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昆則緊盯著韓渝問:“三兒,現在有沒有學校開設船舶駕駛和輪機的中專班?”
“濱江沒有。”
“彆的地方呢?”
“東海有,而且有不少。”
“東海有哪些學校?”
韓渝對東海航海類的學校太了解了,不假思索地說:“東海有海運學校,以前是海運局的,現在海運局變成了中海集團,海運學校歸中海集團管,有船舶駕駛和輪機技術專業,而且是國家重點中專。”
貸款去東海買商品房圖什麼,不就是希望兒子將來能去東海工作生活麼。
韓寧一下子來了興趣,急切地問:“分數線高不高?”
“現在跑船不賺錢,海運局改製之後好多船員都分流了,客運部的女同誌要麼分流海運局下屬的醫院、招待所上班,要麼分流去了海運局的養老院。甲板部和輪機部的船員被安排去給電話局拉電話線,相當於勞務輸出。”
韓渝暗歎口氣,接著道:“行業不景氣,東海人自然不會去學這些,據我所知錄取分數線不算高,但學費不便宜。而且冬冬的學籍在濱江,他就算想報考也報考不了。”
“除了海運局的海運學校,東海還有哪些學校?”
“海運局還有海運技校,海運學校是正規中專都沒什麼學生報考,更彆說技校了。據我所知這個不用看學籍,隻要花錢就可以上,但技校的管理和學風不太好,畢竟技校現在主要搞海員培訓,學校裡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
韓渝想了想,繼續道:“東海還有個港灣學校,是東海港務局辦的,現在屬於職業中學,不過培養的主要是港口職工,想學開拖輪可以去。”
韓寧滴咕道:“冬冬想上海輪做海員,他肯定不想學開拖輪。”
“東海還有個水產學校,也開設船舶駕駛和輪機專業,不過教的是怎麼開漁船。從就業的角度出發,上水產學校挺好的,東海遠洋漁業公司的船員大多是水產學校畢業的,東海區漁政總隊的不少漁政船的船員也是水產學校畢業的。”
“冬冬肯定不願意去學開漁船。”
“那就隻能報考海運學校,差點忘了,海運學校以前是東海海運學院的中專部,海運學校的畢業生可以通過成人高考上海運學院。東海海運學院是四大航海院校之一,如果能上這個學校,將來肯定比我們有前途。”
韓向檸抬頭道:“可冬冬的學籍在濱江,他報考不了。”
韓渝沉吟道:“這要打聽打聽,先搞清楚海運學校在不在我們江南省招生。如果在江南招生,冬冬就可以報考,不過想在這兒考肯定比在東海考難,畢竟不管怎麼說人家也是國家重點中專。”
國家重點中專!
將來還有機會上大專,並且是東海海運學院!
韓寧覺得上這個學校比去漢武上警校有前途,驀地站起身:“學籍好辦,我們現在有東海的藍印戶口,可以幫冬冬辦轉學,讓他去東海念初三。”
“姐,轉學應該沒什麼問題,關鍵轉過去住哪兒。”
“明天白申號靠港,我問問邵磊,看能不能在他家附近租個房子。”
“讓冬冬一個人去東海上初中?”
“我和你姐夫走不開,但可以讓冬冬的爺爺奶奶去看著呀。”
“老家不忙?”
“老家的地被政府征收了,我爸昨天給我打過電話,想讓我問問你爸船上缺不缺人,他想接著跑船。”
韓向檸樂了,忍不住問:“政府賠償了多少錢?”
張江昆正準備開口,韓寧就唉聲歎氣地說:“補償款沒多少,就幫冬冬的奶奶補交了保險,從下個月開始拿退休工資,不過本來也沒多少地。”
姐夫的老爸以前也是航運公司職工,是通過倒插門上岸的。
韓渝正想著如果冬冬的爺爺不是航運公司職工,沒有退休金,政府會不會也幫冬冬的爺爺補交保險,姐夫就愁眉苦臉地問:“韓寧,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什麼開玩笑?”
“給冬冬辦轉學,讓冬冬去東海念初三。”
“我沒開玩笑,我們累死累活不就是為了冬冬嗎?再說東海海運學校多好,真要是能考上,肯定有前途!”
“萬一考不上呢?”
“等會兒問問他,如果他有信心有決心,我們就算砸鍋賣鐵也幫他辦轉學。”
又砸鍋賣鐵……
房貸幾十萬剛開始還,這日子過得是緊巴巴的,可以說已經砸過一次鍋、賣過一次鐵,你到底有幾口鍋夠砸的?
韓渝徹底服了,禁不住提醒道:“姐,我剛才說過,海運學校在東海雖然算不上有多好,但學費很高。”
“學費再高能高到哪兒去,再說相比冬冬的前途,多花點學費算什麼!”
“聽說一年學費要好幾千,畢竟學的是海運,是要上船實訓的。”
“錢不夠我去跟大舅二舅借,我和你姐夫還年輕,我們可以慢慢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