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玩偶的確有多的,劉訂了30個,做活動送出去了20個,還剩10個。
於是,她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發了一條微博說,“小動物玩偶還有10個,我將在今晚八點鐘在店裡上架最後這10個玩偶,一個500元,大家誰想要,可以來選購。”
劉打字的時候本來寫的是“搶購”,思來想去,又換成“選購”,玩偶可以再製作,不是什麼限量品,沒必要搞這些噱頭。
到了約定的時間,劉公司裡的客服按照她的要求,上架了這條購買頁麵,結果居然不到一秒鐘,就顯示“已售完下架”的字樣。
網上一片哀嚎,“手慢了一點!”
“靠,我這裡網絡信號不好!”
“能不能再給一次機會啊。”
......
劉的微博評論又爆了。
她隻能回複,“抱歉,玩偶徹底沒有了。”
有網友問,“什麼時候再上架呢?我每一個形象的玩偶都想買!”隨後幾萬人點讚他這個問題。
劉看著這句話,開始有所考慮了。她從來沒有搞過這種“搶購”活動,不明白顧客們“手慢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一個玩偶讓大家盯著一條購物鏈接,報以十二萬分的熱情去搶。
難道賣玩偶也能賺錢?又或者她能借玩偶擴大市場?
劉當即給羅優優打了一個電話,要求補貨。
羅優優說,“沒問題,這次你要做多少個?多大的尺寸?你發一個具體訂單需求文件給我。”
劉也不知道顧客的需求量有多大。
經過一宿的思考,以及與粉絲們的溝通,第二天,劉讓客服再上架了一條購買鏈接,這是一條預購鏈接,用來提前預定玩偶。頁麵上寫著,這次售賣的玩偶的尺寸一共有大中小三種,大號就和有獎競答活動的贈品一樣大,中號略小,小號大概跟成年男人手掌那麼大。當然,價格也是不同的,無論哪種小動物形象的玩偶,大號500元,中號350元,小號200元。
購買頁麵上清楚的寫明,這批玩偶需要預定,不管哪個價位,一隻玩偶的定金都是50元,中途反悔,定金不退,收到玩偶後,除非有質量問題,否則也不退不換!
即便如此,在預定鏈接上架頭三天,就有8000+的人交納了50元的定金。相當於劉的公司一下子就有了40萬的進賬。
看到這個數據,劉心裡對顧客需求有底了。所以她再與羅優優聯係,一口氣訂了5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