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有家不能回
受災情影響, 如今各處的客棧都開不下去了,宋柏一行人隻能卡著時間住驛站。寧可早早歇下, 也不敢天黑了趕路。
這一日便是在日落之前,就已經在驛站落腳了。
“明日大約就能到二達叔所在的驛站了。”沈慕還挺想念李二達的:“那時候多虧了二達叔,不然我和娘還得在之前那家鏢局手裡受磋磨。”
宋柏寬慰他:“等咱們生意做起來了,以後讓那家鏢局高攀不起!”
沈慕撐不住笑了:“還沒影兒的事兒呢,你這就想上了。”又道:“二達叔已經替我出過氣了。”
“說起來還真要謝謝二達叔。”宋柏想了想,“舅舅也托我給二達叔送幾壇子酒呢。你先歇著, 我去車上看看行李, 把酒翻出來。晚些吃飯時再來叫你。”
官家的驛站,比客棧設施簡陋, 比客棧價格貴, 但唯一的好處就是安全, 內有官兵駐守。
因此不太重要的行李並沒有帶進房內,仍放在馬車上。都是粗笨物件, 沒什麼人偷, 也因體積較大難以被偷走。宋柏把舅舅薛海要送袍澤的兩壇好酒給找出來, 放在自己的馬車上, 又去後廚交代了晚飯。
事畢之後, 宋柏往最便宜的通鋪房轉了一圈,把新買的一家三口帶上了樓。
直接帶到了沈慕的房中。這些事情說起來是沈慕的家事, 雖然二人不分彼此, 但於情於理還是當著沈慕的麵兒做, 更穩妥些。
“我買你們一家人, 不是讓你們伺候人的,而是有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們做。”看著屋裡站著的一家三口,宋柏開口道。
這一家人姓劉,即賣了身,也沒什麼姓氏名字可言了。宋柏也懶得再讓他們改姓起名的,就用原來的姓,劉叔、劉嬸兒、小劉這樣叫著。
聞言,劉叔忙躬身道:“東家儘管吩咐。”
劉叔劉嬸兒夫妻兩個都是麵相忠厚老實的人,雖不甚聰明,卻也不蠢笨。宋柏看重的就是這個,若是那單純老實的憨人,可看不住沈老漢夫婦兩個。
“今日和你們一同坐在馬車上的兩位老人,以後回了村子,你們會和他們住在一處。但卻不是伺候他們,而是看住他們。當然了,他們年紀大了,家裡的活你們能幫一把也可以順手幫一把……”
宋柏這邊交代著劉叔一家人,沈老漢夫婦兩個卻仍在做美夢。
“以後咱們也是有下人伺候的人了!”沈老娘心裡美滋滋的。這在村裡可是頭一份兒的,“就是那下人質量不高……還有個瘸子。”
“知足吧你,三個人伺候咱們兩個,還伺候不過來?”沈老漢倒不計較瘸子不瘸子,不耽誤伺候他們就行了。
“倒也是。”沈老娘道:“這趟回來不虧。就是不知道取了戶籍再回興安縣,這小宋把咱們安排到哪兒?我想著之前咱們住那兩間屋子,可不夠五個人住的。”
沈老漢也想著這事兒呢:“咱們這回回去,是把戶籍都遷走了的。這落戶不可能落在宋家,那就得單給咱們落一戶。……回頭我得跟小宋說說,讓他給咱們買個宅子!”
“他能答應嗎……”沈老娘唬了一跳。這宅子可不比三兩個下人,那得不少錢呢!再說,搬出宋府,他們還能有這麼好的日子過嗎?
“怕啥?又不是要他幾進的宅子,咱們要個小院兒就夠住了。這點兒要求都不答應,就去他們鋪子門口鬨唄,鬨到他們答應!”沈老漢現在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宋柏的軟肋了。
宋柏這個生意人想要保全臉麵,就得事事順著他們!
不過好在,小宋這個孩子真的很識時務……晚飯時,沈老漢剛對飯菜表示了些不滿,宋柏立刻就安撫:“玉湖州鬨災,就是有錢也買不到好菜,這還是咱們自己帶的東西做的。委屈二老了。”
被好言好語一哄,沈老漢那沒吃到肉的不悅也降低了幾分,但還是抱怨道:“這麼著急忙慌的回來乾啥,就不能等饑荒過來,再回來遷戶籍……”
宋柏麵上笑嗬嗬的,並不回嘴,由著他念叨。倒是沈慕,啪的一下把筷子摔在桌上:“還吃不吃飯了,有的吃就不錯了!”
沈老漢嘟囔了幾句:如今他並不敢和沈慕鬨翻。他心裡門清兒,宋柏這些日子脾氣是很好,但一來是為麵子,二來也是為沈慕。
說到底他們是沈慕的爺爺奶奶,不是宋柏的爺爺奶奶。因此他雖然貪心,但也(自認為)拿捏著分寸行事。畢竟若是太過火把宋柏惹惱了,連沈慕也被牽連休棄,才叫好日子到頭了呢。
因此也隻是嘟囔了兩句,自己也覺得沒意思,便住了口。
在宋家住了幾天,他的胃口已經被養叼了,這一餐飯沒肉,沒新鮮菜蔬,實在吃得難受。
劉家三口人坐在隔壁,吃得是更差勁兒的乾糧鹹菜,卻珍惜得很。劉嬸兒偷偷抬眼看了看沈老漢和沈老娘:也就這幾天,這老兩口還能抖抖威風了……
次日又趕了一天的路,傍晚時刻正到了李二達所在的驛站。宋柏將舅舅薛海準備的酒送給李二達,見官兵們夥食也不大好,又送了兩口袋糧食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