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突然凝固,李建成二人在看見李世民的那一瞬間就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了。
李元吉當機立斷,拉弓射向李世民。
雖然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最後的勝者,但所有人的心都隨著李元吉舉弓的動作提了起來。
他拉弓了!
他沒拉滿……
他又拉弓了!
……
【可能因為李元吉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所以才三次都拉不滿弓吧,一回生二回熟,下輩子長點記性。】
【在李元吉秀了三次拉不滿弓的操作後,神箭手李世民一箭射殺李建成。】
-
劉徹:!
李世民親手射殺李建成?
這種事情不應該讓其他人來做嗎?
劉徹欣賞李世民,看著對方“傻愣愣”地親手殺了自己親哥,心裡那叫一個痛心疾首:你說你,乾嘛親自動手?怎麼能因為這種事臟了自己的手?
雖是如此,劉徹對李世民的欣賞卻更深了:跟他爺爺漢文帝劉恒一樣,不讓臣子背鍋。
李世民:自己的哥哥自己殺。
連劉徹都因此更欣賞李世民,更彆提跟在李世民身邊的大臣了,那叫一個感動又驕傲——他們陛下就是這般好,從不讓他們背鍋!
-
光屏中,尉遲敬德帶著騎兵趕到,李元吉被射下馬。
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發生了——李世民騎著馬跑進樹林,被樹枝掛著,起不來了!
不是,你們李家兄弟今兒個是怎麼回事?
經常打仗的李元吉拉不開弓,天策上將李世民駕不住馬,被樹枝掛著。
說出去,彆人以為講笑話呢!
【有人說李世民第一次造反,有些緊張,有人說李世民心軟了,也有人說就是個意外,眾說紛紜,沒個定論。】
沒等其他人琢磨完李世民到底是因為什麼失誤,李元吉就從光屏角落竄出來,準備掐死李世民。
好在尉遲敬德及時趕到,李元吉被他弄死了。
李建成的兵馬總算趕到,可這時候李世民的屬下張公謹把大門給關了,他們根本進不去。
沒關係,門關了,把門打開就是了嘛。
更騷的來了——敬君弘頂著【雲麾將軍、掌管玄武門守衛】的標簽,帶著玄武門守衛和李建成的兵馬打起來了。
【哎呀,玄武門守衛守玄武門不是很正常的嗎?】
李淵看著這一幕捂著心口說不出話——守衛玄武門,是給他李淵守的,還是給李世民守的?
【敬君弘和東宮的人打起來之前,跟他關係親近的人勸他再等等:等結果快明了的時候再出手,他沒聽,和中郎將呂世衡一起衝出去了。】
【細細品味一下,敬君弘真的是臨陣倒戈的嗎?有沒有一種可能,敬君弘、呂世衡早就是李世民的人了?有沒有一種可能,大唐的朝堂、宮中不隻一個敬君弘、呂世衡?】
【當秦王與東宮的交戰還未結束時,尉遲敬德披堅執銳,渾身浴血來到李淵麵前,讓李淵下份手敕,令各軍都聽李世民指揮,李淵毫不猶豫就下了。】
【也許,這場所謂的爭儲之鬥的結局早已注定。】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李世民接受李淵禪位,登基為帝。】
-
這真的是一場政變嗎?
發生得如此之快,結束得也如此迅速。
這已經不能稱作教科書級彆的政變了,因為根本沒幾個人能學會!
【在這場奪嫡之爭裡,李世民從來都沒把李建成當作對手,他的對手是這場爭鬥的裁判——大唐皇帝李淵。】
【李世民贏的不止是李建成。他以親王之身打敗了大唐皇帝,他打敗了他的父親。】
【李淵本人是有能力的,但與李世民相比,他就顯得沒那麼厲害。】
【當然,他最厲害的還是生孩子。他和太穆皇後竇氏所生的孩子都很優秀。除了李世民等幾個兒子,他們的長女平陽昭公主以女子之身親率數萬大軍征戰,其軍事才能亦極為出眾,死後以軍禮下葬。】
【客觀來講,在各朝各代的太子中,李建成能得到個不錯的評價。】
【可惜他的弟弟是李世民——一個讓隋末群雄黯然失色、一個能在幾百位皇帝裡都能排進前三的人。】
【誇張點說,沒有李世民,李建成可能都當不了太子。】
【如果李世民沒有基因突變,強到“神”的地步,那李淵和竇氏的孩子們或許會讓我們看到一場旗鼓相當的、超高水準的奪嫡之爭。】
【可惜李世民偏偏是李世民,所以唐初的這場奪嫡之爭沒有旗鼓相當,隻有超高水準——李世民一個人拉起來的超高水準。】
【因為有李世民,所以才是玄武門之變,而非靖難之役。因為有李世民,所以唐初爭儲才沒有像康熙年間“九子奪嫡”那樣,在內鬥中消耗國力。】
【他把這場爭鬥控製在了宮內,他沒有讓還沒過幾天安生日子的大唐百姓受到任何傷害。】