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窯的地方距離農莊差不多二裡地,那處有一座小山包擋著,站在前頭看時,根本想象不出,裡頭還另有乾坤。
江淼一行人到的時候,他們正乾得熱火朝天。現實意義的熱火朝天!
此時正值酷暑,還沒走近,便能感覺到撩人的熱氣迎麵撲來。空氣在過高的溫度下顯得有些扭曲,恍惚間,江淼好像回到了現代四十多度天氣的柏油馬路上。
“少夫人,您站遠些看吧,這裡太熱了。”老林說道,裡頭的漢子個個都隻穿了件小褂,即便這樣,還是汗流不止,更彆提江淼這樣裡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華服了。
“這一窯要燒幾天才能好?”江淼問道,眼前幾座高高的土窯,正燃燒著熊熊火焰。幾個精壯的漢子守在窯口附近,不斷地往裡頭添大腿粗的柴火,用來保持裡頭的溫度。
“一般的話七八天吧,如果物件太大,還得多幾天。這種素燒成型後,還得上釉,釉乾了後再擺進色窯裡二次燒製才算做好……”說起燒窯的事,老林十分健談,顯然對這事十分了解。
江淼有些佩服,這種天氣,他在廚房裡頭燒菜都覺得熱得不行,他們卻要在這種高溫下待那麼長時間。
“這裡是燒窯的地方,取材的地方在哪呢?”江淼看了一會,轉頭問道。
“在前麵些,那裡有條小河,乾活更方便些。”老林帶著他們退出來往前走去,沒走一會,果然聽見了嘩嘩的水響,一群人沿著河岸鋪開了一條生產線,有選料配料的,還有攪泥製模的,工作起來十分協調有序。
江淼走到最前頭,去看他們使用的原料,那裡堆著顏色不同的礦石,旁邊還有很多江淼看不懂的東西。
礦石堆裡,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坐在小板凳上,挑揀著地上的礦石,把它們分類放好,他的手黝黑粗糙,指腹上藏著許多疤痕。
“他是老李,捏胚燒窯的手藝都可好了,不過現在年紀大了,隻能乾挑石頭的活了。”胡掌櫃低聲說道,語氣裡透著些可惜,以前老李帶人燒窯製出來的琉璃擺件,賣價都更高些。
“他製琉璃的手藝是和誰學的?”江淼有些好奇。
胡掌櫃一時語塞,這個他倒是沒了解過。
“大爺,這塊石頭不行嗎?”江淼見他撿起一塊褐色的石頭扔了出去,在他眼裡,這塊石頭和其他石頭好像沒什麼區彆。
老李抬頭看了他一眼,半晌才道:“……有裂紋,做出來的胚子易碎。”
江淼在一堆挑出來的廢品中找了找,舉起一塊泛黃的石頭,問道:“這塊呢?上麵好像沒有裂紋。”
“這塊質地太硬有雜質。”
江淼點點頭,又找了幾塊石頭詢問他。老李看起來雖沉默寡言,但隻要關於石頭的,他都會回答。
江淼有些敬佩,這人是有真才實學的,單隻看見石頭便能推測出琉璃的品質,除了有大量的實戰經驗外,還必須有一定的天賦。
“大爺,你說,這些石頭能不能燒製出大塊的無色透明的琉璃?”江淼指了指他挑出來的那一堆好礦石。
老李以看傻子的眼神看他,這堆礦石都是帶顏色的,怎麼可能燒製出無色透明的琉璃?
“不能嗎?那如果我想燒這樣的,得用什麼石頭呢?”江淼毫不在意,被專業的人鄙視一下,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種。”老李翻了翻底下的一堆石頭,翻出其中的一塊放在江淼麵前。
江淼拿起石頭反複翻看,都沒看出什麼門道來:“這樣的石頭多嗎?”
“難找,不多。”老李說道,想了想,他又加上一句,“無色的琉璃擺件,不好賣。”時人大多喜好有顏色的琉璃,就像各種玉器一般。
江淼歎了口氣,看來他的希望破滅了。也不知道,玻璃什麼時候才能製出來。不過就算有玻璃也沒用,大棚蔬菜在古代操作起來太困難了。就算建起了溫室,但最後的收獲肯定遠遠不如高額的成本,虧本的生意,江淼是不會做的。
江淼興起而至,倒也沒有敗興而歸。看完了躲在小山包裡的琉璃廠,他又跟著莊頭老林巡視了一圈田莊。他發現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豐美,一年四季的產出大概抵得上梁京一間商鋪了。
他中午在這裡吃了一頓農家飯,掌勺的大娘手藝很好,無論是燉的雞,還是田地裡產出的蔬菜,都做的很好吃。江淼還喝了點農家自產的米酒,甜滋滋的不上頭,他一連喝了好幾碗。
老林見他喜歡,樂嗬嗬道:“少夫人要是喜歡,等您回去時我給您搬一壇子上車。反正我兒媳婦一個人也喝不完。”
“都是釀給你兒媳婦喝的?”
“可不是,不然大熱天的誰釀酒,太容易壞了。她剛生了孩子,釀點米酒燉東西給她吃,補補身子。”老林說道,滿臉都是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