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娘娘要是接手二皇子也是可得的。”方嬤嬤還是覺得有個皇子更好。雖然先帝的嬪妃裡過的舒服的都是有女兒的貴太嬪, 但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還是深入骨髓:“皇後娘娘仁慈, 想必不會在這方麵為難娘娘。”
“皇後娘娘仁慈又有什麼用,最後做主的還不是陛下。”戚賢妃並不執著於要個兒子, 畢竟幾個太妃的前車之鑒在那兒擺著。事實證明有兒子也不一定過得多好, 沒看見被和孝長公主接出宮的季貴太嬪過得有多舒服?位分比她高的淑太妃和德太妃還不得看著宮裡人的眼色過活,還要擔心被困在封地的兒子哪天惹了今上的眼,免得死得不明不白。
“況且本宮就算得了二皇子, 旁邊還有個順嬪在那兒杵著。等二皇子成婚開府了,到底是孝敬本宮這個養母還是順嬪那個生母?彆辛苦一場卻為他人做了嫁衣。”戚賢妃握著二公主的手在打了格子的宣紙上臨摹著大家的書法:“嬤嬤以為陛下為何要讓本宮跟皇後一起照顧二皇子?表麵是抬舉,實際還是為了個給皇後找個擋災的。”
“娘娘這話又是何意?”
“陛下不想讓二皇子占了半個嫡子的名份, 又害怕皇後一個人照顧二皇子出了岔子,所以才拉上本宮做靶子。”戚賢妃淡淡道:“你說二皇子要是有個三長兩短, 外人是會責怪膝下有兩子兩女且管著宮裡宮外大小事的皇後多些,還是本宮這個隻是二公主養母的賢妃多些?”
“這……”方嬤嬤一時語塞, 看著戚賢妃的眼神也帶了一絲不忍:“陛下這也太委屈娘娘了,合著滿宮都得給皇後娘娘讓道。”
“沒什麼委屈的。從龍之功,立儲之力。皇後娘娘賭贏了,本宮心服口服,對比其她人也不算輸得太狠。”戚賢妃微笑道:“況且本宮也不會白受委屈, 等出了國喪的第一次大封六宮,皇後娘娘必會升一升本宮的位分以示安撫, 不說貴妃,但至少是個淑妃。”
“母妃,兒臣寫完了。”二公主抬頭糯糯地說了一句, 惹得戚賢妃滿心慈愛地刮了刮她的鼻子,摟著她親香個不停。
“本宮隻要有二公主就行了,旁的事情不用多管。”戚賢妃想起一直在她跟前蹦躂的安婕妤,眼神暗了暗:“順嬪倒了也好,正巧給安婕妤讓個位子。讓她早日離了儲秀宮,省的在本宮這兒礙眼。”
“可安婕妤要是封了嬪位,那就更不可一世了,到時候……”
“到時候她也越不到本宮頭上。”戚賢妃第一次覺得蕭家和李家的女兒也有可用之處:“談資曆論家世,蕭貴嬪和李貴嬪一日不升位分,底下人就一日出不了頭。彆說是安婕妤,就是三年後大選進宮的隴右世家女子,也都是這個待遇。隻怕到時候頭疼的還是陛下,關本宮什麼事。”
方嬤嬤見戚賢妃有主意也不再多勸,而是給二公主收拾起東西。
“對了,方嬤嬤,趕明兒你替二公主給仁順皇後做麵經幡。不管怎麼說,仁順皇後也是二公主的嫡祖母,還是要儘心些才是。”戚賢妃突然想起一事道。
“是,奴婢定會辦得妥當。”方嬤嬤雖然困惑戚賢妃為何會關心一個死了不知多少年的先帝元後,但還是按戚賢妃的要求給安華殿送去替二公主做給仁順皇後的經幡。
林密妍給仁順皇後做法事一事給了前朝一個信號,一個徐家要複起的信號。
當初因為逆賊徐順安之事,在慈祖時期立下赫赫戰功的徐順達差點被挪了功臣閣的排位,就連無辜的仁順皇後都為證徐家清白而不得不於東宮自裁。
至於徐順達的家屬。
徐順安的妻兒全部處死,徐順達的兩子兩女裡,長子戰死,隻留下一個三歲的女兒隨母住回外祖符家,長女仁順皇後自裁,次女因為嫁入跟徐家情誼非凡的張家而幸免於難,但還是少不得閒言碎語。
至於徐順達的幼子徐淩,家中遭難時不過三歲稚齡,被奪了爵位和家產,一時間竟成了“鬼見愁”。
好在符家和張家義氣,為著外孫和孫子的名聲和未來,一直接濟到徐淩成年。
或許是家道中落苦心智,亦或是虎父無犬子。
成年後參加武考的徐淩到父親的舊地通州打拚,很快就展露頭角,再加上徐家的前任長媳出自隴右世家中軍功最盛的符家,所以頭頂“徐順達之子”名號的徐淩很快便引起當時被貶通州的今上的注意,將其收入麾下。
通州時期,林密妍曾按照今上的意思邀請徐淩及其夫人來王府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