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九坡村,一座山村,群山環繞,山清水秀。
傳說這片大山的深處埋葬了一位大將軍,大將軍被埋葬時缺了首級,其驍勇部從用黃金打造了一顆腦袋為其湊了個全屍下葬,埋藏地是一個叫“九嶺十三坡”的地方。
茫茫大山不知有多少嶺,更有無數的坡,後人也搞不清“九嶺十三坡”究竟是指哪個位置。
村後的山路上,阿士衡背著竹筐書簍子前行,一身洗得發白的衣裳難掩其清朗書卷氣,高挑個,麵目英俊,皮膚白淨,是個讀書人該有的樣子。
他算是整個九坡村最有出息的讀書人,也是本屆鄉試中舉的舉人,此行正是要赴京趕考。
出發前,他要先進一趟山。
離九坡村五六裡路的後山深處,有一座早已香火凋零的道觀,名為玲瓏觀。
他要去找玲瓏觀的觀主。
山路崎嶇難行,阿士衡走走停停,眺望蒼茫山海,臉色紅白不定,氣喘抹汗歇腳,身上的背簍卻不肯離身。
隻因背簍裡藏著一件重要物品,一件世人難以想象的重要之物。
他父親生前傳給他時曾秘密告知,此物非同小可,說是與神仙有關!
趕到蒼翠掩映的玲瓏觀時,已是中午時分,阿士衡還在道觀外坡下的台階上攀爬便聽到一陣“砰砰咣”的打鬥動靜。
什麼情況?他趕緊一口作氣爬上去看究竟。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道觀裡的一座頗具特色的黑色鐵塔,然後便是白幡遺跡仍在的玲瓏觀。
玲瓏觀老觀主在三個月前仙逝了,道觀似乎沒了主心骨,門下弟子舉喪後,掛白的東西遺留了幾個月都沒人撤,牆頭屋瓦上長草了也沒人管,道觀破敗散夥前的征兆很明顯。
登上道觀門庭外的坪地,阿士衡兩眼瞪大了幾分,隻見三名鼻青臉腫的道人倒在地上掙紮,還有一名紮著馬尾辮的年輕道人腳踩一名道人,正在對腳下道兄強行搜身,搜出了錢財便往自己懷裡塞。
青苔處處的道觀大門口有一副對聯:
世間繁華無我。
山中歲月無雙。
對聯中的兩個無字道儘了修行中人的得與失,對比道觀門口搶劫的一幕,阿士衡一臉無語。
眼前的年輕道人名叫庾慶,正是玲瓏觀的新任觀主,也是他的發兩人年紀相仿。
他拒絕了村裡人的護送,特意來找庾慶,是因為暗中和庾慶約好了,庾慶這次是要瞞著其他人一路護送他進京的。相對來說,庾慶是練武之人,護送能力不是村民能比的,在這亂世能多幾分安全。
誰知約好的時間過了,左等右等了半上午也不見庾慶下山會麵,難道那廝竟忘了如此重要之事不成?不知怎麼回事,隻好親自找來,現在終於明白了,玲瓏觀在鬨內訌,在同門相殘!
被打倒在地的三名道人他也熟悉,都是庾慶的親師兄,年紀最大的一位已經五十多歲,最小的也快四十了。
老觀主就剩這麼四個弟子。
庾慶這廝一人竟能打贏自己的三位師兄?
若非親眼所見,阿士衡不敢相信,憑他和庾慶的關係,他之前竟一點都不知道庾慶有這實力。
之前搞不懂老觀主為什麼會把觀主之位傳給庾慶,無論年紀還是資曆庾慶都不夠格的,人也不是老成持重的,現在他似乎明白了點什麼,老觀主選了一個最能打的弟子繼承衣缽不成?
錢財到手,庾慶偏頭一看,見到阿士衡來了,臉上凶神惡煞般的表情消失,裂出一口白牙嘿嘿一樂,還是頗顯英氣的,眉宇間也有久居山野的靈性,舉手投足間則帶有幾分野性。
嘴上蓄的稚嫩胡須有些紮眼,認識他的都知道,他以前不留胡子的。
腳從師兄身上挪開了,庾慶走到道觀門庭下的台階旁拎了包裹,提劍一穿,單手挑在了肩頭,無視三位師兄的痛苦哼哼,大步而過,拽上驚疑不定的阿士衡直接拖走。
最年長的那位師兄緩過了勁,半爬起朝著離去的身影怒吼,“庾慶!你為一己私欲,竟公然搶劫同門師兄錢財,不配為玲瓏觀掌門,不配為玲瓏觀弟子,小師叔回來必不饒你!”語氣中有無儘悲憤之意,顫抖的胡須上有血跡。
老觀主還有一名師弟,是老觀主師叔的弟子,庾慶師兄弟幾個都稱其為小師叔,長期雲遊在外,很少回來。
如今的玲瓏觀就這五個道人,確實是香火凋零的不行,也沒辦法,本就是要絕種的行當,這裡還能有一座道觀已經是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