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楊建波放下手中的工作,走過來笑道:“張經理想調過去稍微麻煩點,畢竟張經理是預任軍官,要經過省軍區和江南陸軍預備役師。但這是對方提出來的,我們這邊也不可能不放,最多一個星期應該能辦完。畢竟都屬於楠京軍區,又沒跨軍區。冬冬想調過去好辦,戰士跟軍官不一樣,冬冬的檔桉在我們團軍務股,隻要把檔桉帶過去就行。
李副部長覺得這事有意思,不禁抬頭笑道:“韓書記,預備役部隊的軍齡一樣算軍齡,如果冬冬將來大學畢業了想當兵,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都算軍齡。到時候人家隻能按規定授中尉,冬冬起碼要授上尉,不然這七年預備役不就白服了。”
“有這個規定嗎?”
“沒明確的規定,但上級也不可能不認這七年軍齡,哈哈哈。”
“可惜冬冬不想當兵就想跑船。”
“也是啊,他沒必要當兵,不像我們當年要靠當兵改變命運。”
正說笑,手機響了。
韓渝掏出手機看了看來電顯示,急忙摁下通話鍵舉到耳邊:“薑師長,我韓渝,是不是有消息了?”
薑師長正在軍指揮所,抬頭看了一眼魯副軍長,帶著幾分惋惜地說:“有消息了,上級同意你們撤回。我還想著跟你們一起參加北湖省的表彰大會呢,結果你們有重要任務,隻能讓你們先回去。”
“沒辦法,老家那邊的反走私鬥爭已經打響了,我們是水上打私的主力,我們不回去水上打私行動搞不成。”
“我知道,上級也知道,軍區首長委托我們轉告你,你營抗洪搶險的任務完成的很出色,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在接下來的反走私鬥爭中再立新功,再創輝煌。”
“是!”
“但現在有個問題,荊江正處於退水期,十首至漢武段暫時沒恢複通航,主要考慮的是船隻航行會對兩岸大堤造成影響,你們的工程機械可以先從陸路轉運回去,工程船隊和保障船隊要等恢複通航之後才能走。”
“我知道,我們可以再等幾天。”
“確定哪天返航,記得提前彙報,魯副軍長要親自去送送你們。”
“謝謝首長關心,其實用不著這麼麻煩。”
“不麻煩,魯副軍長已經決定了。”
……
當時是奉上麵命令來抗洪的,現在想回去一樣要經上麵同意。能想象到薑師長所說的上級,不是105軍,甚至不是廣洲軍區,而是上麵和國家防總!
一個預備役營居然能兩次驚動上麵和國家防總,韓渝感慨萬千。
這時候,戴參謀抱著一個沉甸甸的大紙箱進來了。
緊接著,軍分區的四個糾察也抱著紙箱跟進了小會議室。
“戴參謀,什麼東西?”
“抗洪紀念章。”
戴參謀把紙箱小心翼翼放到牆角裡,打開取出一個精美的紅色包裝盒,遞給韓渝解釋道:“韓書記,北湖省軍區知道你們急著回陵海,也知道我們應急搶險突擊隊要解散,緊著我們先授予。這些是剛設計好、剛生產出來的,是第一批。彆的部隊可能要等到月底才能授予。”
戴參謀話音剛落,楊政委就抬頭笑道:“南湖省那邊也一樣,南湖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早上剛給我打過電話,要給安造垸潰口時去參加搜救轉移群眾的官兵授予紀念章。”
紀念章很漂亮,跟軍功章似的可以彆在胸前。
韓渝正愛不釋手,老葛補充道:“荊州軍分區也要給參加荊江抗洪搶險的部隊頒發紀念章,黃處早上打電話跟我說的,他打算明天一早帶過來。”
“這麼說我們隻有兩枚,楊政委、戴參謀和許明遠、馬金濤他們是三枚,因為我們一直在北湖抗洪,沒去過南湖?”
“韓書記,我可以跟人家多要幾枚。”
“不能多要,我們沒去過就是沒去過,不能貪天之功,畢竟這一樣是榮譽。”
“這一說我想起件事。”老葛沉吟道:“小戴,你等會兒統計下數量,北湖省軍區和荊州軍分區的紀念章,各給我留三套。”
“是。”
“葛叔,為什麼要多留三套?”
“秦市長、陶副師長和葉書記都來過,秦市長和陶副師長還親自扛過沙袋,人家不隻是抗過洪,而且支持我們抗洪。要不是領導支持,我們哪能乾得出這樣的成績。”
當過領導的人就是不一樣,考慮的比彆人全麵。
韓渝佩服的高山仰止,不禁笑道:“明白了,你看著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