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的未來不是夢(1 / 2)

濱江警事 卓牧閒 6850 字 10個月前

魚局回濱江去做真局長。

陳子坤、馬金濤、呂向平和劉鑫沛也走了,躉船上終於恢複了平靜,韓渝覺得這才是沿江派出所該有的樣子。

唯一讓他不敢相信甚至很難接受的是,所長那麼強壯的一個人,居然裹著厚厚的軍大衣,坐在椅子上站不起身,連右胳膊都抬不起來。

“徐所,疼的厲害?”

“還好。”

“有沒有吃藥。”

“風濕病、關節炎,老毛病,吃藥不管用,幫我點根煙。”

鐵打的漢子竟連煙都點不上,韓渝心裡很不是滋味兒。

李衛國放下從白龍港客運中心站借來的報紙,抬頭道:“什麼風濕病關節炎,明明是年輕時不注意身體,十幾歲就出來挑方、出河工,肯定是那會兒留下的病根兒。”

“可能吧。”

徐三野吸了兩口煙,無奈地說:“明天去人民醫院打封閉,胳膊打一針,腿上打一針,打完就不疼了。”

章明遠提醒道:“打封閉針,治標不治本。”

“能把標治住就可以了。”徐三野強撐著微微一笑,問道:“老李,有什麼新聞?”

“王記者寫的新聞,有好多。”

“他還敢蹦躂!”

“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台都刊播了他的新聞,他有什麼不敢的。這兩天市裡在開人代會,曹市長那麼忙還接受他采訪,這個新聞的標題也有點意思。”

“什麼標題?”

“強化輿論監督,打擊非法活動。”

聊到時事,章明遠也來了興致,捧起一份報紙笑道:“這有一個采訪省漁業指揮部總指揮的報道,人家說濱江人民廣播電台連續報道了市政府組織力量打擊非法捕撈、走私鰻魚苗的消息後,又在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解放日報等新聞單位轉載轉播,對我們江南省的查禁工作是一個很大支持。”

確實是一種支持!

如果沒有王記者的報道,光憑濱江漁政站那幾個人肯定查禁不了。

韓渝正暗暗感慨,徐三野追問道:“然後呢。”

老章念道:“農業部水產司、漁政局、漁政處的負責同誌紛紛發表講話,肯定了濱江市的做法。目前,全省已經緊急行動起來了。省水產局王長根副局長帶領有關同誌抵達江南沿岸一線。

中國漁政5127號執法船昨日抵達章家港江麵,指揮長江水麵查禁行動。姑州市、吳錫市的漁政部門也都行動起來了。江音市領導親自布置采取封港檢查船隻,沒收漁網等措施。

婧江縣的徐縣長帶領人員連日在長江上巡邏,章家港也派出漁政船進入長江查處。接下來,省裡將組織第二批漁政、港監的執法船艇進入長江下遊查處。濱江市的工作做在前頭了,電台及時進行報道,這對全省的查禁工作是極大推動。”

韓渝越聽越糊塗,不解地問:“濱江的工作做在前麵?”

“濱江漁政站確實年前就開始做工作,雖然做得不怎麼樣。”

徐三野想想又笑道:“再說我們陵海一樣屬於濱江,我們做得工作就是濱江的工作,用做在前頭來形容也不算過分。”

“便宜餘秀才了!”李衛國嘀咕道。

“他好,我們才會更好。老李,做人要大氣。”

“我沒那麼大度量。”

李衛國點上煙,低聲道:“還有王瞎子,竟然帶十一個人去走馬上任。他的援兵一到就把鹹魚和張蘭趕回來,哪有他這麼乾的,我看他是過河拆橋。”

韓渝急忙道:“李教,我和張蘭姐是主動要求回來的。”

“你們自己要回來的?”

“我們呆在那兒又沒什麼事,教導員,你說王主任去走馬上任,王主任是不是要調到水上分局。”

“嗯。”

“他調過去做什麼?”

“政委。”徐三野接過話茬,微笑著解釋道:“老李,其實那十一人是我讓王瞎子帶去的,畢竟就算是招募合同製民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江上正等公安安排乾警配合查禁,既然有水上分局,當然要先從水上分局抽調乾警。”

李衛國以為聽錯了,將信將疑地問:“你讓他帶去的,一帶還是十一個?”

是啊,局裡到處缺人,怎麼能一下子讓王主任帶走那麼多人,韓渝一樣覺得奇怪。

“其實隻能算一個。”

“什麼意思?”

“趙紅星帶去的那十個合同製民警,有的在局裡乾了四五年,有的在局裡乾了兩三年,都是因為工資待遇太低想辭職的。水上分局的合同製民警跟岸上的合同製民警不一樣,他們跟正式民警同工同酬。”

徐三野用能動彈的左手掐滅煙頭,補充道:“雖然同工同酬之後的工資待遇一樣不高,但大家夥心理能平衡一些。”

李衛國恍然大悟:“我說楊局、丁政委怎麼對王瞎子這麼好呢,原來那些人是想留也留不住。”

韓渝不敢相信暈船暈成那樣的王主任居然要做水上公安分局的政委,忍不住問:“徐所,王主任以後能不能管到我們。”

“他們是水上分局,我們屬於陵海公安局,完全是兩碼事。他要是能順勢做上水上治安支隊政委,也隻是上級業務指導部門。”

“他們跟咱們沒關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