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生意(2 / 2)

穿越之齊家 麻辣筍 6653 字 10個月前

新出的小湯包不出意外獲得了大家的滿口稱讚,這湯包個頭小,雖放了肉,江淼也沒賣多貴,市麵上的肉包子是五文錢兩個,他便也賣這麼多。剛開始還有人嫌貴,瞧著彆人吃好後,還是掏出錢買了。

王掌櫃和陳掌櫃吃完後抹抹嘴,道:“就該這樣才對,都吃了你小半年素餡包子了,今天總算吃到些肉了,明兒我們還來,要晚了,你給我們留半籠。”

“其實吧,這小湯包也不是日日都有的,什麼時候買到原料,什麼時候才能做,明兒不一定有。”江淼道,買豬皮還得碰運氣,而且以後天氣熱了,這裡又沒冰箱,也做不成。

“唉,”聽他這麼一說,王掌櫃歎了口氣,“你倒好,彆人都愁東西賣不出去,隻有你這彆人還得愁買不到。”蓮藕包子隻做了一次,豆乾包子每日都比蘿卜的少,這新出的湯包竟也時有時無的。

“這不是沒轍嗎?趕明兒等我賺到錢,再把生意做大,保準你們想吃啥都有。”江淼笑嘻嘻地說道,這古代不比現代,菜場超市哪哪都能買到菜。

擺完攤後,江淼挑著擔子回家。小石頭已經把自己收拾好,正背著布書包坐在堂屋的門檻上裡,嘴裡一邊念叨著什麼,手還一邊在下麵劃拉著練字。

這認真的小模樣,讓江淼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後麵幾日,他將小石頭送到私塾後,都沒急著回去,而是滿大街地轉悠,意圖考察一下市場,看看他還能乾點什麼。

這一考察,還真讓他有了一點發現。他發現益豐街這邊開的店鋪大多都和飲食相關,像什麼糧油鋪子,南貨鋪子,醬料鋪子之類的,賣吃食的也挺多的,所以除了人流量最大的早市之外的其他時間,想要在這裡擺攤賣吃的東西其實挺不劃算的。看一天攤子下來,恐怕賣出去的東西也不比早市隻擺那麼一個時辰來得多。

但是隔了兩條街的福來街開的鋪子,大多卻是與生活用品相關的,衣服布料,胭脂水粉,木材家具之類的商品居多。而且那邊有茶樓也有戲園子,消費群體明顯比益豐街的要有錢些。江淼在心裡將這條街初步定為自己的重點考察對象後,還特意去了一趟茶樓。

茶樓裡有個說書先生,正是和他住一個院子的孟先生,想當初這孟先生還特意將江家包子鋪放到說書的內容裡,想著幫江淼帶點生意,隻可惜這邊和那邊有段距離,少有人願意特地走過去吃頓早飯的。

江淼占了一張桌子,一坐下,小二哥便過來了。那人招子一亮,便知江淼大概的消費水平,給他推薦的都是茶葉末子泡的大碗茶,雖也頂著什麼碧螺春,龍井茶的名頭,可二者的價錢卻是天差地彆的。

“給我來一壺鐵觀音,對了,你們這有什麼茶點賣嗎?”江淼看似隨意地問道,實則這才是他來的目的。他之前也問了孟先生,隻可惜孟先生從來沒在裡頭要過茶點,喝完免費供應的茶水後,肚子也就裝不下其他了。

“茶點啊,這就多了,什麼雲片糕,桂花糕,綠豆糕,杏仁酥的都有。”小二哥給他推薦了幾款比較平價的。

“怎麼都是甜的,有鹹的嗎?”

“鹹的也有,花生和瓜子都是鹹的。”小二哥道。

想知道的已經打聽到了,江淼不再多問,要了一疊綠豆糕,就著茶水吃了下去。這期間他還聽了一段說書,說實話,這孟先生的水平挺可以的,一個普通的故事愣是被他說得跌宕起伏,曲折離奇。

戲園子江淼沒敢進去,這不是他能消費的地方。他在外頭轉悠了一會,最後花了一點錢向守門的老頭打聽出來裡頭都有哪些吃食。這戲園子裡頭的吃食比茶樓的要多些,但也以甜食居多,看來這裡的人下午吃點心都更習慣吃甜的。

江淼不打算做甜食賣。這東西目前看來雖是比較符合百姓口味的,但也正因為如此,幾乎滿大街賣得都是甜口的吃食。

有句老話叫做“眾口難調”,說的正是大家因飲食習慣不同而造成的差異,江淼還就不相信了,偌大的一條街,沒幾個喜歡吃鹹口的?說不定就開拓出個新市場來,頭一份的生意,總是更賺錢的。當然,也有可能會虧本。不過做生意嘛,有賠有賺都是正常的。

所以,他決定,以後每天下午都要到這邊來賣鹹口的吃食。鹹口的小吃種類很多,不過江淼是個圖方便的人,反正他每天早市都得賣包子,下午乾脆還賣包子好了,不過做法得改改,他要把包子拿來煎。煎包子做好了,那叫一個香味四溢,不餓也得給你整餓了。

做煎包要準備工具,這條街離住處有些距離,挑擔子是不太現實的。江淼就想著要做一個小推車出來,這東西不用太大,能放下爐子,鐵鍋和食材就行。

他去了木匠行,將自己拿小石頭的紙筆畫出的歪歪扭扭的圖給木匠師傅看。木匠師傅拿著那張紙,皺著眉頭看了許久,終於還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江淼有些尷尬,忙在一旁解釋,解釋了好半天後,師傅才勉強看明白圖上每條線代表了什麼,他道:“我試著做一下,要是不成你可彆怪我。還有,不成的話,木材和工費你也得出了。”

“行,隻要您能給做就成!”江淼覺得,做這東西應該不算難,師傅隻是沒做過,一旦上手就快了。

他付了定金,離開了木匠行。之後,他又來到一家打鐵鋪。那打鐵師傅站在燒得火紅的爐子前,掄起大鐵錘一下又一下用力地砸向燒得通紅的鐵塊,弄得火星四濺。

江淼怕燒著自己,站在旁邊等了好一會,才上前和打鐵師傅交流自己想要訂製的東西,一個平底的大鐵鍋。

這東西倒不用畫圖,他隻大概說了一下形狀,師傅就點頭了。對他們來說,做一個平底的鍋其實比做圓底的要更簡單些。

這年頭,鐵價還挺貴的,這麼一個圓疙瘩,去了江淼小半兩銀子。除此之外,他還得去另一邊登記好自己的姓名和籍貫,沒辦法,朝廷對於鐵器控製得一直很緊,它的用途一定是要弄清楚的。萬一以後打仗了,還能按照冊子回收一部分上去煉製兵器。

江淼的名字在上頭已經出現過幾次了,他暗暗告誡自己,往後無論去哪兒,都不能舍下自己買的那幾口鍋。

三天之後,江淼取回了小推車和鐵鍋。木匠師傅說是說可能做不成,但出的成品卻挺不錯的,完美的達到了江淼預期的水準。

這推車底下是安了木輪的板子,兩端各有三層的架子可以用來放東西,架子上頭還撐了四根棒,若是綁上一塊布,還可以遮遮陽擋擋灰什麼的,中間空出一塊,是用來放爐子的。

一切準備就緒後,這天中午,江淼推著自己放滿東西的小推車,興衝衝地出了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