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待遇總歸是不一樣的, 如果換做彆人,大家夥頂多也隻是惋惜幾句,換成是楊知青, 大家夥的反應就實在多了。
村小學老師的選拔考試已經過去了,不可能重新舉行,更不可能把原本的老師撤掉, 大家心疼楊知青的方式是——送禮。
當然不可能送什麼煙酒糖茶, 這年頭誰都不富裕,大家送的是山裡的東西。
民兵們上山打獵清剿猛獸, 雖然打到的獵物都歸民兵,跟他們良山村沒關係,可山上沒了猛獸, 村裡人便可以上山去‘尋寶’了。
山核桃、山柿子、山楂、山棗、石榴……這些山果正是成熟的時候,如今的地裡也基本上沒活了,村裡除了小程家, 剩下的幾乎是拖家帶口的到山裡頭去尋寶。
摘山果隻是順手,畢竟這些東西不宜存放,大多數摘下來過不了幾天就會爛掉, 而且口感多數不怎麼樣, 山楂酸倒牙也就罷了, 山棗居然比山楂還要酸,石榴個頭太小,吃起來又麻煩, 山柿子味道倒是好,隻是這玩意兒不敢多吃,吃多了便鬨肚子……
比起摘山果,大家進山一般都帶著鋤頭和麻袋, 是用來割豬草、豬菜的,這才是大頭。
山上的野草、野菜到這會兒都已經老了,不適合人吃,但卻可以喂牲畜,一小部分割了拿回家裡喂雞吃,大部分則是上交給生產隊換公分,生產隊也不光養了十五頭豬,還養了一群羊,每天消耗的豬草、豬菜不算少,吃不完的還能曬乾了存下來留到冬天。
楊盼盼在家陸續收到了不少的山果和豬草、豬菜,這禮物不算厚重,可心意難得,她如果不收,好像瞧不上這禮一樣,可若是收了,也覺得不太好意思。
乾脆收禮的同時,再給人回一份禮。
如果過來送東西的是大人,那就回贈幾個包子,或是一碗炸丸子,亦或者是幾根油條,都是自家做的東西,和山果野菜一樣,不厚重但顯親近。
如果過來送東西的是小孩,那便回贈幾塊糖。
家裡養著兩隻小豬崽子,飯量不小,可從把小豬崽子接到家裡的那一天開始,還沒上山去挖過豬菜、豬草呢。
一開始是王大娘幾個人送來了新鮮的蔬豬菜和紅薯藤,後來等民兵清剿了山上的猛獸,全村四百多戶人家,有三百多戶給她們家送過山果和豬草。
有的拎一麻袋過來,也有的拿半筐子過來,兩隻小豬崽子怎麼可能吃得完,現在小院的地麵上和房頂上全都曬滿了豬草。
山果自家根本吃不過來,程溪索性把大部分山果放進了淘寶裡進行售賣,真正純天然綠色的水果,味道跟人工培育的沒法比,也就是能吃個稀罕。
不過,現代人吃東西不就是追求稀罕嘛,在吃食方麵,也更注重天然有機,還有什麼比山上野生的果子更天然有機的。
程溪並沒有把價格定得很高,一來是沒什麼成本,三來為了回饋粉絲。
作為一個沒有客服的淘寶店,作為一個十天半個月才上架一次的淘寶店,作為一個開張沒幾個月卻總是在缺貨的淘寶店,粉絲們真的是受苦了。
從開張到現在,收藏自家店鋪的客戶已經高達九千八,因為沒有客服的緣故,催補貨隻能在評論裡催。
上一次上架的一千多斤糧食,半天都賣光了。
最近這幾天,程溪每天晚上上新一次山果,每次都是將近百斤的量,第一天花了兩個多小時賣完,第三天半個小時,第三天十分鐘就搶光了。
店鋪的粉絲量更是一舉破萬。
程溪:“……”
已經不太敢看評論了,初評還好,內容正常,一般都是評價商品、物流和服務態度的,追評就不行了,清一色的都是要求補貨,上麵甚至還有爆粗口的。
自家店鋪的評分更是淘寶店鋪裡的奇葩:
商品四顆半星
物流五顆星
服務態度一顆半星
一個沒有客服的淘寶店鋪,還總是缺貨,服務態度能有一顆半星,都要感謝買家們手下留情了。
淘寶一天不消失,程溪就打算一直把這家店鋪開下去的,奈何手裡頭沒有貨源,搞不到貨。
一條河的野生魚蝦要供給一個店鋪,根本不可能,他從村裡買來的那點糧食就更不可能了,而且就算還能搞到糧食,他也不能做把七十年代的糧食販賣到2080年去的生意。
開什麼玩笑,2080年,都已經實現全麵脫貧了,早就已經沒有溫飽問題了,沒有吃不上飯的人,不像這個年代,很多人還在溫飽線上掙紮。
假如真的要正兒八經的做糧食生意,那也是把2080年的糧食賣到七十年代,而不是反過來。
現在的山果生意做不長久,隻能向粉絲們證明,這家店鋪還在經營中,老板並沒有跑路。
程溪不想落得和程海軍一樣的下場,在程海軍出事之後,他和大佬都已經暫停去縣城賣貨的生意了,淘寶店的貨源問題雖然急需解決,但現在他也隻能緩著來。
真想七八年快點到來,到時候擼起袖子敞開了乾,但離改革開放的日子越近,高考也就越近。
村小學開學後,程溪托王姐的門路把自家兒子送進了公社育紅班,僅有兩個老師,加上虎子也才三十三個小朋友的育紅班,而且不管中飯,也不留午睡。
這就意味著程溪早上把小孩送到育紅班,中午就得把人接到供銷社去吃飯,等到下午育紅班老師上班,再把小孩子送過去。
關鍵的是育紅班和供銷社的上下班時間並不是完全重合的,供銷社中午隻有一個半小時的吃飯時間,但育紅班卻有兩個小時,程溪不得不占用上班的時間去送小孩。
感謝杜士任,感謝王姐和小劉,頂頭上司寬容,同事友好,換做在彆的地方上班,程溪怕是都要被扣工資了。
當然,程溪並不是供銷社的個例,杜士任上班時間隨心,王姐也會經常因為接送孩子上班遲到,供銷社員工唯一守規矩的員工隻有劉成這個小夥子。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程溪最近帶孩子來供銷社的緣故,王姐突然操心起了小劉的終身大事。
“咱們供銷社可就你一個單身的了,小劉你彆整天光顧著看書,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看小程,才比你大三歲,孩子都快四歲了,你得抓緊時間,不然好姑娘都被彆人搶走了,喜歡什麼樣的跟王姐說說?”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除去杜士任,供銷社的三個員工有兩個現在都快成書呆子了。
她的櫃台在最中間,左邊是小劉,右邊是小程,平時都是各乾各的,她納她的鞋底、聊她的天,小劉和小程各看各的書,雖然悶了點,但她還能湊合。
可最近不行了,小程看書越來越上頭,以前還是自己看,現在找上小劉了,兩個人湊在一塊討論,今天小程給小劉送本書,明天小劉給小程送本書。
當了這麼長時間的同事,她還是頭一次聽見小劉說這麼多話,隻是不太能聽懂,聽了還有些犯困而已。
這麼下去哪還得了,她們這是供銷社,又不是學校,她上學的時候,都沒見過哪個同學像她這兩個同事這樣好學。
關鍵是這兩個人嚴重影響到了她的睡眠質量,白天總打盹,晚上睡不著。
為了拯救她的睡眠,王姐給小程介紹的育紅班不包午飯、不安排午睡,比公社的另一家育紅班學費便宜了一半,既給小程省了錢,還想著能讓孩子給小程降降學習的癮。
哪成想這一招不光沒用,小程的兒子,還不到四歲的小家夥,居然已經開始學寫字、學算術了。
每天中午背著小書包被小程接過來,還不如櫃台高的小娃娃,把本子放在座椅上一筆一劃的學寫字。
王姐心很累,小程這邊走不通,那就隻能找小劉了,年輕人有了對象,那還不整天想著怎麼約會,她又是媒人,小劉再不愛說話,到時候也少不了要向她討教。
劉成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眼鏡,微微一愣,才反應過來王姐的意思,紅著臉道:“王姐要給我介紹對象?”
瞧瞧,她這回算是摸準脈了,書呆子也不是完全清心寡欲嘛。
“我雖然沒給人做過媒,但是認識的人多,這公社裡適齡的小姑娘我都知道,她們家裡的情況我也都清楚,說說你找對象的要求,是要好看的,還是要性子好的,對女方工作有沒有要求?”
劉成仔細想了想:“喜歡學習的,能跟我討論問題的,如果長得還好看,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