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2 / 2)

濱江警事 卓牧閒 10706 字 10個月前

“有,我們收到消息就去用沙袋圍起來了,做了個濾井。防辦虎渡河指揮分部的乾部去看過,說問題不大,讓村乾部注意觀察就走了。”

“沒什麼事了,你抓緊時間休息。”

韓渝放下對講機,再次看向老魏。

老魏連忙道:“7月25號,有個小學生在草塘邊放牛時發現有拳頭大的洞往外冒水。經查,距第二級平台腳僅0.5米,管湧口的直徑0.05米,沙盤1.5平方米,砂丘0.15米,出渾水。

距第一管湧口0.6米處有一個直徑0.01米的管湧,守堤人員在指揮分部要求下當即做三級導濾圍井。同時發現草塘二級平台腳0.5米處又出現兩個管湧,一個采用二級圍井導濾,一個采用導濾堆……

今天零時15分,巡堤人員騎摩托車巡堤,借助摩托車大燈,發現上遊坑塘水已快漲到新填築的平台麵,同時發現距二級平台腳約10米的坑塘中,有一個直徑一米多的管湧在翻渾水,立即向指揮部報告。

零時20分,大堤開始下跌,堤麵有縱橫裂縫,縫寬0.06米。零時40分,大堤潰口30米。截止一小時前,潰口已寬達185米,估算最大流量約900立方米每秒。”

又是管湧導致的潰決!

陶副師長沉默了片刻,低聲道:“管湧這麼難搶護,怎麼都是管湧啊。”

“早在7月5號,早在我們從老家出發那天就發現了!不是難搶護,而是壓根兒就沒搶護,這是一起不該發生的潰口,可以說這是一起麻痹大意、疏於防守、未搶自潰的嚴重事故!”

“鹹魚,人家不是搶護了麼,做了導濾圍井,還做了什麼導濾堆。”

“那不是搶護,那隻是權宜之計,對於管湧險情唯一的辦法就是‘外截內導’。他們不隻是沒外截,也就是找漏堵漏,而且內導一樣沒做好。像這樣的情況,應該在坑塘周圍修築子埂,蓄水反壓,不應該用土方填壓之前做的圍井和導濾堆。”

韓渝深吸口氣,接著道:“並且明知道是險工險段,甚至知道存在管湧險情,從發現險情到發生潰口曆時的35天,居然沒安排固定專班駐險防守,也沒準備必要的搶險材料,更沒有製定搶護預桉。這是瀆職啊,負責虎渡河堤段抗洪的主要負責人該抓該判!”

秦副市長忍不住問:“鹹魚,如果我們濱江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安排?”

“首先是找漏堵漏,實在找不到漏點隻能先‘內導’,也就是修築導濾圍井。然後安排固定專班值守,專班人員包括乾部、青壯勞力、負責照明的電工等等,通訊必須要有保障,發現險情變化要能及時上報。同時要準備沙袋、石料和土工布等材料,隨時準備搶護。”

“很專業啊,回去之後你能調到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當副主任。”

“秦市長,彆開玩笑了,我一點都不專業,主要是現在乾這個,必須要學要懂點。剛才說的這些,不隻是我知道,我們營的全體官兵都知道,我們組織培訓過,培訓完之後還組織過考試。”

“差點忘了,你是軍地抗洪搶險技能培訓班的總教官。”

部下兼晚輩很出色,秦副市長很有麵子,回頭道:“陶副師長,鹹魚十六歲參加工作就從事水上執法救援,就開始參加抗洪搶險。岸上的事他不一定懂,但隻要涉及水上的事沒他不懂的。”

“秦市長,沒你說的那麼誇張。”

“不誇張,從晚上對工程船隊提出的錨泊要求上就可以看出,你腦子裡時刻緊繃著安全這根弦。要不是檸檸在港監局,我家老朱早把你調到港監局了。”

“秦市長,檸檸在港監局上班,我就不能去港監局?”

“兩口子在一個單位不好。”

“兩個人在一個單位怎麼就不好?”

“你回頭問問你大師兄就知道了,他跟張蘭以前都在公安局,他最有感觸。”

想到韓向檸那麼厲害,吳海利禁不住調侃道:“韓書記,你還嫌家教不夠嚴?”

韓渝猛然反應過來,一臉不好意思地說:“想想也是,兩個人在一個單位是不太好。”

原來是個妻管嚴啊!

陶副師長樂了,正準備調侃幾句,對講機裡傳來柳威的呼叫:“韓書記韓書記,漂在江上的真是船,一條小木船,一條調關派出所的衝鋒舟!我先把調關派出所的民警送上躉船,再送十首政府辦的曹主任去河口。”

“什麼情況?”

“全是乾部,他們已經在江上漂了十個小時,要不是我們在雷達上發現異常,他們……他們還真有點危險。”

大半夜,在江上隨波逐流,何止有點危險,搞不好真會葬身魚腹。

考慮到救上來的乾部肯定很冷,韓渝當即讓炊事班準備點熱乎的飯菜,隨即下樓等001回來。

營救的水域距一支隊基地不到三公裡,不然雷達開1.5海裡量程也探測不到。

秦副市長和陶副師長也想知道怎麼回事,跟韓渝一起下樓,在走道裡等了大約十分鐘,001拖著一條小木船和一條衝鋒舟緩緩靠了過來。

朱寶根在001上乾了這麼多年,救過很多人,但從來沒一下子救過十幾個乾部,扔上纜繩,用一口陵海普通話提醒道:“幾位領導先彆急,等船靠好了再過去。”

韓渝戴上手套,一邊係纜一邊問:“哪位是曹主任?”

“我!”

一個凍得瑟瑟發抖的中年乾部舉起手,苦著臉道:“韓隊長是吧,謝謝你們,不好意思,大半夜的給你們添麻煩了。”

韓渝係好纜繩,摘下手套把眾人扶上躉船,請進走道邊的港監值班室,拿起遙控器關掉空調,問道:“曹主任,你們怎麼會搞成這樣的?”

“河口鎮的群眾不是轉移了麼,市裡今天下午,不,應該是昨天下午,在調關開了救災工作會議,成立了救災工作組,我是組長。”

曹主任接過吳海利倒的熱水喝了一口,接著道:“開完會,我們要趕緊去江北,幾萬人住在大堤上,擠在窩棚裡,要什麼沒什麼,我們不趕緊過去不放心。可江上風大,調關鎮乾部說找不著船,讓我們在鎮上住一晚。

我們哪敢等,就想辦法找了一條木船,請老師傅送我們過江。可夜黑風高、浪一陣高過一陣,小船起伏搖晃,不管老師傅怎麼劃也不往前走,總是在江上打轉。靠不上沙洲,我們想了個辦法,用打火機燒紙發求救信號。

調關派出所的同誌正好開衝鋒舟從河口那邊回來,見著火光就來救援我們。可衝鋒舟太小,坐不下那麼多人,我就讓幾個鎮乾部坐調關派出所的衝鋒舟先走,我和指揮部的幾個同誌在小木船上等。

結果人倒黴時喝涼水都塞牙,衝鋒舟開出不遠突然熄火了,隻能跟我們一樣任由風浪擺布,毫無招架之力。韓隊長,不怕你們笑話,我們都以為我們這次要交代在江上!”

對岸的民垸已扒口行洪,河口鎮都從地圖上消失了,現在的江麵比陵海開發區的江麵都寬,真是一片浩瀚。

今夜的風浪不小,水流又那麼急。

他們同浩渺無情的長江和強勁頻繁的風浪僵持了十個小時,真經曆了一場生死搏鬥,看著他們驚魂未定的樣子,就知道他們這十個小時是怎麼熬過來的。

斜對岸的大堤上擠了幾萬老百姓,黨和政府讓人家舍小家、保大家,不能動員人家轉移到大堤上就不管。

韓渝能理解他們昨天傍晚迫切過江的心情,因為幾萬群眾現在真需要主心骨。

他們雖然兩手空空去的,但他們隻要去了就能代表黨和政府,能安撫民心,避免發生重大疫情和不穩定事件,而那幾萬失去家園的老百姓看到他們也能看到希望。

看著他們凍得瑟瑟發抖的樣子,韓渝很感動,禁不住問:“曹主任,你們應該知道我們在這兒,為什麼不給我們打電話?”

曹主任猶豫了一下,帶著幾分尷尬地說:“韓隊長,我是副主任。”

韓渝愣了愣,猛然意識到不是所有乾部都有手機的,即便在經濟比十首好很多的陵海,好多部門也隻有一把手配手機,副手沒手機,頂多配個尋呼機。

秦副市長也深受感動,低聲問:“曹主任,救災工作組的同誌都來自哪些單位?”

韓渝連忙介紹道:“這位是我們濱江市的秦副市長,秦市長是專門趕過來慰問我們的。”

曹主任雖然不是一把手但見過世麵,知道濱江是地級市,急忙道:“秦市長好,我們工作組的人員來自民政局、勞動局、衛生局、工會等十二個單位,還有河口鎮的幾個同誌。”

“好樣的,你們都是好樣的!”

“謝謝秦市長表揚,我們也沒想到會搞成這樣,簡直一言難儘……”

當小木船和熄火的衝鋒舟受到風浪衝擊,大家夥一次又一次麵臨生命危險時,曹副主任顧不上害怕,因為深知隻有保存求生意誌才能活下去。

船上人的絕望和無助讓他無暇思索,他要不斷給大家夥打氣,幫助大家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現在絕地逢生,他再也控製不住了,說著說著淚流滿麵。

……

ps:今天隻有兩章,不過都是五千字以上的大章,依然是萬字更新。

四十多奔五十的人,還要跟精力充沛的年輕作者拚字數。請各位書友看在老卓這麼拚的份上,有票票的砸幾張,謝謝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