們好奇的看著呦呦。
“巫,你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嗎?”
呦呦笑而不語,隻說:“這裡有蛇經過的痕跡,按照我們以往經驗,有毒之地必有解毒之物,這些植物你們都小心辨認,未經我允許,不要擅自入口。”
“好。”問不出答案的學生們乖乖回到自己的“課堂”。
木丹和嘎嘎又開始折騰山上的竹子,有人看到嘎嘎把竹竿扔在水上,自己站到竹竿上,但每每一站上去就噗通落水,一上去就噗通,上去就噗通……
嘎嘎泡水泡得皮膚都發白了。
每日晚餐,嘎嘎的奇怪舉動成了族人們廣為議論的話題,大家說起來就笑。
嘎嘎本來想去湖中心的意念並沒有如此執著,但被嘲笑的次數太多了,多得他憋了一口氣,非要成功不可,成了執念。
但一根竹竿水上漂實在是太難了,嘎嘎執著得仿佛入了魔,終於在一次摔進水裡時,因為太過疲憊而差點溺水。
呦呦過去檢查身體,告誡他需要休息幾日,不許再去湖邊練水上漂。
嘎嘎人瘦了一大圈,屢試屢敗的挫敗、族人的嘲笑讓他變得有些沉鬱,聽到呦呦的勸說也沒什麼反應。
呦呦遞給他一碗鹽水煮好的筍:“每次研究新的事物都是這樣不斷失敗的,你看我們使用的陶器,我燒製成功前失敗了很多很多日子,燒壞的泥碗堆成了小土堆,最後隻有阿良能堅持下來給我送黏土,才有了這麼好用的容器。”
嘎嘎接過陶碗,盯著不知是碗還是筍看,不說話。
嘎嘎身體不適,木丹一人找兩人的食物有點難,嘎嘎便主動去蓄養動物的山洞幫忙,以此獲得領用食物的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