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混亂間,衝天黑氣突然像遇到了什麼阻礙,一會兒猛烈一會兒扭曲淡去,非常不穩定。
肉眼可見的鬼氣受阻,在場眾人不約而同想到了紫堇。
是紫堇姑娘去了嗎?!
是的。
紫堇已經已經站在了寵妾柳娘的房前,手一揮,一張黃符飛去,張牙舞爪的牛氏便仿佛被擋在了一層透明牆外,不管她怎麼揮舞雙手、踢腿,都不能寸進半步。
妾室柳娘嚇得臉色雪白,軟倒在地。
紫堇看著計劃受阻而猛地癲狂的濃烈黑氣,喚它:“我知你有冤屈,今日我既然來了,必為蒙冤之人討回公道,無論人鬼精怪,誰對我就幫誰。但是你若繼續害人,縱然還不曾奪人性命,身上的罪孽卻也積攢得差不多了,何必殺敵一千損己八百,值得嗎?”
鬼氣發出幽幽的哭聲,整座宅子都清晰可聞,崔家人有的嚇得抱團尖叫,有的仿佛嚇破了膽呆愣愣傻在原地,有的哭得比鬼還大聲……
紫堇的眼前,黑氣偶爾凝聚成一個人形又很快消散,似乎對她的話並不太信任,心存猶豫。
紫堇並不催促,耐心等著。
人說,鬼哭狼嚎,鬼哭的聲音真的極其難聽又滲人,但紫堇麵無改色地安靜聽她哭著,直到哭聲漸弱,一個女鬼麵帶厲色地露出身形。
“你是天衍宗的弟子,當真會幫我不偏袒崔家?崔家不是有祖宗成了仙嗎?天道不公,這樣的人家憑什麼有人能成仙,而我們卻要像豬狗一樣艱難求生!”
紫堇說:“我是天衍宗的弟子,所以我更要站在天理公道這一方,若我做了有違天理的事情,又怎麼能成仙?崔家祖宗成仙距今已有千年,崔家也是因此發家,後輩子孫如何仙人又如何了解呢?你隻管說你為何化為厲鬼殘害崔家人,身上有什麼冤屈便是。”
女鬼眼神呆滯了一會兒,似乎在思考她說的話。
紫堇依舊十分有耐心。
她最熟悉這樣的女鬼了,每一次遇見的執念之魂都多多少少有眼前女鬼相同的特點,被仇恨、情緒、執念遮蔽了所有理智,隻剩下一個念頭支撐她們永遠留下。
紫堇的態度讓女鬼覺得很舒適,這是一種包容與尊重的態度,女鬼生前都難遇到一次,這一次遇到了,便忍不住想相信她。
“我叫花丫,是琅琊山下西山村的農家丫頭。三歲那年,村裡鬨災荒,地裡收成非常差,我家交不起稅賦,隻好把唯一的兩塊良田賣了,賣給了崔家,換錢交稅。崔家買了我們左鄰右舍半個村子的地,從此我們就成了崔家的佃戶。”
花丫一家人口很多,本就需要不少口糧,偏偏地沒了,隻能租崔家的地交租種地,每日起早貪黑,一年下來六成交佃金,四成到手。這所謂的六四分並不是按照每塊地的實際產出,而是按照崔家定下的標準。
——這一點,今天紫堇已經聽說了。崔家給土地分成甲乙丙三檔,每檔定了一個中等偏高的標準,不管佃戶收成如何,每年都要交這麼多佃金,少了就可能麵臨下一年無地可租。
花丫一家便是連續三年收成低於標準的人家,於是每年縱然乾得直不起腰,最後到手甚至不到三成,這點收成,全家頂多不餓死,旁的什麼都不能有,遇上年成差的,情況更糟糕。
七歲那年,花丫家再次遭遇了意外衝擊。當時縣裡組織勞役,上一回勞役,花丫大伯拿錢抵了,但是這次輪到花丫父親時,家裡境況大不相同,佃戶溫飽都難,哪有餘錢存下。花丫爹隻好去服役,沒想到去了沒多久便重傷回來,隻能躺著喝藥。
但是普通農人哪裡吃得起藥,沒過多久,正逢崔家采買七歲以下小丫頭,正好卡了年紀的花丫便被家人含淚賣進了崔家。
“做個崔家的丫頭有吃有住有月銀,總比在農家餓死強。”花丫的娘親如此安慰女兒和自己。
花丫也這麼覺得,進了崔家便老老實實學規矩,學做事,雖然崔家小丫頭並不能真的吃飽睡好,但比家裡的確強很多,花丫便定了心,想著自己好好乾,就算不能贖身,攢了錢給爹娘改善生活也是好的。
但沒多久,花丫的爹還是因無錢治病去世了。花丫的娘成了寡婦,帶著一雙兒女生活,失去頂梁柱的家庭越發貧困,花丫的月錢勉強讓他們不至於餓死。
為了府外的家人,花丫乾得很勤快,學得很機靈,容貌也隨著年齡漸漸出挑。
在一次主子們挑選丫鬟時,她被崔科勁的母親——宋姨娘挑中,留在身邊做事。
花丫依舊老實做人,踏實做事,十分勤勉,獲得了宋姨娘的讚賞與提拔,還漲了月錢。
但做宋姨娘貼身丫鬟沒多久,她就被崔科勁看中,從宋姨娘這要了花丫,在書房伺候。
花丫不想去,她好不容易成為宋姨娘的貼身丫鬟之一,乾得好好的,去了少爺院子卻是人生地不熟,從頭做起。
但她的命從來不由她。
花丫去了崔科勁的書房。
崔科勁經常在書房處理內務。所謂內務指的是崔家產業相關的事項。崔科勁是庶子,才能不算高,沒法科舉做官便領了府上的差事做著。他管的,正好是崔家名下的土地。
在書房伺候期間,花丫漸漸見識到了崔家如何買地賣地,如何收租,如何與官府打交道。
花丫發現,崔科勁這些崔家管事子弟,很清楚不少佃戶交不起租子,甚至窮到賣兒賣女,有時候遇到年成一般的,他們權衡之後會依舊選擇不降租子,過段時間見農戶賣孩子,便趁著低價采買一批新的丫頭小子。
究其原因,是為了“開源節流”創造收入,好自己從中揩油,並向家主博功勞。
還有,當初她爹服勞役的那條山道,都是崔家為了運輸山貨要求縣令挖通的!
花丫在書房看到了自己為何會一步步走到如今,在她看來,崔家如此豪富,卻依舊如此精明苛扣農戶錢財,明知農戶快要活不下去,卻依舊收地收租,半點不手軟。
而崔家收到的錢,全都變成了那前朝的古硯,灑金的紙張,嫋嫋的香爐、滿桌的名菜……而崔家人用著這些卻還時常說著族中產業收入差,家中錢財漸少。
花丫說不出其中的道理,但心中開始對崔家不滿,她看到崔科勁否決降租的提議,想到的是自己一家若能降租,就不至於一步步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