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師叔的誇讚, 鬱蘇蘇有些不好意思,“你有想好那個學校麼?”大叔閒聊的談起鬱蘇蘇深造的學業。
鬱蘇蘇搖搖頭,“還沒想好, 還是會優先考慮團隊的。”
大叔整理一下領口, “咱們這個專業, 全世界最頂尖的學校是普林斯頓,但申請很難,如果你有能力的話, 或許可以考慮一下,師兄就是這個學校讀博回來任教的, 他可是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教授。”
鬱蘇蘇思考了一下,“還是有些難度的, 到時候再說吧,現在我們行程太多了。”
大叔欣慰的感歎:“還是上升期的藝人呢,你的成就已經讓很多人遙不可及了。”大叔玩味一笑, “你老師還搜過你的舞台呢, 小敏還說她爸在家放你的歌,哈哈哈。”
“omo,老師平時還很嚴肅的,完全不知道私下的樣子。”鬱蘇蘇著實驚訝。
“平時你送的那些禮物,他喜歡的不得了, 他要是真的嚴格,就不能放任你參加這麼多活動了。”
“我在活動中也對老師講的內容,多了不少的感觸。”鬱蘇蘇真的很佩服自己教授。
“之前我們研究過明星與粉絲之間的關係,做了不少調研,都是從粉絲角度去調查的,你這是新角度, 我也不跟你客氣,有時間幫忙研究研究從藝人的角度看待粉絲群體。”大叔笑眯眯的拐鬱蘇蘇上船,他是真的很欣賞鬱蘇蘇的敏銳與思維的靈活。
鬱蘇蘇對於學術上的事一向求知若渴,更何況這也是她關心的課題,跟大叔交換了聯係方式,為之後鬱蘇蘇身邊的藝人朋友苦不堪言留下伏筆,以及在官咖發鏈接,讓粉絲做調查問卷完成作業的愛豆是初次見吧!
節目重新開始拍攝,申冬燁完成串場詞,各就各位,繼續剛才的話題,“我們現在長大成人之後,會保留一些童年的習慣。”
敦尼接著補充,“像常說的童年陰影,怕黑的人長大了依然怕黑,小時候因為摸過熱水壺,我到現在都不會輕易去摸水壺。”
敦尼不愧是多年的綜藝主持人,很擅長活躍氣氛,白汝苒也講到自己小時候的糗事,“小時候爬樹,越怕越高,然後從上麵跳下來。”大家表示驚嚇,那很危險,“是的,躺了一個月,骨裂,從那以後就不敢跳樹了。”
【苒姐,,不愧是你。】
【我以為是以後不敢爬樹了呢,好家夥。】
【苒姐:小樣,一棵樹還征服不了麼。】
到了鬱蘇蘇的主場,解釋為什麼童年的事情會影響到成人的情緒,“剛出生時,我們隻具備幾種最基本的情感,喜怒哀懼等。幼年時,這些基本情感逐漸發展演變成更微妙、更複雜的行為模式,逐漸成為自我的核心,融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
蘇蘇繼續補充道:“正因為這樣,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具體的情形和場景因人而異,這與個人過往的經曆有關係。”
大叔觀察者總結:“個人認知的不同,下意識的反應是不同的。”
白汝苒很快反應過來,“比如說,麵對同樣的一件事,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壞。”
女演員劉藝娜想到了例子,舉例道:“我最近播出的劇裡就有這樣一段戲,受過家暴的婦女,在麵對丈夫抬起的手時,會下意識的防禦,而丈夫當時僅可能是想拿起她身邊的遙控器。”
敦尼大歎,“真的很可憐啊,因為妻子的認知裡就是丈夫會打她,這是潛意識對吧。”
觀察學者點頭,把話題重新引入到童年經曆上,“潛意識很龐大,而我們在無意識當中學習了很多知識經驗,我們的行為也會受到潛意識的影響。”
“弗洛伊德大家應該不陌生,他是最早的心理學家,他創辦的精神分析流派到現在都會影響現在的心理學研究,他的理論就包括童年經驗,在古典精神分析學派當中,童年經驗是最重要的理論,而在這個體係當中,弗洛伊德把它劃分成了五個階段。”
觀察學者為大家介紹精神分析流派,“包括後來的新精神分析流派也會把弗洛伊德的五個階段補充成為新的階段,比如說埃裡克森的從出生到臨終的八個階段。”
“精神分析流派的阿德勒的理論也涉及到了童年經驗以及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尤其是家庭順序對孩子的影響。”
敦尼語氣詞感歎,“呀,韓國的家庭多數都是兩個孩子或者以上的,出生順序對成長也有影響啊。”
“是的,老大要學會照顧弟弟妹妹,承擔起長子的責任,老小被照顧寵愛,而在中間的孩子總是被忽略的。”
“那個電視劇,請回答1988,就是這樣,德善。”男演員想到了例子。
【德善說的話,哭死了,為什麼是我,為什麼總是我。】
【爸爸說的也很感人,他也是第一次做父親,唉。】
【每年必刷的經典啊!我好愛這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