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香港尖沙咀
剛在陶氏中央商務區新大樓開完招商會議的陶湘接到了來自陶家的家書,信是陶光榮寫的,在路上郵寄了三個月才到,說陶家叔嬸的身體越發不好了,讓她快些回家探視。
低頭讀著這封信的陶湘麵容溫婉豐熟,穿著一身合體的套裝西服裙,身姿婀娜曼妙,頗有些成功人士的氣質。
事實也確實如此,如今她是整個香港地區擁有房產地皮最多的人之一,人送外號“小樓王”。
她的鵲起在香港業界是項傳說,誰也不敢想象,就是這麼一個來自大陸的女人竟會在短短十年內,憑借著獨到的眼光投資無數國內外新興企業,持股回本後又毅然決然於香港創辦下陶氏地產,至今聲名大噪。
陶湘放下手裡的信,圓潤纖細的指尖低垂,薄薄的幾張信紙夾在指間,更襯得指根蔥嫩如玉。
她站在新CBD大樓的頂端俯瞰整個城市,底下入目的商業區廣場與周邊幾個商品房小區,還有旁邊鄰座寫字樓大廈都形成了屬於她的龐大地產帝國,至於其他區星星點點的商鋪房子就更彆提了,多如牛毛。
以前這裡隻是郊區碼頭,陶湘剛偷渡到香港的時候根本不敢相信這個亂糟糟的小破地方是她印象裡的尖沙咀。
後來她賣了空間裡積攢的無數珠寶首飾,用那些錢去投資一些後世赫赫有名的企業,在裡頭占得不少股份,分紅回本後又趁便宜買下地皮翻造高樓,一下子就帶動起來周邊的經濟,比既定的香港發展軌跡領先了十數年。
在香港投資者眼中,她就像匹獨角獸,可以點石成金。
前大樓的積累起立花了陶湘整整八年的時間,而新大樓僅用了兩年,兩座大廈並稱尖沙咀雙子星,成為了標誌性建築,但同時陶湘囤地圈樓的成績也止步於此。
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外來戶”,哪怕陶湘入了香港戶籍,但是在老一輩香港本土財圈中依舊瞧她不上,還模範她發家的路子,將整個香港的土地房產哄搶一空,提前進入炒房時代。
陶家寄的這封家信來得巧妙,正值陶湘在香港的房地產事業受到桎梏,無法發展成更大的時候。
一晃十年已過,她想,是時候回去了。
至於手頭的這麼多產業完全可以靠專業經理人團隊替她打理,她隻需季度查賬收租就好。
幾日後,處理好所有事宜的陶湘攜帶通用銀行賬戶內大量流動資金坐上了通往大陸南方的飛機。
此時國內文/革剛剛結束,經濟建設百廢待興,交通貿易的航道初打開。
剛落地的陶湘看著眼前破爛泛黃的街道,感覺從發達城市回來的自己像是再一次穿梭了時空隧道,夢回1977。
十月,南方已是初秋,肅殺的夜風夾雜著梧桐落葉撒了一地。
走到火柴廠家屬院門口的陶湘無疑是引人注目的,她雖然年紀已過二十九,但因這些年沒吃過什麼苦頭,保養得也好,瞧起來仍是二十出頭的鮮嫩模樣。
她的衣品自然也是極佳,價格不菲的純黑風衣勾勒出不盈一握的纖腰,雙腿雪白修長,米色行李箱安靜擱在腳邊,看著像是畫報上的模特走下來了一樣。
恰逢火柴廠傍晚下工,家屬院裡不少以前陶家的老鄉鄰正走在路上,藍衣黑褲灰撲撲的他們認出了陶湘,不約而同露出驚訝的表情:“這不是陶家的湘湘嗎?回來啦?”
在他們眼中,陶湘消失了整整十年。
十年前,下鄉當知青的少女忽然拖著病弱的身體回了城,可沒待多久又悄然不辭而彆。
陶家夫妻說她到香港打拚去了,但他們這些老鄰居卻不信,香港那麼遠,一個女孩子如何敢去?
大家紛紛揣測是否是陶湘在北方鄉下犯了什麼事被遣送回來,之後又去坐了牢,不然這麼些年怎麼會連春節都不回來過。
多年來,說什麼的都有,其中認為陶湘是去坐牢的占了多數,但現在一看她饒有出息地回來了,謠言不攻自破,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湘湘,這些年你都在香港嗎?咋也不回來看看?”
“湘湘在外頭該找到對象了吧?怎麼沒帶回來?”
“湘湘,這麼多年是不是在外頭發了大財?”
回家屬樓的一路上多的是人想同陶湘搭話,他們打量完她身上昂貴精致的穿戴,每個人眼中都透露出濃濃的豔羨好奇。
陶湘已經不記得他們了,頂多在婆嬸裡見到幾個熟麵孔,麵對問詢她並不答話,隻偶爾頷首,笑意矜持又淡漠。
周圍的人卻並不覺得她冷若冰霜,反而更熱情了幾分,簇擁著她來到二樓陶家門前。
陶家屋門大開,裡頭是個麵生的十來歲小媳婦正在門口烹飪晚食,一見到門口站著的陶湘,那女人怯懦地握住勺子直起身來,滿臉疑惑躊躇。
“光榮家的,這是你夫姐陶湘!”有人幫著陶光榮媳婦宋草介紹道。
而麵對陶湘時,他們的話更多了起來:“這是陶光榮從農村討來的媳婦宋草,嫁進來剛滿一年……”
陶湘對著宋草笑意和煦地點了點頭,她知道宋草,在書信裡。
大陸與香港通訊不易,頭幾年陶湘和陶家的聯係幾乎完全斷開,直到近幾年才聯係上。
年前一封由陶家叔嬸寄來的家信中就提到過他們幫陶光榮娶了一個鄉下媳婦,雖然膽小木訥家境貧寒,但為人老實,慣不會捉奸耍滑,想來就是眼前這位。
宋草也顯然知道陶湘,她有些驚又有些喜,喚了陶湘一聲:“姐,快進來坐……俺去喊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