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要不,你倆生個孩子吧。
宋柏的手藝好, 一鍋紅菇雞湯燉出來, 又滋補又美味。宋柏拿勺子舀了半勺湯, 先遞到沈慕嘴邊。
沈慕就著勺子嘗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喝!鹹淡也正好!”
宋柏把勺子裡剩下的喝了, 對自己的手藝也很是滿意, 連連點頭。
劉氏拿了碗過來, 盛了一大盆的雞湯出來。
沈慕夾了塊兒燉得酥爛的雞肉咬了一口, 有些惋惜:“湯倒是很好喝, 可惜每次熬了湯,這些肉都沒味道了。柴的很,不好吃了。”
“這有什麼難的?”宋柏想了一想,“可以把雞肉都撈出來,再紅燒一下,多放些醬料。雖說沒有平常的紅燒雞塊好吃,但也比這樣熬成湯渣的雞肉美味很多。”
畢竟放了醬料提味兒。說乾就乾, 宋柏拿了個筷子把鍋裡、盆裡的雞肉又夾出來, 讓沈慕和劉氏把雞湯端去堂屋, 自己在廚房忙活。
也不必多麻煩, 家裡有現成的大醬,炒熱了放雞肉, 再放水燉上一小會兒, 最後大火收汁。
因為醬本身是鹹的, 也不必再放鹽調味, 就鹹香得很。
劉氏沒讓沈慕插手,自己端了雞湯去堂屋。沈慕就趁著宋柏紅燒雞塊的時候,把米飯盛出來。一家人配合默契得當。
劉氏放完湯,便站在堂屋門口遠遠的看著廚房裡宋柏和沈慕在忙活。
以前……以前沈老大在的時候,他們倆也是這樣的。沈老大嘴上說君子遠庖廚,實際上還是舍不得自己一個人乾活兒,每每都陪在她身邊打個下手。
可惜他的手藝不如宋柏,也隻能打個下手了。
劉氏看著他們,想起沈老大在時兩人恩愛的種種,鼻子有些發酸。
現在小慕也有了依靠了,自己也能放心了。小宋是個好孩子,對小慕也上心,她看得出來。
他們家雖然出了個秀才,但卻沒有什麼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反倒經常在飯桌上商量事兒。冬季裡紅菇不生長,生意做不成了,宋柏和沈慕便商量著彆的賺錢的法子。
兩個都是愛財的人,是絕不肯坐吃山空的。下半年總要找點兒事兒來進益。
“不如就還是我之前說的,咱們把山包下來,培育菌子。紅菇雖然不能培育,香菇什麼的卻沒問題。量大了一樣是錢。”宋柏道:“況且現如今,村裡誰還敢打咱家的主意?”
這倒是,今日鬨了這一出,村裡人怕是都要敬著他們家了。萬一哪兒得罪了沈慕家,惹得“沈老大在天之靈”不悅,再把他們給怎麼著了。
沈慕一想也忍不住笑了。“就是不知道這包山得多少錢?”
“下午去問問青山叔吧,他是村長,應該知道。”宋柏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來往南邊數次,就是想找個適合長久做買賣的地兒。但幾個州府看下來,多少都有些令他不滿。所以考察來考察去,最終也沒定下來。
現在他倒是想,因為沈慕在這兒,乾脆就把地兒定在豐水縣。不足的地方,他們可以自己張羅自己建設啊!他爹當年也是白手起家,自己怎麼就非得站在大個兒的肩膀上行事?
豐水縣雖然不甚富裕,但南邊兒該有的也一樣不少,有乾貨,有布匹,甚至宋柏還見過棉花。
他是入贅到沈慕家的,沈慕要是不想離開故土,他也願意留下陪著他。但是自家爹娘也放不下,到時候就開一條商路。
宋柏雄心壯誌的盤算著,結果到了沈青山家就萎了。
“買山?”沈青山有點詫異,他們這兒不是沒人買山,但他沒想到沈慕會想著買山。沈慕家的家底兒,他不說一清二楚吧,也知道個差不離。
村裡就這麼大點兒,誰家多少錢,每年進益多少,明眼人一看心裡就大概齊了。
不過沈青山轉念一想,這小宋好像有些銀子。之前還說要自家蓋祠堂的……有錢買山也不奇怪。
他便也沒有再多問,轉身去屋裡拿了賬簿出來。“咱們村附近的小山頭,有一處已經讓人給買下來了。剩下還有五六個,你們可以挑一挑。”
居然有人買過,沈慕有些詫異。自己在村裡長了十來年,怎麼不知道
沈青山替他解惑:“不是咱們村裡人,是鎮上的有錢人,到這邊買山來種果樹,要做果樹買賣。”想了想,又道:“其實咱們這山,瞧著荒在那兒,其實也沒多便宜。你們看咱們這兒的山草木多茂盛啊,種果樹最好了。也就是咱們村離鎮子和縣城都有點兒遠,那靠近鎮子的幾個山頭都讓人給買完了,這才有人往咱村這邊買山。”
宋柏和沈慕麵麵相覷,忍不住咽了口吐沫:“那得多少錢啊?”
沈青山隨手比劃了一下:“就那邊那個山頭,得二百多兩銀子才能下來。”
二百多兩!宋柏瞬間驚了。那山頭還挺小的,比興安縣的山頭小一半,價格卻要貴上一倍!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裡的猶豫。“我們……我們回去在商量一下。”
沈青山理解的點了點頭,把賬簿收起來,又關照沈慕道:“現在你日子過的好了,但也不能亂花錢,這日子還得精細著過。”
他和沈老大關係好,對沈慕總是特殊關照一些的。
沈慕連連點頭,他現在就覺得自己怎麼這麼不精細!居然之前想買山!那可是二百兩銀子啊!不是二兩,也不是二十兩,是二百兩啊!!
“對了,還有一件事兒,”沈青山叫住內心沉痛的沈慕。“祠堂……修好了。”
沈慕一愣。
沈青山有些不自在。之前的事兒是他爹做下的,他這個當兒子的也覺得尷尬。“七日之後是個黃道吉日,把你爹的牌位放進祠堂裡吧。”
“村裡人……沒有彆的說法了嗎?”對著沈青山,沈慕也不像對彆人那麼牙尖嘴利了。這是待他很好的叔伯。可是有的事兒該問還是得問清:“我先說,我是不可能給沈老頭錢的。字據上寫了是明年給,就明年給,大年三十我都不給。”
“什麼沈老頭,那是你爺。”沈青山輕斥了一句,但也知道沈慕的心結:“在我這兒就算了,當著外人不準那麼叫。你是怕彆人不講究你是怎麼著?”
沈慕哼哼唧唧的低下頭。
“不必提前給他。字據上怎麼寫的怎麼來,他也不敢再為難你了。”村裡蓋祠堂,公賬上的錢用的精光,還是老村長自掏腰包借了沈老漢三百文錢。有了這三百文,他們老兩口自己是能過個不錯的年的。不過現在沈老二死了,沈老二的幾個孩子天天上家裡要吃飯,韋氏也跟沈老娘哭。沈老娘有時候就心疼侄女,會給吃的。家裡就過的越發緊巴巴的。
可是一來有沈青山的彈壓,二來二老自己心裡也有些犯嘀咕。不太敢在找沈慕要錢了。起碼最近這風口浪尖,沈老大仿佛還在盛怒之下,他們更不想來觸黴頭了。
沈慕想了一想:“我回去和我娘商量一下。”
沈青山點了點頭,“七日之後就是吉日了,你跟你娘好好說說。”
出了沈青山家的門,沈慕就有些悶悶不樂。宋柏揣度他的神色,問道:“怎麼,你不想爹進祠堂了?”
又拍拍自己胸脯:“那就不進,咱們自己蓋祠堂。”
“啊?”沈慕回神,道:“……不是,我在想買山太貴了。”
宋柏:“…………”
沈慕:“祠堂肯定是要進的呀,享受族人的香火,這是我爹應該得的。乾嘛要自己蓋祠堂,剩下那錢乾彆的不好嗎?”
“我就是那麼跟青山叔一說。”沈慕道,“雖說青山叔不是外人吧,咱麼也不能顯得那麼上趕著,畢竟之前村裡那樣拿捏我。”沈慕開啟記仇模式:“現在是村裡主動讓把牌位放進祠堂的,咱們也得抻一抻,拿拿架子,做足了麵子才行。”反正他們也不敢反悔。他們怕沈老大一不高興再把祠堂給劈了。
宋柏:“…………”
宋柏:“……你說的對。”
兩人回到家裡,劉氏正拿著雞骨頭逗阿黃。阿黃還是小狗,不能吃雞骨頭。劉氏就拿著讓它咬一下磨磨牙,再把雞骨頭搶回來。
阿黃咬得正歡,忽然雞骨頭沒了,後腿站立去夠劉氏的手。可惜個子太矮,連劉氏的膝蓋都扒不到。沈慕和宋柏把阿黃當兒子養,劉氏漸漸的也找到了點兒“含飴弄孫”的快樂。
聽見他們進門的聲響,阿黃放開劉氏,轉身撒開四條小短腿,朝沈慕撲去,嗚嗚的像在告狀。
沈慕把小狗拎起來,放在自己肩膀上,現在狗小小的一隻,可以穩穩的在他肩膀上蹲著。
“回來了?”劉氏瞧兩人臉色,問道:“出什麼事兒了嗎?買山不順利?”
“……有點兒貴。”沈慕痛心,又對宋柏道:“買山的事兒咱們先放一放吧,看看有沒有什麼成本更低的營生?”
劉氏麻木臉。她對兒子的摳門程度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
“對了,娘,村裡的祠堂修好了,今天青山叔說,七日之後是個黃道吉日,讓把爹的牌位放進去受村裡的香火呢。”
劉氏一愣。
劉氏自己都覺得奇怪,她的第一反應,竟然不是高興。而是悵然若失……
就好像,沈老大要真的離開她了一樣。
“這、這是好事兒呀。”劉氏磕磕巴巴道,“這是你爹他、他應該得的。”
劉氏轉頭往自己屋裡走,弄得沈慕莫名其妙。忽然她又停下腳步,轉回來問沈慕:“這次村裡提什麼要求了沒?”
“沒有。現在他們哪兒還敢提要求?就怕我爹一個不順心再把祠堂劈了。”沈慕笑道。這大概是他第一次喜歡村裡的流言,真是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