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來回需要不短的時間, 宋姿把信寄出去之後就沒再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麵,她又翻出自己整理的各科資料看了一遍,確認過沒有漏掉什麼知識點才把資料放到了樓下的櫃子裡, 到時候直接就能發給黃英她們。
宋姿的信寄出去沒兩天, 她在自家門縫裡收到了封信, 那封信用個普通的信封套著,宋姿還以為是編譯局那邊寄過來的,但是信封上的字跡卻不是宋姿熟悉的, 這讓她覺得疑惑。
裡麵的內容讓宋姿有些意想不到,這是一封道歉信, 大致意思是他的母親做了些不妥當的行為,他感到十分抱歉。
看到信的內容之後,宋姿對這封信的來曆有了些許猜測, 這封信的態度很誠懇,字裡行間透出來的都是歉疚,字寫的很漂亮,行文也流暢。
符合這件事情條件的, 就隻有之前舉報她的那個女人家, 她聽高嬸她們說起過那個女人有兩個兒子, 有一個已經十幾歲了,這封信應該就是他寫的。
對於那個女人,宋姿不打算原諒,但這個小孩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過,還態度很好地寫了道歉信,宋姿看著心情稍微好了一點,對那個女人也沒那麼在意了。
這隻是個小插曲,宋姿沒放在心上, 等黃英收到宋姿的來信時,已經離宋姿寫這封信過了五六天了,她跟張曼去鎮上買東西的時候順便拿回來的。
上次宋姿寫信過來問了關於學習的事,黃英本以為她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但是當時宋姿沒有提出具體的問題,黃英隻好回了封信問她,但那封信寄過去之後宋姿就沒再有回音了,所以她們到現在都不清楚宋姿當時問那個是想做什麼。
“宋姿來信了?”
張曼有些意外,上次她和黃英把信寄出去沒等來回信還糾結了好一陣子,甚至想過是不是那封信沒有寄到地方,男知青們則認為她的問題或許得到了解答,加上她們手裡拮據,也就沒再另外寫信過去問。
“嗯,”黃英也覺得意外,她們跟宋姿的聯係不是特彆頻繁,有時候每個月都聯絡,有時候好幾個月才通一次信,距離上次宋姿來信已經有六七個月了,“不知道她在信裡寫了什麼。”
見黃英有些期待,張曼的情緒也被調動了起來,興致勃勃地猜測了幾句,“我們跟她上次通信說到了學習,上上次她給我們寄了東西,你說會不會是又給我們寄吃的了?”
她們之所以能有多餘的錢花在長時間的寄信上,宋姿寄來的東西功不可沒,不但讓她們免於餓肚子,還極大改善了她們的夥食,張曼提著剛去供銷社買的雜麵有點開心,要不是宋姿時常接濟她們,張曼可舍不得買這些東西。
“那得跟她說說彆寄這麼多東西過來了,”比起張曼的簡單想法,黃英更擔心宋姿自己的生活,當初大家都在知青處的時候,宋姿瘦得皮包骨頭,她結婚之後倒是長了點肉,也不能想著她們照顧過她幾天就這麼熱心,“也不知道她自己家夠不夠吃。”
黃英一臉憂愁,屬實是想多了,宋姿就不是那種為了他人無私奉獻的大善人,不管什麼東西肯定都是緊著自己家先來的。
“也是,可得跟她說說,咱們有什麼吃什麼就好。”張曼也不是個沒心沒肺的,聽了黃英的話表示十分讚同。
兩人回到知青處,除了她們之外的男知青們都在院子裡,氣氛有些低沉,黃英兩人見狀沒了剛才的輕鬆。
“介紹信開不了嗎?”
恢複高考的事她們第二天就知道了,知青處的幾個人都不是閒得住的性子,每年發的糧食也不夠吃的,所以她們經常會去鎮上買東西,恢複高考的消息就是去鎮上的知青帶回來的。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她們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畢竟已經過了這麼多年,她們心裡的希望已經隻剩一點兒火苗,經不起重複的失望了,結果過了幾天大隊長也說起了這件事,這時候她們才意識到這件事情是真的。
確認這個消息當天,知青處的每一個人都在抹眼淚,就連年紀最長的男知青也沒忍住,偷偷地在廚房擦了擦眼睛。
她們實在太激動了,下鄉磨練的不僅是人的身體,還有人的意誌,她們在下鄉之前不說家境優越,但起碼是吃穿不愁的,家裡總有那麼一兩個人收入不低,這才能支撐她們讀書,可以說在下鄉之前從來沒這麼辛苦地乾過農活。
雖然平時都沒有放棄過學習,她們時常輪流出題一起想答案,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恢複,所以心裡那股勁其實是在慢慢消散的,乍然得知高考恢複,大家都有種做夢的感覺。
“能開。”年紀最大的男知青已經十來歲了,他難得的顯得有些沮喪。
既然能開介紹信他們為什麼還是愁眉苦臉的呢?黃英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