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三十九章 【我憑本事當太宗】……(2 / 2)

【也有可能是李淵又覺得再等等,萬一不用派李世民,也能平定劉黑闥呢?可他打錯算盤了,不過半年,劉黑闥就奪回了曾經屬於竇建德的地盤。】

【但李淵能怪誰?虎牢關之後,大唐統一天下指日可待,但李淵他自己作,他把竇建德殺了。雖然李淵本來就愛殺降,但竇建德真的不該殺。】

【並不是說竇建德不死,劉黑闥就不會反,劉黑闥反叛的主要原因是大唐對河北的安撫措施不到位。隻是若竇建德不死,大唐收服河北民心或許會更容易。】

【可他偏偏殺了,所以李世民再次披掛上陣,給他爹擦屁股去了。朱祁鎮有朱見深給他擦屁股,李淵有李世民給他擦屁股,啊!這倆真會投胎當爹。】

-

太上皇李淵逗著幼子李元嬰,正享天倫之樂呢,一聽這話,不可置信地抬頭:朕罪不至此吧?憑什麼把朕和朱祁鎮放在一起!

而且什麼叫會投胎當爹?這話真的沒什麼問題嗎?

若趙光義能聽見李淵的話,八成會露出一個滄桑的笑:“我都跟朱祁鎮放一個專題了呢。”

某個時空中的朱見深激動地握緊拳頭:我這算不算和唐太宗同框了?

-

Q版李世民麵對光屏遞上碗筷:“阿耶,你吃完再擦擦嘴就完事了,碗我洗”

Q版李淵揚手掀了飯碗。

【說真的,見過坑爹的,沒見過這麼能坑兒子的!李世民等於是都把飯送到李淵嘴邊了啊!】

【這並不是李淵第一次坑兒子,也不是最後一次。】

【平劉武周那次,劉武周攻勢之猛,李淵都被打到想放棄河東地區了,但他就是不派李世民出戰。個人認為不是他不想,是他拉不下麵子,就等著李世民主動請戰。你說派兒子打仗有什麼不好意思呢?當然是因為李淵他做了對不起李世民的事。】

【李淵不久之前殺了劉文靜。劉文靜是誰?他是和李世民一起勸李淵起義的人,是大唐的肱骨之臣,也是李世民的支持者。】

【就因為酒後失言,說自己嫉妒受李淵重視的大臣裴寂,對李淵略有不滿。李淵覺得劉文靜是想造反,就這麼把他殺了。李世民等人為劉文靜求情,李淵也不聽。】[1]

【最好笑的是李淵還曾給劉文靜“特恕二死”的承諾……我算是看明白了皇帝的話不能信,皇帝賜下來的免死金牌、丹書鐵券啥的更不能信,這些東西可能隻在電視劇裡才有用。】

【李淵真的會因為這麼荒謬的理由殺掉劉文靜嗎?此舉很難不讓人覺得他是不是想殺雞儆猴,敲打李世民。】

【……】

-

洪武三年,朱元璋剛給三十多個隨他征戰的大功臣們賜完丹書鐵券。[2]

總不能看個視頻就什麼事都不做了吧?

工作狂魔朱元璋不會浪費任何一點時間,看和大明沒多大關係的唐朝視頻時,順便就給大臣發個券。

正是君臣相得、互訴衷情、氣氛溫情而火熱的時候,江夏大著嗓子——

【丹書鐵券啥的更不能信……】

大臣們眼眶中的熱淚瞬間流回去了。

持續升溫的氣氛瞬間凍住,手上的丹書鐵券突然變得燙手起來。

朱元璋是誰啊?堂堂明太·祖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這種時候他依然鎮定自若:“彆的皇帝咱不管,反正咱的丹書鐵券肯定有用。”

“咱們都是過命的交情,哪是那些人可以比的。”老朱說得真摯,情到深處,潸然淚下。

大臣們思及過往,動情落淚,不管他們心中怎麼想,總之此時的大殿內的君臣都在流淚。

多麼感天動地的君臣情啊!

不知道過了多久,平複好心情的大明君臣重新看起視頻。

朱元璋看著李淵一次又一次打壓李世民的舉動,嫌棄道:“李淵是不是心裡沒點數?不知道誰才是唐朝真正的開國皇帝?”

-

【大唐尚未完成統一,李唐皇族之間的氣氛就已經古怪起來,隨著大唐逐漸走向統一,朝堂的爭鬥無法避免。】

【武德七年,除了依附突厥的梁師都還在苟延殘喘。大唐基本統一全國,大唐的皇位之爭也趨於白熱化。】

【李淵以前給李世民畫過大餅,晉陽起義的時候,李淵就跟李世民說:如果事成,就讓他當太子。等他真當了唐王,想立李世民當世子的時候,李世民拒絕了。李淵立李建成當世子,李建成覺得李淵總想改立李世民,於是把矛頭指向李世民。】[3]

【不過即使李淵不曾說過想立李世民的話,兩人的爭鬥也是必然的。因為沒有哪個太子能容忍自己下麵有個像李世民這麼厲害的兄弟。】

【此時的大唐朝堂大致分為兩派,一派支持太子李建成,一派支持李世民,李淵在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中搖擺不定。】

【李建成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為大唐立下的功勞也不少,可偏偏大唐江山有一半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再加上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將,被特許和太子享有同樣的權力,可以自己組個班底,這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麵——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唐有兩個太子。】

【看著兩個兒子爭鬥的李淵似乎是想玩一手製衡,他的態度曖昧不清,以至於李世民受了不少委屈。】

-

朱棣看李淵給李世民畫大餅的模樣,總覺得有點眼熟。

嘶!這話我曾對高煦說過。

晚年的康熙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和朱元璋一樣發出對李淵的嫌棄之語:“製衡?“

極擅製衡之術,冷眼看著兒子鬥來鬥去,但屁股下的龍椅穩得一批的康熙帝:不會玩製衡就彆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