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演出結束, 後台統計,鬱蘇蘇獲得最高票數,眾人鼓掌慶祝, 鬱蘇蘇有些靦腆的接受了大家的鼓勵。
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鬱蘇蘇成功的給自己所在的小隊加了分。
接下來就是第二期比賽的曲目選擇,當鬱蘇蘇看到《上海灘》時,眼前一亮,這歌她最適合啊!又是粵語又是上海的!量身打造, 就它了。
李貝聽過鬱蘇蘇的選擇點點頭,“這歌估計沒人跟你搶,不是很好唱。”
“那挺好, 我就選擇它了。”鬱蘇蘇欣喜慶幸。
對麵小隊以為掌握了一大一小兩狐狸的戰術,興衝衝的要一雪前恥,今天勵誌要搶到自己想要的曲目,沒想到對麵今天想要的歌跟自己大多數都不相同,一邊慶幸一邊興致闌珊。
兩個小時以後,大家都定下了自己要的曲目, 今天的拍攝結束。時間已經接近淩晨, 大家都很疲憊,錄製了七八個小時,腰也受不住了。
結束拍攝, 鬱蘇蘇回到候機室讓工作室把身上的珠寶服飾帶走。大家打過招呼各自散場回到了酒店,鬱蘇蘇抓緊洗漱護膚睡覺, 明天晚上也有錄製。她需要養好充足的精神, 在鏡頭前不能有半點鬆懈。
瑩姐檢查完房間的安全措施,給蘇蘇關上房門,自己回到了另一邊的臥室休息。
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了鬱蘇蘇所在的酒店位置, 瑩姐帶著鬱蘇蘇回來的時候,就看到了挺多蹲守在酒店門口的粉絲。
車子直接從地下車庫到了貴賓專用電梯口,一行人避開了門外的粉絲,對於這些跟私生活的粉絲,也用不到禮貌相待。
畢竟剛剛從電視台離開的時候,鬱蘇蘇已經跟留守在電視台等她的粉絲們打過招呼讓她們拍攝照片了。
可能也是累了一天,這一晚上鬱蘇蘇睡得格外香甜。第二天早上醒來也懶洋洋的躺被窩裡不想動。
瑩姐聽到鬱蘇蘇醒來的聲音,敲敲門,推門進來,“起來吃點早飯。”
“好滴!”對於Mira來說早飯是必須要吃的,本來生活作息加上吃飯時間的不規律很容易得胃病,Mira活蹦亂跳這麼久,跟她們堅持吃早飯的習慣離不開。
想當初還在做練習生的時候,為了吃早飯遲到了練習,老師們也沒說過她們。鬱蘇蘇想一想,那時候的自己好囂張啊。
想想現在,emmm,好像更無法無天了,WN一直都很寵著Mira,可以說是有求必應,那時候公司就她們四個人,老師除了對專業知識嚴格要求之外,其他時候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散養她們了。
鬱蘇蘇琢磨琢磨就開始想姐姐們了,好在後天的拍攝結束,她就可以回首爾了。
歌手們也都清楚鬱蘇蘇不會全程拍攝,畢竟檔期問題很難控製。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大家還都很喜歡這個小姑娘的。
門口錄製的時候有很多粉絲在,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是玉米,看到這些歌手們也會應援表示支持,同小隊的歌手們更是得到了玉米們的親切問候,讓他們受寵若驚。
頭一次被這麼多彆人家粉絲熱情包圍,嘴巴一個比一個甜的恭維,歌手們也是覺得蠻新奇的,自然對鬱蘇蘇會照顧一些。
玉米們深藏功與名,我都對你好了,你不得好好對待我家崽兒?玉米們個個都是人精。
鬱蘇蘇選擇《上海灘》這首歌收錄於葉莉儀1980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上海灘》中。這首歌曲是1980年電視劇《上海灘》的主題曲,獲得了第三屆十大中文金曲獎。
鬱蘇蘇想自己的閱曆還太年輕,唱這首歌純是挑戰,在二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唱這首歌會表現出完全不同的感觸。
如何能改編這首歌讓大家感受那個年代的魅力與現代社會的平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鬱蘇蘇找到上次跟她一起改編商討的製作人,開門見山的說了自己的構思,兩個人嘗試了很多改編方法,鬱蘇蘇都覺得不滿意。
那種蕩氣回腸的刻骨柔情都沒有原曲表達的好,原曲的高低起伏,婉轉動聽,想要超越不容易。
這首歌可以說畫麵感極強。浪奔,浪流,腦海裡就浮現出黃浦江壯闊的景象,“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把大上海的風雲變幻刻畫得如在眼前。也很符合當年上海社會暗流湧動的曆史背景。
鬱蘇蘇想起爺爺帶幼時的自己走街串巷,去參觀那些過去的遺留舊址名勝古跡,看過那些列強的租界都無聲的昭示著這個城市的曆史歲月以及千瘡百孔的過去。
一定要唱好這首歌是鬱蘇蘇此時此刻的最大信念,單曲循環《上海灘》讓鬱蘇蘇每次聽的感悟都不儘相同,這人生百味也脫離不了喜怒哀樂這個範疇。
也許人生的本質其實就是這樣,再多的情緒,不外乎四個字,喜怒哀樂。再多的經曆,也不外乎四個字,悲歡離合,人這一生浮浮沉沉,有幾件事情是稱心如意的呢。
作為隊長,李貝溜溜達達慢悠悠的串門看看自己隊員們的進度,看著小家夥愁眉苦臉的坐在一邊有些好笑。
“怎麼樣?還行麼。”李貝走進來坐到沙發的另一邊。
“不太好。”鬱蘇蘇撓頭,把手裡的平板遞給李貝讓他聽一聽。
“加了弦樂?”李貝敏銳察覺,“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