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再快點!(2 / 2)

濱江警事 卓牧閒 7160 字 10個月前

“幾點能架好?”

“十一點半!”

“搶險物資呢?”

“正在往這兒運的路上,電線杆其實運過來了,隻是有兩座橋沒架好,被堵在橋頭。”

“多少根?”

“一百八十四根,全是新的。”

“樁木呢?”

“暫時找不到那麼多木料,不過市裡給我們調了兩百根,正在用船往這兒運。”

鄭書記深吸口氣,接著道:“至於砂石料,不隻是我們縣裡沒有,連市裡一時半會兒都解決不了。郝總,剛才有同誌彙報有兩千噸煤炭,如果需要我可以把煤炭調過來。”

第二次洪峰即將來臨,到處都在拋石護堤,找不到石料很正常。

郝秋生能理解鄭書記的難處,說道:“煤炭就不需要了,編織袋要多準備點。徐工剛才下去問過,堤下的同誌說已經快用完了。”

“我們想辦法籌集,但大半夜的快不起來。”

“實在找不到就算了,我們正好帶了一些。”

“帶了多少?”

“一萬多條,應該夠了。”

他們來支援搶險還自帶搶險物資,並且一帶就是一萬多條編織袋。

鄭書記心頭一酸,不知道該怎麼往下說了。

因為大堤上抵禦第一次洪峰時壘子堤用的編織袋,幾乎全是從老百姓家裡拿的。現在到處都需要編織袋,縣裡是既沒錢采購,就算有錢也采購不到。

為抵禦第二次洪峰,隻能讓各鄉鎮動員老百姓捐稻草,組織老百姓編織草袋。正在往這兒運的搶險物資中,就有八千多條草袋。

郝秋生不知道鄭書記在想什麼,拿起綁在胸前的手機,再次撥通韓渝的電話。

“韓書記,你們到哪兒了?”

“快下高速了,正在高速出口等著接我們的同誌剛給我打過電話,說再有一個半小時應該能趕到搶險現場,前提是橋能架好。”

郝秋生放下手機看了看上麵顯示的時間,再次舉起手機:“縣領導說十一點半前能架好,你們可以再快點。”

韓渝看看倒車鏡,說道:“行,我們再快點。”

王記者也在2號車上,他聽得清清楚楚,心想險情肯定很嚴重,不然北湖這邊絕不會要求沿途的公安交警確保車隊暢通無阻。

韓渝其實比郝秋生更急,嘴上說再快點,但車隊真不能再快,八輛大平車全是重載甚至超載,再快不安全。

“2號車呼叫4號車,收到請回答。”

“4號車收到,韓書記請講。”

“把對講機交給沉市長,我要跟沉市長通話。”

“是!”

隨著一陣電流的噪聲,對講機裡傳來沉副市長的聲音:“鹹魚,怎麼了?”

“沉市長,郝總那邊很急,看來險情比我們想象中更嚴重,我打算讓幾輛客車再開快點,帶施工人員先過去熟悉場地,布置施工任務。轉運裝備和物資的八台大車按現在的速度行駛,等裝備和物資到了我們就可以投入戰鬥。”

“你是營長,這些事用不著問我。”

“行,我就這麼安排。”

韓渝調整頻率,與在前麵開道的北湖公安通話溝通,隨即給各車下命令。

大部隊隨之一分為二,轉運人員的車隊立即加速,轉運裝備和物資的車隊不一會兒就被拉在了後麵。

10點16分,車隊在高速交警的引導下緩緩開出高速口。

長航荊州分局和荊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警車打開警燈,接替漢武的交警給車隊開道。

跟經過漢武時一樣,一路暢通無阻。

當車隊開上泥濘的鄉村道路時,能在大燈照射下清楚地看到一個個解放軍官兵站在臨時架起的鐵橋兩頭,排著隊給車隊敬禮。

甚至能清楚地看到,有好幾個地方乾部正淚流滿麵地朝車隊揮手致意。

這些橋是為陵海預備役營架設的!

能想象到在不到十個小時內一連架七八座橋有多麼不容易。並且人家不隻是架橋,也要修路,至少要確保大車能夠通行。

韓渝很激動也很感動,急忙舉起對講機:“各車注意,各車注意,全體人員聽我命令,向舟橋官兵和修橋修路的荊州人民敬禮!”

傍晚跟郝秋生打過交道的那位舟橋部隊少校,舉著手喃喃地說:“依維柯、奔馳、凱斯鮑爾……我的乖乖,全是好車!”

“營長,怎麼隻有大客沒大貨,他們的裝備呢?”

“應該在後麵。”

“出門坐豪華客車,這哪是預備役部隊,跟他們一比我們是預備役,他們才是正規軍。”

“人家是江南的預備役部隊,江南有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