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朱權吩咐府中所有人收拾好行李,準備前往北平投奔燕王。
問他為什麼這麼急切?
光屏裡的朱權是中了朱棣的計才被迫加入造反團夥的,現在看了視頻,對朱棣有了防備之心,不就可以避免視頻所示的未來之事發生了嗎?
朱權表示:我又不傻。
如果他沒猜錯,朱允炆派來拉攏他的人應該已經從京師出發了。
用腳趾頭都能想到朱允炆會對他說什麼,無外乎是說——
叔,我知道你是被迫入夥的,我不怪你。隻是上一次你全身家當都給了四叔,不如這一次就給我吧,一人一次,公平一些。我保證,隻要你把家當都給我,我一定不削你。
要是周王、齊王、湘王的下場不是那麼慘,朱權說不定還會考慮考慮要不要幫朱允炆。
可惜啊,有幾個兄弟的前車之鑒擺在那裡,朱權才不會被朱允炆的“甜言蜜語”所迷惑。
嗬,相信朱允炆?
他敢保證,自己前腳把全副身家交給朱允炆,後腳大明就沒齊王朱權這個人了。
幫他四哥,好歹能掙個從龍之功,說不定他哥心情一好,削他的時候會溫柔點,或者心情再好點,過個一兩代再削他。
反正朱權算是看明白了,做藩王就是被削的命,區彆隻在早晚和被削的程度有多狠罷了。
再說了,就算自己不讓四哥進城,四哥也會想方設法強行入城的。
最後的結果不是朱棣強闖成功、自己損失慘重,就是他們兄弟兩敗俱傷,朱允炆漁翁得利。
既然視頻已經把朱棣會當皇帝的事昭告天下,而且聽視頻的意思,他四哥這皇帝當得還不錯,那他就麻溜地把自己送給四哥好了。
朱權絕不承認他這次是想要體麵一點。
一想到後世人笑他被迫入夥的糗事,他就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這一次,他一定要讓史書上記著是他朱權慧眼識英雄,為了天下社稷安危才選擇跟隨的他四哥!
立誌要做體麵人的朱權讓人收拾的速度再快點,想要從龍之功的人可不止他一個,要是去得晚,說不定自己本來是吃肉的,最後隻能喝口剩湯。
-
在各時空人的注視下,朱棣就這樣一步一步從北平打到了南京,為他開門的是穀王朱橞和曾與他大戰數次的李景隆。
【南京皇宮深陷火海,朱允炆不知所蹤。有人說朱棣在火海中找到了朱允炆夫妻的屍體,也有人說朱允炆從皇宮的地道中逃了出去。】
江夏的講述還在繼續,但沒有人關心朱允炆的下落。
所有人的眼中隻有光屏中那道高大英武的身影。
宮城巍峨,普通人隻是遠遠看著便覺氣勢逼人,宮城威嚴厚重的氣息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可是當朱棣駕著馬進入宮城時,眾人才覺原來皇宮也不過如此。
在這人麵前,埋葬著無數屍骨、象征著無上皇權的宮城就像他手中的玩物,輕而易舉便可收入囊中。
比之毫無生氣的冰冷死物,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朱棣才更叫人膽寒。
朱重八努力睜大眼睛,他的關注點和其他人不同。
其他人都在看朱棣,而朱重八卻並不覺得這個朱棣的氣勢有多強。
許是因為覺得朱棣和他一樣都吃過屎,朱重八竟然覺得這個朱棣看上去挺親切的,
不過看著親切的人多了去了,比起朱棣,朱重八更想看看這座皇宮,試圖將這座宏偉建築上的每一個細節都牢牢記在心裡。
他想,等他有錢了,就建一個和這座皇城一模一樣的房子,他要和爹娘兄弟姐妹幾個一起住進去。
嗯,還有他的老婆孩子。
朱重八暗暗握緊拳頭:咱肯定不會讓兒子和孫子為了爭家產,像光屏裡那兩個人一樣打得你死我活。
-
【騎在馬背上的朱棣神色平淡,但隻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中並不平靜。】
【他從沒想過自己會以這樣的姿態回到皇宮、回到他曾經的家。是的,曾經的家。從朱元璋駕崩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深刻地意識到這座皇城就不再是他的家,而是他侄子朱允炆的家。】
【現在,他回家了,以這座巍巍宮城新主人的身份回來了。我們無法知曉當時的朱棣再次踏入熟悉的宮城時是怎樣的心情。】
【他是開心的嗎?或許是的,他在九死一生中保住了性命,他成功打進皇城,成為古往今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
【他是難過的嗎?或許是的,為著這場仗,他的愛將張玉、陳亨都死了,而今日一過,他自己也背上謀權篡位、得位不正的罵名。可你要問他後悔嗎?好像也並沒有。】
【他是迷茫的嗎?或許是的,他奪得了皇位,然後呢?他來治理天下嗎?他從來都不是朱元璋屬意的繼承人,朱標在時他不是,朱標死後他也不是,他從來沒有接受過係統的帝王教育。他該如何麵對自己搶來的這片江山呢?】
【朱棣不知道,但他一定會竭儘全力,因為他必須要做一個好皇帝。他要當一個好皇帝,一個流芳千古的好皇帝。】
【做得好,他就是天命所歸,朱允炆被趕下台是他能力不足,他活該。做得不好,他就是亂臣賊子,朱允炆就是仁君。】
剛剛即位的永樂帝朱棣狠狠點頭,光是想到彆人說朱允炆是仁君,他就要氣死了!
即使自己不能被人叫明君,他也絕不允許朱允炆被後世誇仁慈!
他要是真的仁慈,他朱棣就把頭擰下來!
【他不隻要讓後人覺得他比朱允炆要強,還要讓後人覺得他老子朱元璋生了個叫朱棣的好兒子,是個不遜色於朱元璋的好皇帝。】
【建文四年,朱棣終於取代了他的侄子成為大明新一任的皇帝。他把建文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五年;把建文帝時的成文法製全部廢除,按照洪武年間的舊製執行,建文朝被廢除的官員也被他重新啟用,他太在意正統的名聲了,試圖靠著這種辦法來抹去朱允炆的痕跡,試圖用這樣的方法來掩蓋他篡位的事實。】[1]
【但是他也知道,這個汙點無論如何也去除不了,所以他得用其他的辦法,讓眾人忽視他的汙點——他要用史書上的無上榮光來掩蓋這“微不足道”汙點。】
-
劉賢在看見朱棣騎著馬進入皇城時就激動起身,根本不顧太子劉啟還在身邊。
他呼吸急促,臉頰因振奮而變得通紅,明明可以調動光屏至眼前,可他非要起身走近光屏。
他緊緊地盯著朱棣,誓要記住他的臉。
大丈夫,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