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的語氣不太好, 宋姿和旁邊的高嬸對視了一眼,在邊上打圓場。
“李嬸彆生氣,你們好好說, 好好把事情解決了,我跟高嬸先回去。”
“是啊,你這樣哪能解決問題呢, 好好說, 啊。”高嬸不放心地勸了一句。
然後她順著宋姿的話站了起來, 兩人便打算要走,到底是李嬸的家事, 看這個樣子兩個人溝通起來也不會平靜, 沒準還得吵起來, 這種發生家庭矛盾的場麵不適合外人待在這裡, 容易讓事情變得更難以收場, 還是改天再過來玩比較好。
“不用走了高嬸, 嫂子,我著急出去, 娘我先走了。”
以李嬸的脾氣, 她很少這樣大聲嗬斥家裡人,李成軍雖然麵露難色,但還是堅持要走,說這話的時候甚至都沒敢看李嬸一眼, 話音還未落人就走到院子裡了, 要出去的決心十分堅定。
“我現在說話不管用了是吧,你要是出去……你不準走!”
李嬸還在氣頭上,說的話多少有點傷人的意思,好在宋姿在邊上拉了她一把, 那句話還是沒說出來,隻接了句沒什麼力度的不準走,聽起來不像發脾氣,更像是在挽留。
說話的功夫,李成軍已經快出了院子門,他回頭看了李嬸一眼,滿臉帶著歉意,“您放心,我沒遇到什麼困難,是我同學家裡的事,要不了幾天就能解決了,具體的等我回來再跟您細說。”
雖然具體發生了什麼他沒說,但也大概解釋了一句,宋姿不清楚他為什麼拖了這麼久才透露了這一星半點的消息,可是讓李嬸好生擔心了這麼多天。
見人都走遠了李嬸還在屋門口望著外麵,宋姿看了看她的臉色,察覺她氣得整個人都在發抖,趕緊拉著她坐下,高嬸及時倒了杯水放在她手邊。
“你呀,你兒子都說了沒遇到什麼難事,你就不要太擔心了,來先喝口水,光在這生氣也沒用啊。”
李嬸眉頭緊鎖,聽了高嬸的話喝了口水,生氣的對象已經出去了,對著宋姿兩個人也發不出脾氣,她緩過勁兒來之後倒是沒有剛才那麼生氣了,李嬸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語氣有些唏噓,“到底是長大了,什麼都不跟家裡說了。”
“照我看呀,李嬸您早就該放手不管了,您把孩子養這麼大,該是享清福的時候了,他們遇到什麼事就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可不好再來煩父母。”
宋姿這話說得俏皮,不想讓李嬸鑽牛角尖。
雖然是以開玩笑的口氣說出來的,但這話也代表她的內心想法,在她看來,特彆是男孩,從小就要培養獨立自主的習慣,能獨當一麵的時候也不需要過多乾涉,確保說話做事是正向的就可以了。
“是這麼個道理。”高嬸也很讚同,她是生養過孩子的,說起話來更有說服力,不像宋姿說什麼都像個理論王者。
“我兩個孩子都沒管什麼的,小時候餓不死就算不錯,成年之後我兒子參軍都是去了部隊才告訴我。”
“現在他都三十多了,這不活得好好的嘛,也沒缺胳膊少腿的。”
高嬸這話說得沒心沒肺的,她隻比李嬸兩三歲,但整個人看起來年輕很多,除了生活過得滋潤,沒受過什麼苦之外,跟她心態好也有點關係。
李嬸對自己這個老姐妹比較了解,知道她沒說假話,本來就被宋姿逗得心情輕鬆了一點,聞言更是直接笑了起來。
“高嬸的兒子已經三十多了嗎?完全看不出來啊。”宋姿見狀再接再厲,引著話題往其他方向走,“我還以為跟我家青柏差不多大。”
這麼看的話,她們三家的男人,高嬸的兒子是年紀最大的,高青柏今年滿二十九排第二,李嬸的兒子李成軍反而是最小的一個,大學都還沒畢業。
“我結婚早,十七八的時候就嫁給我家老高了,結婚第二年生下了我兒子,我女兒倒是跟成軍年紀差不多大。”
高嬸的女兒不在這邊,這邊隻有高嬸夫妻倆還有她兒子夫妻倆,住在一塊兒,房子比宋姿她們的要大一些。
以高嬸的經曆,放在言情小說裡妥妥的爽文女主,家庭條件好,結婚後夫妻關係也不錯,上次在醫院遇到她兒媳婦,也是個性格好的人。
“你說的這些我心裡都清楚,隻是我跟老李是吃過苦的,有時候就想著什麼都幫孩子照顧到,能讓他過得順遂一點。”
李嬸的心理大概是大多數家長的想法,都是做父母的一片苦心,也不能說有什麼錯。
她隻有李成軍這一個孩子,按年齡推斷,接近三十才生的他,就算放到現代都算晚育了,更彆說這個年代,就算不在農村那樣的環境中,李嬸恐怕也沒少聽到風言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