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我已經買好了菜。”葉雪衍晃了晃手中的袋子展示給他看,笑著問:“你來賣帶子?家裡的帶子怎麼樣了?”
“完全好了,現在活力可足了。我打算按你的建議,把密度減下來,正好趁著這個季節帶子比較肥美先賣一點。”
葉雪衍問:“不做瑤柱嗎?”
葉雪衍那天開車經過他們村子時,看見路邊不少婦女在剖江珧曬瑤柱。
陳富鎮笑笑:“現在瑤柱賣不上價,收拾起來還要搭進去不少人工。這種普通大小的帶子,賣新鮮的比較劃算。”
葉雪衍聽他這麼說,調侃道:“那看來你生意不錯啊?”
陳富鎮哈哈笑:“還行,賣了這麼多年了,多少積攢了些顧客。”
兩人說話的時候,正好有顧客過來。
陳富鎮趕忙請葉雪衍先等一等,開口招待客人。
客人明顯跟陳富鎮很熟,買江珧的時候還說了幾句閒話,問陳富鎮今年什麼打算,種不種海帶、羊棲菜之類,或者養不養其他的魚蝦貝類。
葉雪衍對江珧很熟,知道一些養殖戶會將海帶、羊棲菜和江珧混養,增加收益。
至於其他的魚蝦貝類,他就不太清楚了。
他的海洋牧場已經批下來了,兩人聊這些,他還挺好奇,就站在原地旁聽,沒有離開。
聊了一會,這單生意做完,陳富鎮送走客人,轉頭重新和葉雪衍說話,順嘴介紹:“剛剛那哥們養扇貝的。”
“這裡還有養扇貝的?”
“有。養什麼的都有,扇貝、馬貝、文蛤、血蚶、泥螺——”陳富鎮伸出手指飛快盤點了一下,“我們這裡的海區條件好,養什麼都能養得活。”
葉雪衍心中一動:“那有養皺紋盤鮑的嗎?”
作為一名還沒打開本地市場的水產獸醫,葉雪衍對本地的情況還真不太清楚。
“有,怎麼沒有。就是本地不太適合養鮑魚,水溫有點高,活力不好,不是高手,一般不養鮑魚。”
、
說起熟悉的領域,陳富鎮的話就多了:“以前養鮑魚比較掙錢,現在鮑魚也泛濫了,經濟效益不好。我有個哥們,起早貪黑辛苦兩年,養出的十頭鮑才八十塊一斤。”
十頭鮑,也就是一司馬斤大概有十頭鮑魚,換算到市斤,一斤有九隻左右。
葉雪衍飛快在心裡過了一遍,好奇地問:“怎麼不養大一點再賣?”
“拖不起啊,餌料、器材什麼都要錢,他養了那麼久
,總得想辦法回點本。葉大夫,你想買鮑魚?我讓他留點靚貨給你。”
葉雪衍:“不是,我想養。你有認識賣鮑苗的嗎?他那鮑魚苗從哪買的?”
“那沒有。”陳富鎮連連擺手,提醒道,“鮑魚難養不掙錢,我們這裡養鮑魚的少,苗都要從外地發。你養鮑魚,還不如養點彆的,我們這裡的帶子就不錯。”
葉雪衍笑笑,沒接這個推銷。
彆人養不好鮑魚,不代表他也養不好。畢竟他是一條龍,多少有些優勢。
陳富鎮一看葉雪衍的臉色,就知道他沒聽進去,搖搖頭:“葉大夫你要真想養,不如先去考察一下。這裡養鮑魚真的不好養,我那哥們現在就想趕緊把手裡的大小鮑魚全出手,換點彆的。”
“他不養了?”
“不養了,越拖越虧,不如趁早賣掉回點本。”
陳富鎮看葉雪衍感興趣,開玩笑:“葉大夫你感興趣,要不要去看看,他那鮑魚已經養了一年多了,接著養下去,肯定比從鮑苗養容易。”
葉雪衍聽到這裡愣了一下:“還能這樣?”
“怎麼不能?”陳富鎮道,“有人還專門買半大的鮑魚、龍蝦之類的,專門養半年等過年的時候賣,一轉手,價格起碼翻三倍。”
葉雪衍笑:“成本也要翻一翻吧?”
陳富鎮嘿嘿一笑:“那就看個人的盤算了。”
葉雪衍看著他,心裡還真有些鬆動。
他之前想從苗開始養起,也是受思維定式的影響,壓根沒有想過其他選項。
其實他完全可以從中型鮑魚開始養,像其他人那樣養半年或一年半。
大鮑魚還不像鮑魚苗那麼脆弱,往海底一播,省得打理了。
最重要的是,經過這麼久的試驗,他發現,龍力對水產品質的提升比較明顯,他要是買一批鮑魚接著養,應該很快就能看到效果。
葉雪衍想到這裡,問陳富鎮:“那麻煩你幫我問問,能不能去你朋友那邊看看嗎?”
“小事。葉大夫你要真想看,我跟他說一聲,下午就能看。他家也不遠,就在連浦。”
“他家住在魚排上?”
“對。老漁民了。他是純正的疍家人,世代以海為生的。”
葉雪衍知道疍家人,這個詞表示這人家裡世代以水為生。
他來這裡駐紮也有一段時間了,也聽說過疍家人的消息,但還沒真正接觸過。
可能因為對方世代傳承,掌握的海洋知識比一般的水產獸醫豐富得多,基本不用和水產獸醫打交道。
葉雪衍來了興趣,對陳富鎮說道:“那麼麻煩你幫我牽個線。”
陳富鎮一口答應下來:“我先問問他,到時候再聯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