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雯慧同意後跟政委見了麵, 就學校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相關手續已經在辦理,教室也安排了,既然選了你來當校長, 這個學校就交給你,我是非常放心的。”
“政委, 我自己都不放心自己呢,您倒對我挺信任的。”
政委笑道,“那是當然,‘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這跟兵法是一樣的。”
當然,政委的決定並不是突如其來,毫無緣由,是基於對蘇雯慧有一定的了解後做出的決定。
回去後蘇雯慧就統計了家屬院所有孩子的信息,幼稚園年齡段五人, 小學年齡段八人,初中年齡段兩人,這是現階段人數,目測會隨著隨軍家屬戶數的增加而增加。
教室安排在圍牆邊的幾間平房裡,那裡原本是用來做倉庫用的,現在政委已經讓士兵們過來整理好,連課桌、黑板都安上了。
招聘的工作也交給了蘇雯慧,她估算了一下, 幼稚園一個老師足夠, 小學得兩個, 還得是有教學經驗、什麼課都能應付的那一種。
在報上登了招聘信息後, 幾天內麵試了十多個, 定下了一位三十多歲的幼稚園老師,還有一位在縣城教過學,因為丈夫工作變動而辭職的中年女性,語文、數學都能教,蘇雯慧看了她之前的教案,厚厚兩大本,每一課、每一個知識點都做了詳細的講解。
她當時問對方,“朱老師,我對您本人的能力非常滿意,但咱們學校在郊區,您有家庭需要照顧,時間和地點上會不會有疑問?”
朱老師溫和的笑著說,“我可以坐最早班的公交過來,至於家庭,老公和孩子都不需要我操心,在家歇了這麼久太難受了,我還是希望能從事自己一直熱愛的工作。”
為了這句“熱愛”,蘇雯慧果斷錄用了她。
現在的小學有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朱老師語文、數學都能勝任,剩下的就是音樂、美術及體育這些專業領域的課程了,要把三者統一起來有些困難,至於蘇雯慧自己,學過繪畫,中年的時候也學過一陣子古箏,但還達不到能係統教學的地步。
正在蘇雯慧一籌莫展的時候,楊瑩給她介紹了一個人。
“我娘家嫂子的外甥女,學過鋼琴跟繪畫,高考報誌願報錯了,學了個什麼土木專業,畢業了分在測繪院,她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可好工作不容易找,一直就這麼拖著,要不我問問她願不願意來咱們這當老師?”
楊瑩的兒子小峰再過一年就能上小學了,要是家裡親戚過來當老師,對自家孩子肯定要更照顧一些,當然主要的目的還是幫學校解決招聘問題。
這個年代師範生畢業後是包分配的,但學校是部隊臨時決定建的,師範學院的畢業生早就分配結束,因此才要麵向社會招聘。
“好啊,那就讓她來麵試,隻要能達到教學生的要求就行,政委說了,以後咱們部隊的附屬學校還要擴大規模呢。”
等九十年代普及編製後,老師可是一份非常吃香的職業。
事實上,楊瑩的介紹特彆靠譜,小姑娘過來麵試時,蘇雯慧第一眼就很喜歡,圓圓臉很可愛,眼睛也分外清澈,鋼琴、繪畫水平都不錯,雖然性格有些內向,但通過鍛煉是可以進步的。
“嚴霞小同誌,我非常喜歡你,覺得你很符合我們學校的要求,那你本人是否有意向來我們八一小學任教呢?”
嚴霞小臉微紅,聽了蘇雯慧的話忙不急的點頭。
“校長,我願意的。”
蘇雯慧被她的稱呼逗樂了,笑著說,“那就歡迎你的加入,還有一周就開學了,你現在的工作能解決嗎?”
“可以的,一定不會耽誤開學的時間。”
蘇雯慧點頭,“好,那我們就開學見,期間有任何問題隨時跟我聯係。”
這樣,音樂、美術課的教師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體育課,蘇雯慧思考後決定不再糾結,部隊裡能缺體育老師?不管是耳濡目染還是請政委安排一位戰士來代課都是可行的。
果然,政委認可了她的意見。
“你這個想法很好,咱們軍人的孩子不存在體育方麵的問題,乾脆以後讓孩子們跟著戰士們一起出操,‘教育要從娃娃們抓起’嘛。”
蘇雯慧主管行政,自然少不了各類行政會議,開學前去市裡聆聽了幾次教育局領導們的工作指示,九月一號這一天正式開課。
就像李翰東當初說的那樣,管理學校的事務並沒有占用她過多的時間,生活規律又充實。
這天蘇雯慧從市裡開了會回來,傳達了一件事,“為了歡度國慶,每個學校都要準備愛國題材的節目在市劇院彙演,咱們八一小學也要參加。”
學校小歸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哪怕小學部師生加一起隻有十人。
音樂老師嚴霞率先發表了意見,“最近孩子們在學《團結就是力量》,要不咱們來個小合唱吧?”
朱老師提議說,“活著排練一個詩歌朗誦也行。”
蘇雯慧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唱歌、詩朗誦或者舞蹈,其他學校的節目大概率是這三樣中的一個,我想給咱們學校排點不一樣的。”
她在文娛屆工作了一輩子,一個節目根本難不住她,而且她就是做文字工作的,當晚回去就開始寫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