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渡聽著奶奶樸素又充滿了大道理的話,鄭重其事的向老人家保證。
“奶奶,你放心。我是絕對不會昧著良心賺錢的。”
溫老太太麵色緩和,“行了,你心裡有數就行。”
“嗯。”溫渡跟著老太太往外走,“奶奶,要是山承包下來之後,咱們這幾天就得收拾收拾東西,往城裡去了。”
他也要早點兒回去盯著。
萬一出點兒什麼事兒,他不在跟前兒,趙建東肯定處理不好。
“你那邊是不是還有活兒沒乾完?”溫老太太是個多聰明的老太太。
她一下子就猜著孫子肯定有事兒。
溫渡也沒瞞著老太太如實說道:“我回來之前剛接了一個新工程,手下的人正在那邊兒乾活兒,我有點不太放心想回去盯著。”
“這兩天我就收拾收拾東西,咱們早點兒過去。”
什麼都能耽擱,孫子的事兒絕對不能耽擱。
溫老太太麻溜的收拾東西。
溫渡在旁邊搭把手,“很多東西就留在這兒,缺什麼東西咱們到那邊兒再買。我看了一下,爺爺留下的老宅子,跟咱們開店的那個宅子,一條街的距離。”
溫老太太說:“那還挺近的。”
“是不遠,溜溜達達走過去也就是五分鐘。”溫渡還是打算問問奶奶想要住在哪邊。
溫老太太想都不想的說:“我自己家有院子,憑啥要住到彆人家去?要是這兩處院子拿不回來就算了。現在院子拿回來了,咱們還不住放在那兒等著發黴腐爛嗎?”
溫渡被他奶奶堵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隻能點頭附和:“您說的對!”
村兒裡人辦事兒特彆效率。
可能是擔心溫渡會反悔,承包荒山的事兒都沒過夜就辦成了。
溫韶鈺把人送走都沒弄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咱們家怎麼還承包山了?”他們不是都要去城裡賺錢了嗎?
“閉上你的嘴,沒人把你當啞巴。”
溫韶鈺:“……”
簽字的人是他,他還沒有知情權了?
“行了,趕緊進屋,咱們家開個會。”
溫老太太來到自己屋,溫韶鈺和溫渡緊跟在後邊兒。
溫縈和律景之還在相互學習。
律景之如今已經學會了漢語拚音,而且還能用字典查字。
學習速度就跟複讀機似的。
教一遍就會。
溫縈肚子裡那點存貨早就被律景之給掏空了。
溫老太太他們進來之前,律景之還在問溫縈,“三三得幾?”
溫縈頭大。
她根本沒有學過九九乘法表,她怎麼能知道三三得幾呢?
早知道芝芝這麼聰明,她就不應該像芝芝炫耀哥哥教她的九九乘法表。
就在溫縈扛不住的時候,溫老太太他們進來了。
溫縈狠狠鬆了口氣。
“咱們家的人都在這兒了,有件事我要宣布一下。”
溫老太太講話還不是一口氣說完,而是故意頓了頓,給大家一個反應的時間。
她這也不是故意的,而是從小耳濡目染。
下意識就養成了這種習慣。
“咱們家這兩天就要搬到城裡去,往後基本上就不回來了。”
溫韶鈺格外興奮:“媽,以後我是不是就是城裡人了?”
溫老太太都懶得搭理他。
“走之前咱們家要張羅幾桌席麵。你爸去世之後,家裡邊兒全靠這些街坊鄰裡們照顧,我才能一個人把你們拉扯大。”
“應該的。”
溫渡沒意見。
上輩子他爸沒了,他奶奶也跟著去了。他人在外邊,都是村兒裡邊人幫襯著,把他奶奶和他爸的後事兒給辦了。
他狼狽回到家的時候,村裡的人家家戶戶都會給他一口飯吃。
後來他闖出名堂,才有機會回報村裡人。
可那都是很多年之後的事情。
這輩子他爸和他奶奶都還好好的活著,妹妹也回來了。村裡人的恩情不能忘,而且,這也不是
這一兩件事兒就能說清楚的。
“奶奶,我去外麵找找,買頭豬回來。到時候咱們殺一頭豬,請村裡的鄉親們吃一頓好的。”
溫渡現在雖然很缺錢,可不差請村裡人吃飯這點兒錢。
溫老太太聽到孫子的話十分滿意。
溫韶鈺一聽到說要殺一整頭豬,滿腦子裡想的就是有豬肉吃了還能吃到撐,哪裡會有什麼意見?
他恨不得舉雙手雙腳讚同。
溫縈也沒有意見,她扭頭跟律皓之說:“芝芝,你是不知道,我們這兒的殺豬菜真的特彆好吃。”
律景之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做殺豬菜。
在他們家的桌上隻吃一些西餐,彆說燉菜,就是炒菜都很少。
到爺爺那邊吃飯的時候雖然吃的是中餐,可是分量就那麼一點點。
看著就讓人沒胃口。
律景之更喜歡在溫家吃飯,讓他有一種家的感覺。
“真的嗎?”律景之一臉期待。
溫縈興奮地說:“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們就吃過啦。因為要分產到戶,村長把所有的豬肉都給殺了。家家戶戶分到不少豬肉,奶奶就給我們做的殺豬菜。那味道我到現在都記得。可真好吃呀!”
她說著都有點要流口水了。
溫韶鈺忽然湊過來說:“是的,殺豬菜特彆好吃。等過兩天咱們家殺豬的時候,芝芝你一定要多吃點兒。”
律景之:“……”
“買豬這個事兒小渡就不用管了,這事我來負責就行。”溫韶鈺乾彆的不行,乾扯淡的事兒那真的是特彆行。
溫渡正好有彆的事情要做,這件事情交給他爸來處理更好不過了。
“爸,你要是找好合適的豬,跟人家談好價格。到時候就找奶奶拿錢,讓人家把豬送過來就行。”溫渡說。
溫韶鈺:“我知道了,你不用擔心。”
到時候他肯定買一頭特彆肥的豬。
溫老太太看著兒子躍躍欲試的模樣,怎麼都覺得不靠譜。
“你買豬就買豬,彆給我買個老母豬回來,你要是敢買個老母豬回來,我就把你給剁了!”
溫韶鈺一機靈,忙虛心的向老太太請教。
“媽,您見多識廣,跟我說說買豬什麼樣的最好?”
溫老太太深吸一口氣,壓製著自己的暴脾氣,把如何挑選一頭豬詳細的說給兒子聽。
說完之後,溫老太太警告兒子:“這下你要是再給我買錯了……”
老太太的話都沒說完,溫韶鈺就打斷她的話說:“不會的,不會的,絕對不會的。媽,你要相信你兒子的辦事能力。”
豬沒買回來之前溫老太太這個心一直都提著。
等看到豬之後,她的心才放回去。
不得不說,兒子這回辦事兒還算靠譜。
溫家要辦席麵這事兒傳的沸沸揚揚的。
辦酒席前兩天就有人過來幫忙。
溫縈和律景之是最閒的。
因為家裡來了不少人,洗菜做飯的就聚在一起。
村裡邊的婦女坐在一起能乾啥?肯定是聊八卦。
這家長那家短。
溫縈偷偷地把小腦袋湊過去起,耳朵聽人家聊閒話。
“人家都說我三爺爺是個傻子。可我三爺爺是個有福氣的人。”
說話的婦女上了年紀,是隔壁的兒媳婦,叫李慧英。
“咋有福氣了?”另外一個媳婦兒好奇的問。
李慧英手腳麻利的摘菜,嘴巴可是半點不停。
“那個年代還挺亂的。我太爺爺家裡邊兒有錢,小兒子是個傻子。可他還給小兒子娶了一個好媳婦。媳婦給他生了兩個姑娘。這兩個姑娘
都嫁到外地去了。”
“然後呢?”
溫縈也想知道然後呢。
李慧英說:“你彆急,我這不是跟你說了嗎?”
“那你快點兒說。”
“我三爺爺雖說人是個傻子,可是打小就有人伺候著,沒吃過半點苦。後來日子變了,他就住在我爸他們家。那時候我們還小呢,啥也不懂事兒。就隻知道我三爺爺人挺好的,兜裡邊兒有糖,每次回來都往我們手裡塞點糖。”
“我三爺爺經常上山去找兔子。那時候山上有個很長的防空洞。我三爺爺進山裡邊兒總喜歡從防空洞裡走。”
“有一天他上山的時候,碰到一隻左搖右晃的狐狸。那狐狸滿身酒味。後邊還有兩個人追過來。我三爺爺一看就用自己的軍大衣把狐狸給蓋住了。後邊追上來那倆人就問我三爺爺,你看到一隻狐狸往哪邊兒跑了嗎?”
“剛好這個山洞是有個岔口兒的。我三爺爺就停在岔口這兒。他隨手指了一個岔口,說那狐狸往那邊跑了。”
“等那兩個人跑遠之後,我三爺爺就對那隻狐狸說,追你的那兩個人從另外一邊走了,你趕緊從這邊跑吧,彆讓他們把你給抓住了。”
李慧英還想說,結果一低頭發現旁邊還有個小腦袋。
“嘿,你這小丫頭還在這兒偷聽呢?”
溫縈也不臉紅,軟乎乎的一笑:“大娘你快點繼續往下說呀!”
她還想知道後邊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