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紀明亭除了這三次婚姻之外,還有不少的風流韻事,被後世傳頌。
也是因為他私生活的混亂,所以後世對於他人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
畢竟詩作方便,確實留下不少浪漫的,讓人心生向往的詩句。
可是私生活方麵,也確實讓很多人不恥。
紀明亭的第一段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算是被迫安排著成婚了。
但是,身為紀家二少爺,他是有拒絕說不的權利的。
隻是他並沒有,哪怕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他還是順著家裡的意思成婚了,不僅如此,還生下了兩個孩子。
第二個孩子剛生下,還沒滿月呢,他就隨著時代的潮流,直接跟著船隻出海留洋。
當時,留洋是一種國內大趨勢,很多家世條件允許的人家,都會送家裡的孩子出去渡金,留洋一圈,學學西方文化,當當時代的弄潮兒。
紀明亭也未能免俗,跟著一起。
留洋四年回來,在原主以為,他可以安定下來,不管是接手家裡的各種生意,還是說出去工作,都算是擔起他身為一個成年男人的責任之時,紀明亭鬨著要離婚。
起因十分簡單,留洋的幾年時間裡,紀明亭認識了新時代女性,被新時代女性所吸引,又受新思想影響,覺得自己從前的婚姻,是封建餘毒,是不恥的,也是不被承認的。
所以,一回來便吵著鬨著要離婚。
紀明亭的第一任妻子宋儀芝,是一個極為傳統守舊的女人。
從小骨子裡就刻滿了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想法。
離婚,或者說是被休,對於她來說,無異於天塌了。
所以,宋儀芝在紀明亭第一次提出離婚的時候,選擇了上吊自殺。
好在被發現的及時,倒是並沒有成功。
親弟弟搞了這麼大的事情,原主身為一家之主,身為紀明亭的哥哥,自然是要去善後,去把事情解決了。
雖然不恥紀明亭的這種行為,但是對方鬨的厲害,又是自己的親弟弟。
人的心總是偏的,哪怕心裡不恥,覺得這樣不太對,特彆是宋儀芝在紀明亭出國的四年裡,操持家業,努力的教育兩個孩子,從來沒犯過錯。
可是原主最後還是站在了紀明亭這邊,出麵對著紀明亭和宋儀芝還有宋家談判。
最後也許是見紀明亭態度堅決,而且和那位留洋真愛的事情,又鬨的滿城風雨,宋家也不再堅持了,勸了宋儀芝回家。
宋儀芝是真正的傳統女性,她接受不了這樣的人生,雖然說自殺被救,但是心卻已經死了。
所以,離婚回家不久之後,便鬱鬱而終。
而紀明亭根本沒將這個當回事兒,很快就跟自己的留洋真愛,新時代女性陸錦妙舉辦了西式的洋婚禮。
這是紀明亭的第二段婚姻。
如果這一段婚姻能夠長久,原主心裡的愧疚可能還會少一些。
問題是,這一段鬨得滿城風雨,又帶著一點風花雪月色彩的婚姻也沒持續多久,三年之後,兩個人又離婚了。
原因其實也並不複雜,紀明亭時常混跡風月場所,用的是找靈感的由頭,但是實際上怎麼樣,誰又知道呢。
後世對於這段,還曾經有過很多小道消息和傳聞,甚至還生出了很多個版本,是關於他和風月場所女子之間的愛恨情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