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者無不感到舒心驚歎,哪個學校這麼不長眼,把這麼優秀的學生給開除了?
而出題人王慶海,以及蘇學鎮的表情有點怪怪的,似乎他們很意外劉嫚能回答上來。
除了他們以外,其他三位評委都滿意的點頭,在各自手中的名單,劉嫚的名字前麵打上了一個勾。
這一環節,劉嫚算是過了,她鬆了一口氣。
評委再繼續向其他人提問,九個人的回答大都差強人意,有的人和前組人一樣,對問題感到棘手,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有的人回答得坑坑巴巴,勉強答到點子上,有的人胡亂答一通,牛頭不對馬嘴。
隻有兩個人的回答,跟劉嫚一樣流利順暢,一個是蘇茂林,還有一個是站在劉嫚正後方的男人,他回答問題時,劉嫚回頭看到了他的姓名牌,他叫吳渠。
劉嫚覺得吳渠應該有三十多歲,他的頭發稀疏,也有了一點小肚子,但不影響他的文質彬彬。
劉嫚偷看吳渠的時候,吳渠也看了她一眼,用的是看競爭者的眼神,顯然,他一心想晉級。
無論大家的回答如何,他們都要進入最終的環節——現場揮毫潑墨。
五位評委商量了兩分鐘,最後由王慶海宣題:“不管什麼字體,都是在漢朝逐漸成型,兩漢時期的人們,用自己的聰慧才智,讓書法藝術繁榮昌盛,創造了大批經典作品,我們書法展此時此刻又正好在漢朝古都舉辦,因此,請各位將西漢著名青銅銘文《雲陽鼎》,由小篆改寫為小楷,時間控製在十五分鐘內。”
此題一出,參評者們臉色都不太好。
因為題目太難!
他們擅長的是楷書,很少有人會去研究小篆,漢青銅銘文非常冷門,《雲陽鼎》更是冷門中的冷門,篆書書法家都不一定讀過這篇文章。
有人冷汗直流,有人抓耳撓腮,有人拚命回憶。
劉嫚盯著白色宣紙發呆。
老師再三囑咐讓她在這一輪用篆書寫作,結果評委仿佛跟他們對著乾似的,出了一個篆轉楷的題目,她如何下手?
她倒沒覺得這個題目難,相反,她覺得超級簡單,比前兩組的晉文和宋詩簡單多了!
她根本不知道她的競爭者內心的掙紮和悲憤,她還以為大家和她一樣都覺得簡單呢。
所以她很糾結,她用自己稚嫩的楷書寫,能否比得贏其他人,通過麵評。
周不殆看到劉嫚一臉茫然的樣子,為劉嫚揪心,他五歲學書法,學了整整十六年,也不知道這篇《雲陽鼎》是什麼鬼!
蘇邑和歐陽岑倒是知道《雲陽鼎》內容,它的複刻版就藏於古都博物館中。
歐陽岑說,“這個題目太苛刻了,看來你的徒弟隻能止步於此。”
“那可不一定。”
大家都憂心忡忡的時候,蘇邑卻笑得特彆開心。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