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在被朱琳碎碎叨叨的教育。
這陣子母豬已經到了預產期了,張明也不敢鬆懈了,幾乎是無時無刻不盯著她們。生怕出來點問題,讓自己的回城夢破碎。
朱琳沒事兒也往這邊跑,她把自己定義為蘇青玉的眼睛,在蘇青玉忙著學校的事兒的時候,她就幫著蘇青玉在加米廠和養豬場兩邊跑。盯著大夥兒工作,活脫脫的一個監工。當然,監工重點還是在養豬場這邊。按著她的說法,是為了幫助蘇青玉盯著張明的。免得這種思想覺悟不高的人養不好豬,到時候損壞了大隊的利益,破壞了蘇青玉的工作計劃。
見著哪裡不好,她就要批評一下張明。把張明煩死了,越發慶幸自己當初被耍了,要是真的吃上這碗軟飯,他真的要憋屈死了。這碗飯真不如他爸媽的飯好吃。
見蘇青玉來了,朱琳高興,張明也鬆了口氣。
蘇青玉笑著給他們介紹了新來的人。
“吳華同誌就不用介紹了,我們隊裡的老知青了。這三位是從其他大隊調過來的養豬人才。”
三名知青臉紅了紅。
蘇青玉給他們年分彆介紹了名字。
然後又介紹了張明,“我們隊裡的養豬技術骨乾,特彆是對於照顧母豬方麵很有經驗。你們要互相交流學習。共同探討養豬這門學問。”
張明:“……”
三人趕緊和張明握手。嘴裡熱情的喊著“張場長。”
張明聽到這稱呼,一下子就飄起來了。
在蘇家屯還沒人這麼喊他。兩個來做工的,一個是大隊長的媳婦,一個是隊裡乾部的媳婦,人家不習慣喊他場長,而是都喊他張明同誌。
這會兒,張明才算是感受到了作為領導的心情。他一副領導派頭道,“歡迎你們的加入。希望以後我們一起將工作做好,為隊裡養好豬。”
然後裝模作樣的給他們安排了工作,讓劉巧巧和陳小紅帶他們去熟悉環境。
看著他們走了,蘇青玉笑著道,“張明,你也看到了吧,你比他們多了優勢,哪怕他們比你早走一步,也比你落後了。這就是付出多少,回報多少。”
張明認真道,“我是肯定會努力的。但是蘇廠長,這位朱琳同誌,你能不能不要讓她總是過來,她這樣會影響大家的工作。”
朱琳道,“我那是監督你。你的思想覺悟不行,萬一犯錯怎麼辦?”
蘇青玉笑了笑,“朱琳啊,你要是喜歡這邊,要不我給你調過來,一直在這邊當監工?”
張明臉色頓時變了,眼睛都瞪向朱琳。
朱琳也瞪圓了眼睛,連忙擺手,“彆彆彆,青玉姐你就彆這樣安排了,我再也不來了。”
蘇青玉道,“那也行,我知道你最近是太閒了,要不這樣吧,你還是跟著我身邊。”
“那我不就成校長助理了嗎?”朱琳美滋滋道。
“那也行。”蘇青玉微微一笑。助理可不好當的。
合格秘書,那都是需要經過嚴格調教的。
獸醫們雖然安排好了,不過蘇青玉也沒放鬆,幾乎每天都要去看看,也從劉巧巧這邊知道沒個人的工作態度。
好在幾個知青都不是偷懶耍滑的人,都還挺用心的。
按照劉巧巧說的,感覺比隊裡年輕人還要踏實。
也許是因為蘇家屯大隊這邊照顧的很妥當,加上母豬身體本身就好。這次預產期來的時候,竟然十分順利。而且預產期還提前了一個星期。
晚上有動靜的時候,大隊這邊職業的獸醫就來蘇家這邊敲大門了。
蘇衛國披著衣服就往外跑,蘇青玉聽著動靜也出去了。
這次晚上有動靜的是兩頭母豬。
一前一後的也不過半個小時。第一頭發作的時候,有人來喊蘇青玉他們,等蘇青玉他們到了養豬廠的時候,第二頭也發作了。
蘇衛國急的滿頭大汗,“咋辦啊,我這心裡就特彆緊張,當初你嫂子生娃我都沒這樣。”
劉巧巧在邊上聽了,頓時給了他一個白眼。
蘇青玉直接罵了他一句渣男。
蘇衛國:“……啥意思?”
“沒啥,好話。”蘇青玉麵不改色道,然後又道,“那你就想象裡麵是你的娃,你可能就不緊張了。”
蘇衛國:“……”
劉巧巧道,“衛國,你這好歹也是個大隊長,有啥好緊張的?多大點事兒啊。”
蘇衛國就不樂意了,被青玉教訓就算了,被媳婦教訓算啥啊。那顯得他太沒麵子了,“這裡輪得到你說話嗎?”
劉巧巧如今也是有工作的人了,蘇家也是青玉做主了,她也不那麼怕蘇衛國了,還學會還嘴了,“我是這裡工作的人,我咋不能說話了?彆打擾我工作。”說完就去幫著倒熱水了。
“……”
被這麼一鬨,蘇衛國就忘了緊張那回事兒了。他就覺得自己這當了大隊長之後,好像這家裡地位還更低了。
很不對勁兒。
蘇青玉也沒理這兩口子,自己去盯著正在生產的母豬。
“生了生了,第一頭小豬仔生了。”幫著一起接生的獸醫李小霞高興的喊了起來。
這第一頭生出來了,後麵就很順利了。
母豬發作的時間是在淩晨一點,一直生到三點半,才生完。
讓蘇青玉高興的是,這兩頭母豬不止生產順利,沒出現難產現象,而且都還是高產母豬,都生了十二頭小豬仔。
這一下子蘇家屯就多了二十四頭小豬仔了。
她心裡對張明他爸張大虎同誌感激不已。這位大叔真是實在人,眼光毒辣,選的母豬果然是高產豬啊。
為了表示感謝,她決定以後多幫著管教張明。
還在辛辛苦苦處理小豬仔的張明突然背後寒了一下。
看著那些粉粉的小豬仔,蘇衛國激動的差點哭了。
這可都是隊裡的財產啊。總算是給隊裡的社員們有交代了。
他難得的豪情萬丈,大大方方一回了,“好好好,這可真是隊裡的大好事啊。這幾天大夥兒都辛苦了,我讓食堂加肉,你們好好吃。補補身體。”又學著蘇青玉說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
養豬場的幾人聽了心裡舒坦極了。
特彆是從外隊過來的三人,更是覺得自己走了大運,來了這蘇家屯,這隊長看著也靠譜,以後這日子也不會差。
天一亮,小豬仔出生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蘇家屯大隊了。
那些交了買豬仔的錢的社員們一窩蜂的都來養豬場這邊了。
要不是蘇青玉讓人給攔著了,他們都恨不得衝進豬窩裡麵去看自家寶貝了。
隻能隔著圍牆看看,看著自家小豬崽子在安安心心的吃奶,各個都笑的一臉褶子。
“好啊,這崽子一看就好,壯實,好養。這一年得長不少肉。”
“啥時候能出窩啊,咋選啊,是不是能提前選好?”
“咱能不能提前喂,我擔心靠養豬場這邊靠不上,萬一我家豬仔沒養好咋辦?”
第一次養豬的社員們滿心期待又憂心忡忡。
蘇青玉道,“都不著急,回頭我給豬仔編個號。你們到時候自己選。大夥兒也看到了吧,咱自己隊裡養豬仔就是好處多,這要是在縣裡去,那都是要按斤兩稱的。咱隊裡就不一樣了,小豬仔是自己產的,每一頭豬仔你們隻給了二十塊,就算這豬仔超出的重量,咱也是不會再多收錢的。”
聽到蘇青玉這話,大家更高興了。
“真的不會多收錢?”
蘇青玉道,“不會不會。除非是想要養母豬的,那是要加錢的,重量方麵就不會計較的。”
“真好啊,還是咱自己隊裡養豬好。青玉,你當初真是想的周到。”
“青玉辦事就是好。”
“……”
大夥兒都真情實感的誇讚道。這可是給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了。
蘇青玉謙虛道,“都是大隊的支持。大隊乾部們的共同努力。”
話是這麼說,可這事兒誰辦成的,大家都明白。嘴裡還是客氣的迎合兩句,“咱大隊確實辦了好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十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