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賣方市場(1 / 2)

穿越之齊家 麻辣筍 9282 字 10個月前

“諸位,請隨我來。”

一個仆役打扮的年輕男子見帖子上的所有人都已到齊,便按照吩咐將他們往裡麵領。

大家還沒來得及失望這間茗正軒隻是鄉下一座大房子,而不是他們設想中品茗論道的清閒雅地,便被一路所見震驚了。

從大廳往裡,每處走廊上都擺著大大的笸籮,笸籮架在長凳上,裡頭全都是青綠的茶葉。這些茶葉葉子大些,一根芽上長著兩三片葉子,和最為鮮嫩的一芽一葉相比自然要粗糙些,炒製好後泡出來的茶湯,卻比一芽一葉泡出來的更濃鬱些。各人飲茶口味不同,有些人倒是更喜歡這種。

每個笸籮旁邊都坐著一兩個人,他們正低著頭認真挑揀裡頭的茶葉,把老梗或殘葉或混進去的其他雜質挑出來,待水汽晾乾後,就可以下鍋炒製了。

滿眼的綠色讓大家心情舒暢,穿過第一個晾茶的院子後,一股撲鼻的茶香朝鼻子湧來。這茶香並不是泡茶時的香味,而是更為濃鬱的,伴隨著煙熏火燎,在滾燙的溫度中炙烤出來的香味。綠茶原本清淡的香味在此刻顯得極為誘人,有好茶之人忍不住深深地嗅了一口,臉上透出些微醺之色,仿佛已經被這茶香灌醉了。

放眼看去,偌大的院子裡架了七八口大鍋,每口鍋的底下都架著火,即使還沒靠近,光看著就讓人覺得熱了。鍋前站著幾個人,正用手在鍋裡翻炒著什麼,隨著他們翻炒的動作,茶香也更加誘人,他們這才看仔細,原來鍋裡已由綠轉黑的竟是茶葉。

他們大致知道茶葉是炒出來的,可從沒見過具體炒茶的過程。他們去南邊買茶時,那些莊園主恨不得將茶山都用東西遮擋起來,哪裡肯讓他們看見這些?身為商人,他們也能理解,但這滄州人,為何這般大方呢?

“他就不怕我們學去嗎?”有人小聲問道,他家鋪子裡獨一份的東西,如何製作是決計不肯示人的。

被問到的搖搖頭:“學去,學了乾什麼去?從樹上擼些樹葉子下鍋炒嗎?”

呃……也是,滄州以北的地界從沒聽說過產茶葉的,就連這滄州,也是今年才有茶,不然這地界絕不至於窮這麼多年。

有些人確實覺得很奇怪,既然山上長了茶,何至於現在才被人發現呢?但細想一下,就能明白。上山的都是沒喝過茶的百姓,認識茶的人從來不會上山,何況這茶樹和炒製好的茶葉相去甚遠,就算看見了,大概也不會將它們混為一談。

這群人興致勃勃地看了好一會炒茶,那幾個漢子甚至想親自上手翻炒幾下,然後被禮貌地勸服了。在領路人的提醒下,這群人繼續往裡走去。

這又是一個院子,院子裡有許多人,他們有的在裁紙,有的拿著杆小秤在稱晾涼的茶葉,把它們按照半斤,一斤,兩斤的量分好,有的則用紙把這些茶葉包好係繩,然後在封口處蓋上一個紅印,上頭寫著“滄州綠”這三個大字,想來應該是徐管事寄了信回來,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們。

每個人的動作都這麼麻利,整齊的流水線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也讓這群人看得眼花繚亂。

看了一會後,再往裡走,院子顯得小了很多。在一處空地前,擺放著很多把椅子。帶路的仆役請他們隨意坐下後,便退下了。

這些人按照親疏遠近的關係各自坐下,忍不住就剛剛看到的那些流程展開了討論。這一趟前來,可謂是大飽眼福,比他們之前所想的一群人坐在一起品茗聊天要有意思得多。

有些人看完這些流程之後,忍不住心中一動。既然這滄州可以種茶,那他能不能在滄州自己買一塊山地種茶賣呢?這樣就不用擔心來年茶葉生意被人捷足先登了。

在這些討論聲中,有人注意到,兩個男子從一側的門裡並步而出。其中一人雖身著便服,可周身的氣勢和絕佳的容顏卻並非一件衣裳能遮擋住的。另一人眉眼帶笑,看起來俊秀活潑,讓人一看就覺得親近,仿佛家中子侄一般。

“各位客人遠道而來,江某招待不周,還請不要見怪。”俊秀的年輕人朝他們拱了拱手,這些人聽了,忙道不敢。

如果說茶葉是他們這幾天談論的最多的話題,那麼滄州知州裴澈和他的男妻便是眾人津津樂道的第二話題。無論是聖旨賜婚,還是二人之間懸殊的身份,都能引來人們的猜測。

他們猜測的內容和梁京之前的那些人也差不多,隻是商人警惕,凡事更喜歡陰謀論,在他們看來,這樁婚事被逼無奈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其他可能。

然而在見到這兩人後,他們卻意識到自己錯了。因為從一進門開始,那位出身於國公府的天潢貴胄的視線,就沒從他的男妻身上移開過。他帶著淡淡的笑意,溫柔地注視著和他們打交道的俊秀青年,這種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絕對不是能夠裝出來的。

“……客人,請喝茶。”捧著茶盤的仆役輕聲提醒,眼前這客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竟連他捧著茶到眼前了都不知道。

被提醒的客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伸手接過茶盞。這茶應是剛剛炒製出來的,清澈透綠的茶湯盛在白瓷杯中,看起來格外漂亮。再一飲,比之前在徐管事那裡喝到的,又多了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總而言之,便是好喝。

“諸位遠道而來,必定是衝著滄州綠過來的。閒話我也不多說,咱們這茶分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價格各不相同。因為諸位是我們滄州第一批客人,為了表達對各位的歡迎,我們決定讓利促銷,給予各位最大的優惠,讓各位能不虛此行。”江淼笑著說,表情十分誠懇。

底下坐著的這些商人配合地叫了兩句好,紛紛詢問起到底是怎樣的優惠。江淼沒急著回答,而是拍了拍手,響聲剛起,旁邊的小門便進來了一個人,給在座的每個人都發放了一張紙。

做商人的,字都是認識的,他們時常要簽訂契書,不識字的都被人騙破產了。他們拿著這紙“合同”仔細看,越看越心驚。與其說是優惠,不如說是捆綁銷售。上麵的計價方式為階梯計價,不同的價格寫在上頭,讓人看了眼花繚亂。有人看了眼暈,忍不住拿出隨身攜帶的小算盤開始算賬。一時間,整個院子裡都是劈裡啪啦的撥算盤聲。

很快,他們就算清楚了,單買上品價格最貴,三種一起買算起來確實更便宜,並且買得越多價格越優惠。他們忍不住把滄州綠的價格和南邊其他茶葉的價格相比較,發現無論是哪種品質的茶,都比南邊的要便宜。

他們心中一喜,表麵卻是皺眉,開始提出質疑。

有說“這滄州綠初出茅廬,怕是不及其他知名的茶受歡迎,買去若是積壓在庫中,豈不是要虧本?”

有說“這茶喝起來略為清淡,北人口重,怕是不喜,運過去想必還要降價,這成本太高劃不來。”

“……”

他們七嘴八舌,說的理由雖然不相同,可是中心思想卻都很明確,那就是打下滄州綠的價格,以最低大成本進貨,再回到家鄉賣出高價。

江淼隻笑盈盈地聽著,並不出聲回應。等到所有人的理由都說完了之後,他才開口說道:“前不久,我家的商隊從南邊買糧回來,打聽到了一件事。今年南邊熱的早,還未及清明,茶樹便瘋長了。茶園主們沒有早做準備,一時措手不及,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茶葉在樹上變老。是以,今年南邊的茶葉產量減少了很多,尤其是上品茶,數量更是稀少。”

“北方豪富,南邊有錢人卻也不少,想必這些茶葉早被他們包圓了。即便沒包圓,賣出的價格肯定也要比往年貴出不少,這一來一去的,可實在說不上劃算。”

大家聽了這個消息,都有些驚訝。如果確實如他所說,那今年去南邊的人,大多都要白跑一趟了。

“再說滄州綠,雖然它是第一次出現在大家眼前,可它的品相大家有目共睹,想必識茶的人一定不會看走眼。就算大家剛開始還不習慣,隻要多喝幾次,想必還是能招攬到一批固定的客人,萬萬不至於壓倉虧本。”

“另外,這價錢是看在各位是我們滄州第一批客人的麵子上擬定的。下一批再來的,就沒有這個價了。希望各位能儘快考慮好,方才接到徐管事來信,說是又有一批客人來了。各位在此考慮,我們先失陪了。”

江淼說完這最後一句,就和從頭到尾沒說一句話的裴澈出了院子。一出院子,裴澈便道:“徐管事來信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